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铁璠

作品数:64 被引量:93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8篇水利工程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土壤
  • 9篇流域
  • 7篇森林流域
  • 7篇土壤水
  • 7篇径流
  • 7篇阔叶
  • 6篇水分
  • 6篇水文
  • 6篇松林
  • 6篇土壤水分
  • 6篇阔叶红松
  • 6篇阔叶红松林
  • 6篇降水
  • 6篇红松林
  • 4篇雨强
  • 4篇蒸散
  • 4篇森林蒸散
  • 4篇树干
  • 4篇树干径流
  • 4篇长白山阔叶红...

机构

  • 6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河南省气候中...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3篇裴铁璠
  • 29篇王安志
  • 24篇金昌杰
  • 20篇关德新
  • 10篇刁一伟
  • 9篇王纪军
  • 7篇李晓晏
  • 7篇牛丽华
  • 6篇范世香
  • 6篇刘建梅
  • 5篇杨弘
  • 4篇吴家兵
  • 4篇韩绍文
  • 4篇顾万龙
  • 4篇刘家冈
  • 3篇郑远长
  • 3篇李伟莉
  • 3篇朱教君
  • 2篇蒋德明
  • 2篇王本楠

传媒

  • 32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林业科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减灾
  • 1篇辽宁省民族科...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1
  • 3篇199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白山主要类型森林土壤大孔隙数量与垂直分布规律被引量:17
2007年
利用张力入渗仪测量和计算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4种主要类型土壤(暗棕色森林土、棕色针叶林土、山地生草森林土和山地苔原土)中半径范围分别在≥0.5mm、0.25~0.5mm和0.1~0.25mm的大孔隙数量与分布,并探讨了大孔隙的存在对土壤饱和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棕色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自地表向下至40cm以内土层的变化较快,在40cm以下土层内的变化较慢;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苔原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山地生草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不大.大孔隙占土壤体积的比例虽然很小,却对土壤饱和渗水量的传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伟莉金昌杰王安志裴铁璠关德新
关键词:土壤大孔隙
林冠截留与大气降水关系的数学模型被引量:53
1990年
本文依据实测数据及有关资料,对林冠截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以物理化学中溶液吸附理论引伸出的上升-饱和函数关系曲线为类比,提出了一组关于林内雨量率、截留率、截留量与大气降水关系的新的数学模型。模型中的3个参数μm、P_o、k水文学意义明确,拟合效果较好,对深入研究林冠截留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林内雨量率公式: 林冠截留率公式: 林冠截留量公式:
孔繁智宋波裴铁璠
关键词:林冠截留大气降水数学模型
长白山地区近50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被引量:26
2009年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分别为每10年增加了0.23和0.46℃(α=0.001);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前后。这种变化使得温度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并在1972年出现一个突变点,前后平均相差0.8℃。区域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与日照百分率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室效应持续增强的迹象。
王纪军裴铁璠王安志关德新金昌杰
关键词:平均最高气温
植被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反演理论研究进展
2005年
介绍了研究植被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一个崭新理论———反演理论,主要包括拉格朗日方法、欧拉方法和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理论框架,并简要说明了其应用范围,最后概述了反演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刁一伟裴铁璠
关键词:植被反演理论
森林流域非饱和土壤水与饱和土壤水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5年
阐述了森林流域几种土壤水分运动方式(入渗、潜水蒸发、潜水补给以及壤中流)中非饱和土壤水与饱和土壤水之间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中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导水率和饱和导水率的研究现状作以简要介绍,最后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杨弘裴铁璠
关键词:森林流域非饱和土壤水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与植被适宜度探讨被引量:33
2005年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不同密度、不同树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区土壤水分及蒸散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人工固沙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水分状况随着树龄增大和栽植密度的加大而不断恶化,流动沙丘和天然植被区土壤水分状况优于人工植被区;蒸散量与同期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m×1m密度4年生植被区和2m×2m密度成龄植被区土壤含水量高于凋萎湿度,生长末期土壤贮水量有较多节余,土壤水分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建议小叶锦鸡儿固沙林幼年期采用1m×1m密植,其后通过间伐,成龄期保持2m×2m密度,为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阿拉木萨裴铁璠蒋德明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分蒸散量
浑太流域洪涝灾害及其治理方略被引量:1
1999年
Hunhe, Taizihe rivers originating from the east mountain areas of Liaoning Province are the biggest tributaries of the left bank of Liaohe River. From the initial stage of New China to the early 1990s, the frequency of flood damage had decreased, but recently the disasters have upgraded and changed from trunk stream to tributary basins. In July 1995, Dongzhouhe, a tributary of Hunhe River, suffered from a heaviest flood since establishing the document of floods in Hunhe basin. Meanwhile, a peak discharge, almost beyond double defending ability, occurred at Dadongshanpu Station of Beishahe River, a tributary of Taizihe River. Besides the continued heavy rainstorm, no controllabl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ecological damages caused by quickly decreasing forest cover and water and soil loss are the two main causes of flood damage. In addition, the low flood protection standard is also one of caus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es, some strategies of synthetic controlling for flood damages were put forward: 1)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o defend floods and reduce disasters; 2)Setting up storage and detention areas; 3) Establishing flood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system; 4)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media short period and short period rainstorm forecast and flood forecast; 5) Insurance of flood protection.
裴铁璠张为中孙玉华范世香李晓晏吴家兵徐奕
关键词:洪涝灾害生态工程
用拉格朗日反演模型模拟长白山森林蒸散
2005年
该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以Raupach提出的Localized Near Field(LNF)理论为依据,耦合垂直速度标准差σw(z)和拉格朗日时间尺度TL(z),建立林冠内水汽源/汇强度和平均浓度廓线之间的关系;利用拉格朗日反演模型提出了通过林冠水汽浓度梯度计算林冠内的水汽源/汇强度进而推算森林蒸散的方法.模拟结果与开路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比较显示:白天水汽累积通量的模拟精度达到81%,模拟值高出实测值约15%~25%;夜间模拟值比实测值高出2~4倍,其原因尚不清楚.观测期内全天水汽总量模拟值298.91 mm,观测值为240.33 mm.最后,讨论了水汽源/汇强度及其通量随时间和高度的演变过程.
刁一伟王安志金昌杰关德新裴铁璠
关键词:蒸散
一种新型巴歇尔槽与矩型堰联合测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测流过程中测定流量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巴歇尔槽与矩型堰联合测流装置,包括矩型堰、巴歇尔槽、水位计及流量计,矩型堰与水位计相连通,在矩型堰上设有低位挡水墙;巴歇尔槽位于矩型堰的一侧,在巴歇尔槽上设有...
裴铁璠宫芳文王安志李晓晏
文献传递
林冠分配降雨过程模拟与模型 Ⅰ.常雨强下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模型被引量:30
1996年
应用系统论方法.从连续方程出发推演出次降雨通过林冠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林冠截留三个过程模型均为n+1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用方程表述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过程,旨在揭示林冠分配降雨特征与动态规律。以穿透降雨为例,其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比较,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野外观测比较,多次平均相对误差为6%。笔者发现次降雨通过林冠这一多孔介质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过程与电学中R-L-C电路暂态过程的方程具有同一形式。
裴铁璠郑远长
关键词:林冠截流树干径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