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新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动态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单叶蔓荆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规律,以及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其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单叶蔓荆药材的合理采收时间及科学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叶蔓荆干燥果实及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夏末秋初,单叶蔓荆果实和叶片中蔓荆子黄素的累积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约为同时期叶片含量的3倍。起垄与直立整形相结合的栽培管理措施下,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较对照提高约16.3%,而叶片中的含量仅较对照提高2.7%。结论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山东及周边省份于8月底至10月上中旬采收单叶蔓荆果实入药较为适宜。起垄与直立整形相结合的复合管理措施能够显著促进单叶蔓荆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积累,而对叶片的影响较小。
- 孙维洋李剑芳赵利新
- 关键词:单叶蔓荆蔓荆子黄素高效液相色谱
- 六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植物来源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筛选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为沙门菌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结晶紫染色法,研究不同化合物在26℃或37℃条件下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二甲基亚砜(DMSO)相比较,化合物水杨酸在各种条件下均未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26℃及37℃条件下培养36 h,阿魏酸、蔓荆子黄素、绿原酸和肉桂酸均表现出显著抑制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而咖啡酸在26℃条件下对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7℃条件下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实验结果说明天然多酚类化合物阿魏酸、蔓荆子黄素、绿原酸和肉桂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显著抑制沙门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 赵利新李剑芳孙维洋
- 关键词:多酚类化合物沙门菌生物被膜结晶紫
- 单叶蔓荆叶化学成分及蔓荆子的质量控制研究
- 目的:探讨单叶蔓荆叶的化学成分,为扩大和利用该药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蔓荆子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5h,回收乙醇,浸膏加水混悬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常...
- 赵利新
- 关键词:蔓荆子单叶蔓荆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