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科峰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7篇语言文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英语
  • 4篇文化
  • 3篇英语专业
  • 3篇教学
  • 2篇英语教学
  • 2篇语言
  • 2篇教育
  • 1篇底蕴
  • 1篇第二语言习得
  • 1篇第二语言习得...
  • 1篇多维化
  • 1篇修辞
  • 1篇学生培养模式
  • 1篇学生英语
  • 1篇演说
  • 1篇异质文化
  • 1篇英美文化
  • 1篇英语教学大纲
  • 1篇英语教学方法
  • 1篇英语教育

机构

  • 12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3篇陈科峰
  • 1篇张智华
  • 1篇鄢章荣
  • 1篇曾丽琼

传媒

  • 7篇成都大学学报...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被引量:4
2009年
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然会在更多的机会中展示出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但就目前总体情况看,相当部分学生文化素养欠缺。究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的积淀太少,缺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从文化及文化力入手,论述了这样的事实:认同的基础是文化;民族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类文化的不同;不同群体的人们正是从这些文化的不同中感悟自我,认识自己的民族归属。
陈科峰
关键词:中华文化英语专业学生
“学会学习”——高专英语学生就业竞争的生存之道
2002年
高专英语学生面临着其专业是纯语言 ,学历是专科 ,求职艰难的困境。如何跳出这种困境 ?一方面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应根据自我兴趣和社会需求 ,以较快速度学习相关学科 ,成为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当从坚定信念、提高文化修养、做学问和社会实践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陈科峰
关键词:就业竞争
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冲突、适应与共生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以《喜福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说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关系,在分析以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冲突、传统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冲突为主要特征的中美文化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以中美文化为典型的异质文化冲突的更佳方式——适应与共生。
陈科峰
关键词:喜福会异质文化
从Cook与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思考英语教学方法被引量:2
2004年
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习得研究的发展极快。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教师不仅已把视线移到国外学者、专家的先进理论中,而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地教学探讨与研究。本文以Cook和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学习者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旨在获取更好的教学方法。
陈科峰
关键词:COOK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英语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被引量:9
2005年
西方节日/纪念日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在物质生活进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信息交流很快的今天,具有起码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西方节日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探索其文化底蕴,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能力。
陈科峰
关键词:西方节日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高校“一体化”和“多维化”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从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要求》及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谈起被引量:1
2008年
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具体内容、方法、最终目的也不同。然而,他们学习英语这个科目的目标是一致的。文章从教育部颁发的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课程要求"和"教学大纲"入手,比较了两个纲领性文件对两种学生提出的要求,找出了其英语学习目标的共性,同时从英语教师的教学角度,提出了对两种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一体化"和"多维化"的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有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目的。
陈科峰
关键词:教学一体化
从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看废奴思想的轨迹被引量:2
2003年
美国总统林肯在其“葛底斯堡演说”中 ,以极强的说服力论述了“人人生来都具有平等权利”的思想。而要使人人平等 ,重新统一美国 ,就必须废除奴隶制。
陈科峰
关键词:葛底斯堡演说废除奴隶制
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英美文化融入
2006年
我国语言教学专家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语言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英语精读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很多文化知识。教师要在探索语言和文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指导学生在语言习得中进行文化习得,以达到让丰富的英美文化在学生头脑中逐步融入的目的。
陈科峰
关键词:英美文化英语教学
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英语新《课标》对西昌会理二中八年级学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调查研究
2009年
课题组就《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在西昌会理二中八年级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明确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和语言技能相关。
陈科峰张智华曾丽琼
关键词:新《课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在语篇意境中提升英语转喻的模糊化认知
2010年
转喻是英语修辞格之一种,它不仅是修辞手段,也是有力的认知机制。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是模糊修辞产生的基础。本文从转喻的本质入手探讨转喻的模糊化认知机制,旨在使英语专业学生能以语篇分析为主线,正确识别并解释转喻,从而对作品具有准确的认知,提高对主题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美的把握。
陈科峰
关键词:模糊修辞综合英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