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
- 作品数:12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情感距离视角下奖励式众筹用户投资决策行为研究——基于项目文本的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基于情感距离视角,探究奖励式众筹项目的描述文本特征对用户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方法】基于心理距离理论,定义投融资双方的文本情感距离及其三个维度。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开发文本情感距离各维度的测度指标;构建文本情感距离对用户投资决策影响的计量模型,并通过Kickstarter众筹平台161279个项目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文本的积极情感倾向、文本亲和性与文本交互性对用户投资决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文本的消极情感倾向对投资者决策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作用;不同项目类别下,文本情感距离特征对用户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局限】本研究未涉及其他众筹形式,研究结论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局限;对语言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定性研究在技术等方面尚存局限。【结论】奖励式众筹融资者应重视项目文本描述的情感表达,着重展现积极的情感倾向与亲和性等特征;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情感表达应有不同程度的侧重,以提高项目融资率。
- 陈君梁昊钱晨
- 关键词:文本分析情感距离
- 协同创新中知识供需系统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协同创新环境下知识型团队的交互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方法,从知识管理微观层面构建知识供需系统,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作为工作绩效的评价指标,基于Python Network X实现该系统。【结果】大规模的组织在降低创新成本上比小规模的组织有优势;无标度结构的组织完成任务耗时长并且成本高;组织中个体的连接邻域数增加并没有单调地提升组织的创新效率,当平均领域数超过某个阈值后创新成本开始增加。【局限】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协同创新中的优化设置。【结论】基于多智能体建模的知识供需系统从微观层面对知识型团队的知识整合过程进行模拟,有助于认识团队内部知识的管理,为组织提升知识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提供新的视角。
- 吴江陈君张劲帆
- 关键词:协同创新多智能体仿真复杂网络
- 基于链网式组织形式的群体知识协作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意义]从降低群体知识协作成本的视角出发提出链网式组织模式,在链网式下探究网络拓扑、网络规模、知识分享博弈对群体知识协作的影响。[方法/过程]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现有的创新组织模式,提出链网式组织形式。其次,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知识型团队的知识协作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对不同影响因素设置实验,探究影响群体知识协作的机制。[结果/结论]网络类型对群集的知识协作绩效影响显著,最优匹配的不确定性明显降低团队知识协作的绩效。
- 贺超城吴江刘福珍刘福珍
- 关键词:多智能体仿真
- 慕课平台用户黏性的驱动因素研究——沉浸体验视角被引量:8
- 2019年
- 持续参与度不高和高辍学率是当前慕课平台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慕课平台用户黏性对慕课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沉浸体验视角结合涉入度理论构建影响慕课平台用户黏性的研究模型,探索慕课平台用户黏性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用户沉浸体验正向影响慕课平台用户黏性;认知涉入度和情感涉入度对用户沉浸体验有正向影响作用;沉浸体验在涉入度与慕课平台黏性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慕课平台的用户认知涉入度和情感涉入度是提升平台用户黏性的关键,该措施能够促进用户沉浸体验的产生,进而提升平台的用户黏性。
- 陈君张曾翘
- 组织间接触多样性与企业不端行为漫延:关系、作用机制与治理措施
- 2011年
- 组织间接触多样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组织间接触多样性到底如何影响企业行为却探讨不多。2008年度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发生在中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另一件是始于美国的金融风暴事件。这两个事例显示,组织间接触多样性与企业不端行为存在相关关系。由于组织间相互节制、相互学习和相互极化影响,组织间接触多样性既可能促进企业合规行为,也可能导致企业不端行为漫延。要有效治理企业不端行为漫延,需要采取由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融合的治理思路。
- 陈君
- 关键词:政府监管
- 基于动机视角的虚拟社区即时/持续网络口碑传播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意义】界定及区分虚拟社区即时网络口碑传播和持续网络口碑传播行为,从动机视角切入研究三类动机(内在,外在,社会性)对两种网络口碑传播意愿(即时/持续)的影响效果,对完善网络口碑传播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冲动行为理论、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相应研究模型,使用307份有效消费体验社交分享平台用户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不同类别动机对两种类型的网络口碑传播意愿存在不同的影响效果。在网络口碑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因素可同时促进即时网络口传与持续网络口传意愿的发生,外在动机因素只对持续网络口传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社会动机因素是虚拟社区内进行即时口传的主导因素,研究模型具有充足的解释力。依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促进两种网络口碑传播的对策建议。
- 陈君何梦婷
- 关键词:社区归属感
- 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的需求扩散与购买决策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发展迅速,对传统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市场需求和购买决策的变化将影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文章构建了需求扩散模型,结合进化博弈理论进一步构建了购买决策分析模型,在量化分析2013至2015年市场数据的基础上,将市场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发展第一阶段的特征明显,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市场中逐利性购买决策与依赖性购买决策比例约为1∶9;购买决策对渠道的依赖较强,但逐利性决策更理性;市场竞争出现后,渠道依赖性决策首先发生改变,而逐利性决策随长期投资回报的差异而变化。最后,文章提出对策建议,指出市场"新常态"值得继续关注,为互联网金融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为市场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陈继勇陈龙陈君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进化博弈
- 基金视角下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与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意义]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科研人员的跨学科研究行为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共享与流动。以基金领域为视角,研究学科知识流动,以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过程]提出基于基金代码共现的学科知识流动强度测量方法,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3 51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构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探究网络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层次内知识流动路径。[结果/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是无标度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网络中重要节点呈非稳态;不同学部之间,存在若干条较为重要的知识流动路径;在某一个学部内,具有较广影响力的一类学科往往更容易构成知识流动链条。
- 吴江金妙陈君
-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知识流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网络分析
- 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的网络口碑传播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意义]从社会关系视角研究网络口碑传播的发生路径,揭示社交平台网络口碑传播的内在机理,对完善网络口碑传播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社会支持理论、组织氛围理论以及信任传递理论构建相应研究模型,使用287份网购社交分享平台用户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关系是促进网络口碑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社区成员间信任与成员对社区的信任之间存在信任传递。社会氛围对虚拟社区的两种信任关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进而间接促进网络口碑传播行为的发生。依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促进网络社交平台口碑传播的对策建议。
- 陈君何梦婷
- 关键词:网络口碑传播社会关系社会氛围信任传递
- 混合式协作学习情境下的交互模式演化探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基于社会网络动态分析视角,研究了混合式协作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交互模式的演化过程。通过调研,以问卷的形式获取武汉大学公选课上229个学生的人际关系数据和学生基本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学习社区参与者存在三类互动模式:线上互动、线下互动、线下到线上互动,其中线上互动是主要方式。利用随机行动者模型探讨交互网络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网络的结构以及学习者的属性。网络的结构特性包含:互惠性、传递三元组、三元环,属性因素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社交网络使用频率以及学生活动空间上的邻近性。在评估了时序网络驱动因素的时间异质性后,发现三元环结构和空间邻近性在网络演化的各个时期影响并不一致。
- 吴江陈君金妙
- 关键词:交互网络公选课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