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峰

作品数:93 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33篇生物学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甘薯
  • 18篇基因
  • 13篇紫色
  • 13篇紫色甘薯
  • 13篇紫心甘薯
  • 10篇色素
  • 10篇教学
  • 6篇遗传学
  • 6篇农杆菌
  • 6篇离体培养
  • 6篇根癌
  • 6篇根癌农杆菌
  • 5篇植物
  • 5篇生物学
  • 5篇品系
  • 5篇克隆
  • 5篇花青素
  • 5篇花色
  • 5篇病毒
  • 4篇愈伤

机构

  • 57篇华南师范大学
  • 30篇西南师范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6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宁波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蚌埠学院
  • 3篇涪陵师范学院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菏泽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2篇高峰
  • 15篇龚一富
  • 13篇郭晋雅
  • 11篇杨贤松
  • 9篇陈永文
  • 8篇杨占苗
  • 7篇何风华
  • 6篇郭威
  • 5篇朱碧岩
  • 5篇黎杰强
  • 4篇宋莉英
  • 4篇房伯平
  • 4篇林忠平
  • 4篇郑明珠
  • 4篇游宇星
  • 3篇霍静
  • 3篇方平
  • 3篇任凤仪
  • 3篇陆续
  • 3篇魏琦超

传媒

  • 13篇西南师范大学...
  • 8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广东省植物学...
  • 4篇中学生物学
  • 4篇中学生物教学
  • 3篇生物技术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遗传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薯茎尖脱毒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8
1998年
本文阐述了甘薯病毒病种类、茎尖脱毒技术、检测方法及脱毒苗的田间表现,并对甘薯脱毒种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龚一富高峰
关键词:甘薯茎尖培养病毒脱毒
紫心甘薯IbCH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hi Tail-PCR从紫心甘薯‘A5’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查尔酮合成酶IbCHS基因5'端上游2470 bp的一段序列,用PlantCARE软件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启动子基本元件CAAT-box和TATA-box,还有赤霉素应答元件、光应答元件、MYB和bHLH转录因子结合元件,初步推测其为IbCHS基因的启动子,命名为PIbCHS基因启动子。将PIbCHS启动子从5'端进行截短克隆,得到了4个长度不同的启动子5'缺失片段,由长到短分别命名为PS1、PS2、PS3和PS4。分别构建了PIbCHS、PS1、PS2、PS3和PS4驱动GUS基因的真核超表达载体,瞬时转化烟草叶片发现,PIbCHS、PS1、PS2、PS3均有启动子活性,但是PS4不能驱动GUS基因的表达,说明PIbCHS启动子的驱动核心区域主要位于PS3和PS4之间的部位。稳定转化拟南芥表明,PIbCHS能够启动GUS基因的表达。
郭丹华彭倩胡敏伦高峰
关键词:紫心甘薯启动子烟草叶片拟南芥
日本引进的紫色甘薯品系的同工酶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山川紫”甘薯品种为参照品种,对从日本引进的15个紫色甘薯品系进行了淀粉酶(AMY)、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等3种酶同工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甘薯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具有特异性,叶片的同工酶最稳定且最具代表性;所有供试材料在3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共同的谱带,也有特异的谱带.酶谱的聚类分析表明:“山川紫”和新引进的日本紫色甘薯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在新引进的日本紫色甘薯中,A组中A1、A2、A7等3个品系之间以及A3、A4、A6等3个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B组中B1B4与B7B8的亲缘关系很近.
杨贤松魏琦超李坤培高峰
关键词:紫色甘薯同工酶聚类分析
检测紫色甘薯花青素相对含量的色卡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检测紫色甘薯花青素相对含量的色卡。包括有8张色卡,每张色卡上标有若干行及若干列呈矩阵式分布的正方形或等圆形色块,其深浅程度逐次递减,每个色块中央均含有一个小孔。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对不同紫色甘薯品种或品系花青...
高峰郭威杨占苗
文献传递
甘薯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0
2004年
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离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段外植体在浓度为OD600=0 4的菌液中浸染4min、预培养3d、共培养3d并在共培养基中加入6mg·L-1硝酸银,或25mg·L-1乙酰丁香酮,并将培养基pH值从5 8下调至pH5 0等措施均能显著提高其遗传转化频率,而菌液中加入乙酰丁香酮、在预培养基中加入硝酸银等措施均不利于甘薯遗传转化.
凌键陈永文龚一富方平高峰
关键词:甘薯根癌农杆菌
植物转基因沉默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7
2001年
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沉默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一大障碍 .转基因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由于转录前外源基因和内源基因的结构特性、位置效应以及宿主植物的遗传调控 ;也可能是因为转录时启动子、转录因子和终止子的作用 ;还可能是由于转录后的修饰作用、外源基因表达特异性和环境等因素 .为了克服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沉默 ,可以采取下列对策 :选择适宜的外源基因和调控元件、采用适当的转化方法。
胡增丽陈永文高峰
关键词:转基因沉默转基因植物植物基因工程外源基因转录因子
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在甘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的种类和最新研究进展。分子标记可以运用于甘薯遗传图谱的建立和基因定位 ;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品种纯度鉴定等方面。
方平毕瑞明陈永文高峰
关键词:分子标记RFLPRAPDAFLP遗传育种甘薯
紫心甘薯转录因子bHLH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对紫心甘薯中bHLH类转录因子的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对其结构、表达模式及功能进行研究,明确了其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通过采用RACE克隆方法,获得了编码bHLH基因且长度分别为2516 bp和2304 bp的cDNA全序列.基于DNA序列的分子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分别属于植物bHLH1和bHLH2基因家族的成员,分别将其命名为IbbHLH1(GenBank登录号:KC708871)和IbbHLH2(GenBank登录号:JF508437);IbbHLH1和IbbHLH2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在3个甘薯品种(系)的块根中,IbbHLH2基因与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的酶基因(CHS、CHI、F3H、DFR、ANS和3GT)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一致,初步推测转录因子IbbHLH2可能参与了紫心甘薯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惠亚可胡敏伦郭晋雅高峰
关键词:紫心甘薯花色素苷转录因子
铅和镉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的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染毒,设置染毒组剂量为1/32LD50、1/16LD50、1/8LD50、1/4LD50和1/2LD50,即Pb(NO3)2(3.75、7.5、15.0、30.0、60.0 mg/L)和Cd Cl2(5.84、11.69、23.38、46.75、93.50 mg/L),同时设蒸馏水为阴性对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试验结果用CASP彗星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表明:铅和镉均能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彗星细胞率的升高,染毒组的彗星细胞损伤各项指标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遗传毒理效应关系,表明重金属铅和镉可对小鼠骨髓细胞DNA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且镉的遗传毒性大于铅。
杨国强黎杰强何风华高峰陈世贞朱碧岩
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骨髓细胞DNA损伤
甘薯愈伤组织诱导的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通过多因子正交试验,筛选出了甘薯(IpomoeabatatasL.Lam)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NAA+0.5mg/LBA,愈伤组织的最适生长培养基为MS+0.5mg/LBA.叶柄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出愈快、生长迅速,是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最适外谊作.试验结果表明:BA对甘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外植作,而NAA影响最弱.
龚一富高峰
关键词:甘薯愈伤组织诱导正交试验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