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及其应用,该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包括乳酸片球菌菌液、植物乳杆菌菌液、纳豆芽孢杆菌菌液、产朊假丝酵母菌液,体积比为1∶1∶1∶1。该应用为将上述复合微生物添加剂作为发酵促进剂用...
- 周传社陈亮谭支良彭锦芬焦金真汤少勋刘勇康劲翮陈海洲
- 文献传递
- 酿酒酵母对湘中黑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酿酒酵母对湘中黑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头湘中黑牛[平均体重(330±30)kg],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0(组Ⅰ)、240g/kg酿酒酵母(组Ⅱ)。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30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对湘中黑牛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酿酒酵母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粪排放量(P<0.05),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各组瘤胃液中氨态氮(NH3-N)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中添加240g/kg酿酒酵母显著降低了湘中黑牛血浆中总胆固醇浓度(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240g/kg酿酒酵母能够降低湘中黑牛粗蛋白质粪排放量以及血浆中总胆固醇浓度,对减少肉牛养殖过程中氮排放、改善养殖环境以及促进肉牛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 陈亮揭红东任傲周传社谭支良李斌
- 关键词:总胆固醇挥发性脂肪酸料重比
- 微生态制剂在成年泌乳奶牛养殖上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剂,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及其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其在成年泌乳奶牛养殖上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 陈亮卢向阳周传社黄宇方俊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 人工湿地氮去除关键功能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17年
- 人工湿地是一种能有效处理水体氮素污染的生态技术,其中微生物是驱动人工湿地系统中氮素去除的重要引擎。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人工湿地氮去除功能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以硝化-反硝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这两种重要的人工湿地微生物脱氮途径为主,针对氨氧化细菌/古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等关键脱氮功能微生物的研究,重点归纳总结了目前有关这几类关键功能菌群在人工湿地中的丰度、活性、多样性、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及其对废水中氮去除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重点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面向未来人工湿地氮去除关键功能微生物的研究应侧重其在污水净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生态功能研究,同时加强其代谢过程与机制以及不同功能菌群间的关联研究。
- 陈亮刘锋肖润林吴金水
- 关键词:人工湿地厌氧氨氧化菌
- 一种活性酵母菌在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酵母菌在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步骤:A.利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系统,添加不同浓度的<I>Candida utilis </I>CICC No.1314对粗饲料进行体外培养;B.不同浓度为0.1-0...
- 周传社刘海燕黄勇谭支良王祚汤少勋陈亮
- 文献传递
- 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017年
- 为研究日粮添加外源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20只出生日期相近,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8.2±2.5kg)的湘东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单笼饲养。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组),基础日粮+1.27g蛋氨酸(M组),基础日粮+1.96g赖氨酸(L组),基础日粮+1.27g蛋氨酸+1.96g赖氨酸(m L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臀中肌氨基酸组成比例和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同时对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所占比例亦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上,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湘东黑山羊臀中肌氨基酸组成无不良影响,用蛋氨酸和赖氨酸代替部分蛋白饲料饲喂湘东黑山羊,具有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收益的潜力。
- 黄远强陈珍杨光提陈文陈亮
- 关键词:蛋氨酸赖氨酸肌肉湘东黑山羊
- 茶氨酸代谢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茶氨酸是茶科植物中特有的酰胺类氨基酸,通常在绿茶内含量较高,其理化性质、保健作用、分子作用机理等方面被广泛研究。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茶氨酸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与医药效果,比如茶氨酸可以减轻脑组织以及肝组织的损伤,提高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抑制肿瘤的形成,抑制癌细胞增殖等。文章主要综述了茶氨酸的吸收与代谢、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在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和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茶氨酸在细胞、组织、机体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揭红东韩奇鹏谭支良周传社周传社陈亮孔志伟
- 关键词:茶氨酸代谢生物功能细胞
- 添加酵母菌对奶牛血液生化、免疫力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本试验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及培养物对不同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采食量、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体重、胎次相近原则,将48头体重为(534±20)kg的泌乳期奶牛分为4组,每组12头,其中泌乳前期6头,泌乳中期6头。对照组(CG组)饲喂基础日粮,另外3个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075%乐斯福酵母(LY组)、0.100%富硒酵母(SY组)以及0.075%乐斯福酵母和0.100%富硒酵母的混合物(LY+SY组)。试验总周期为45 d,其中包括10 d预饲期和35 d正式期。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对照组和其他2个试验组,SY组均显著提高了产奶量(P<0.05);2)各处理组之间奶牛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SY组泌乳初期的饲料利用率显著低于LY组和LY+SY组,而在泌乳中期,不同处理对饲料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3)泌乳前期,奶牛血液中的淀粉酶(AMY)以CG组中的含量最高,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在泌乳中期,LY+SY组奶牛血液中AMY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泌乳前期,各处理组奶牛血液中的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泌乳中期,LY+SY组的IgG含量显著高于CG组和SY组(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活性酵母和培养物对提高奶牛的免疫力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养殖业中奶牛的饲料配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
- 朱晋佳龚龑彭锦芬陈亮周传社周传社
- 关键词:活性酵母酵母培养物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力
- L-茶氨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本试验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模型,研究L-茶氨酸对H_2O_2诱导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及其凋亡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取42日龄湘东黑山羊的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培养于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待细胞密度达到60%~70%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培养基中无额外添加物的对照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的Ⅰ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4 mmol/L L-茶氨酸的Ⅱ组、添加800μmol/L H_2O_2+8 mmol/L L-茶氨酸的Ⅲ组和添加800μmol/L H_2O_2+16 mmol/L L-茶氨酸的Ⅳ组,每组3个重复。作用12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比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对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通路关键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9(Caspase-9)、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和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通过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联合染色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Ⅱ、Ⅲ和Ⅳ组)细胞晚期凋亡比率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晚期凋亡比率随L-茶氨酸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2)通过RT-q PCR检测结果可知,与Ⅰ组相比,各L-茶氨酸添加组Caspase-3、Caspase-9、Apaf-1基因的表达量皆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L-茶氨酸对H_2O_2引起的山羊瘤胃上皮传代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反刍家畜瘤胃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 揭红东韩奇鹏谭支良周传社孔志伟陈亮任傲
- 关键词:H2O2山羊
- 瘤胃微生物对蛋氨酸的利用及微生物氮流转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本试验旨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瘤胃微生物对蛋氨酸(Met)的利用及Met对微生物氮流转的影响。试验以玉米-豆粕型精料(0.5 g)和玉米-秸秆型饲粮(0.5 g)为发酵底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0. 33μmol同位素标记的碳13蛋氨酸(13C-M et,以0.18 mL溶液的形式添加到体外培养底物中),对照组添加等量蒸馏水,探究M et对体外发酵pH和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氮、微生物M et含量以及微生物13C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M et能极显著提高发酵液的pH(P<0.01);2)添加M et能极显著提高微生物13C的丰度(P<0.01);3)添加M et对NH3-N、VFA、微生物氮、微生物M et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瘤胃微生物可有效利用Met,Met对发酵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微生物氮的流转。
- 任傲朱晋佳陈亮孔志伟刘倩郭乙冰徐琪翔周传社张彬谭支良
- 关键词:蛋氨酸发酵特性微生物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