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蓉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蒸散
  • 3篇蒸散发
  • 3篇教育
  • 3篇教学
  • 2篇英语
  • 2篇课程
  • 1篇地表
  • 1篇地表特征
  • 1篇多模态
  • 1篇新教
  • 1篇新教育
  • 1篇学法
  • 1篇言教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遥感监测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教学法
  • 1篇英语教学法课
  • 1篇英语教学法课...
  • 1篇英语教育

机构

  • 8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9篇赵蓉
  • 2篇周贵云

传媒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深度时空编解码网络的陆地蒸散发遥感估算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时空编解码网络的陆地蒸散发遥感估算的方法。首先统一多源遥感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并将其作为输入特征,将地面通量站点观测的陆地蒸散发作为训练目标;通过注意力机制融合特征,然后经空间、时间编码器提取高维深...
周贵云赵蓉
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评《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被引量:2
2017年
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是当前各高校在英语专业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各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法课程都是高校整体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着高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发展质量。如何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质量,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以完成高校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已成为高校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之一。构建适应创新教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结构不论是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本身的发展建设,还是对各高校加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蓉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课程课程结构创新教育英语课程英语教育英语专业人才
基于多模态MRI的轻度认知障碍全脑异常研究
轻度认知障碍被定义为一种具有客观记忆障碍的综合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基本保留一般认知功能和完整的身体功能活动。它是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病理过渡阶段,而阿尔茨海默病是最主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伴有记忆、思维和语言能力...
赵蓉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球陆地蒸散发时空融合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球陆地蒸散发时空融合的方法,首先整合多源蒸散发产品和地表特征,以加权平均蒸散发产品作为训练目标;通过注意力机制融合特征,再经过空间、时间编码器和解码器进行模型预训练;然后在预训练模型基础上,...
周贵云赵蓉
论英语学习方法
2007年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学生、教师、教与学相互作用的环境、社会影响、内在因素等等,而其中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障。
赵蓉
关键词:英语学习方法外语学习相互作用教师
Research on CET-SET from a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口语测试是语言测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要求,口语测试一直被视为很难保证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手段,从而一直为人们所忽略,发展滞后.口语测试在大学英语中同样是最薄弱的环节,很少被纳入英语测试的要求.长期...
赵蓉
关键词:交际语言测试交际语言教学口语考试
文献传递
全球陆地蒸散发反演及时空变化研究
陆地蒸散发(ET)在全球水循环、碳循环、能量循环中承担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气候变化将加剧水文循环并改变ET,从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和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反馈,准确估计ET的时空分布至关重要。常规的蒸散发观测技术很难在大空间尺度...
赵蓉
关键词:数据驱动
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信息社会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从1999年3月至今,教育部已先后批准68所大学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其中67所普通高校,1所广播电视大学,从而打破...
赵蓉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质量
文献传递
文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2年
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为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类课程;理应发挥其特有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有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学经典阅读;为培养出有担当、有情怀、有追求的新一代大学生而努力。本文分享了电子科技大学《外国经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组的老师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借鉴。
赵蓉
关键词:文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国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