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蕾 作品数:118 被引量:52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如何正确应用MEDLINE数据库检索针灸的循证医学证据 2013年 文章旨在通过系统全面介绍MEDLINE数据库的检索方法,详细描述各种检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通过MEDLINE数据库检索的实例,具体说明如何在MEDLINE数据库科学检索针灸的循证医学证据。 兰蕾 吴凤 梁繁荣关键词:MEDLINE数据库 针灸 循证医学 艾条燃烧测试试验报告 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艾条燃烧烟气生成率的测量装置的设计及原理,并进行了艾条的含水率、灰烬余量及艾条烟气率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艾条的相对平衡含水率为13.51%,相对含灰量为11.77%,相对烟气生成率为126.42%。本研究为艾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试验方法。 常小荣 兰蕾 张国山 石佳 谭静关键词:艾烟 平衡含水率 针灸治疗咳嗽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咳嗽的古代文献,探讨针灸治疗咳嗽的规律。方法手工检索《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所收录的清代及清代以前的针灸治疗咳嗽的条文,检索词为咳、嗽、咳嗽、上气、咳逆、逆气、喘嗽。结果共检索到古代文献159条,涉及91穴,397穴次;灸法38条,刺法(含放血)5条,针灸并用7条。结论古代医家循经取穴主要集中于肺经、心经、肾经、肝经、任脉;分部取穴以胸背部腧穴选用较多;输穴、合穴、经穴、背俞穴、八会穴等特定穴使用频繁;治疗方法以灸法为主,亦可刺血。 周思远 兰蕾 吴巧凤 任玉兰 李瑛关键词:咳嗽 针灸疗法 古籍 针灸治疗夜间遗尿症的古代经验与现代临床证据的对比分析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针灸治疗夜间遗尿症的古代经验与现代临床证据之间的异同。方法:古代经验拟对《中华大典》中针灸治疗遗尿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现代研究证据拟采用计算机与手工检索相结合,对针灸治疗夜间遗尿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华大典》中记载针灸治疗遗尿45条,共使用27个穴位,总计117穴次,共涉及9条经络,总频次100次;现代文献检索到针灸治疗夜间遗尿症的SR2篇,RCT研究24个,共使用20个穴位,总计79穴次,共涉及6条经络,总频次45次。结论:针灸治疗夜间遗尿症,古代经验与现代临床证据,取穴原则一脉相承,具体穴位各异,刺灸方式侧重不同。 刘迈兰 兰蕾 唐勇 梁繁荣关键词:夜间遗尿症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观察针刺手足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少阳经特定穴组30例,非经非穴组30例,均采取同样的针刺治疗方法。结果:少阳经特定穴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非经非穴对照组的37.93%。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常小荣 严洁 陈慧敏 兰蕾 姚雯 郭建军关键词:针刺 偏头痛 特定穴 针刺调整心率变异率的中枢机理探讨 变异率是客观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定量指标.目前有现代研究证据表明脑心轴、中枢自主神经网络系统与心血管疾病预后明确相关,并且针刺对大脑中枢、外周自主神经系统具有广泛调整作用。因此以无创在体脑功能成像技术和心脏自主神经功... 李政杰 曾芳 兰蕾 杨洁 梁繁荣关键词:心绞痛 针刺疗法 灸法在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查阅、分析、总结近年相关文献,发现灸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适应症广、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稳定、总有效率高的优势。灸法能够更广泛而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防治。 石佳 刘密 兰蕾 张国山 常小荣关键词:灸法 功能性胃肠病 从精神疾病脑非对称性变异论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三) 被引量:5 2015年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是精髓汇聚和神明生发之处,府精神明有赖于气机推动、经络调畅、脏腑做功、精血生养、升清降浊。情志为狭义之"神明",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分属五行于心、肝、脾、肺、肾。"思"是认知过程,位于其余情绪之中央和归宿。情志与气机升降关系最为密切,喜、怒、惊主动为阳,气机升发外散;悲、忧、恐、思主静属阴,气机内收下沉。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在接受正性和负性情绪信息时左、右半球发生非对称性激活,其激活程度与情绪强度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右半球激活程度的非对称性则发生过度、降低或反转的异常变化。中医"思(脾土)中心"论和"阴阳喜怒"学说与现代心理学认知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两极性等观点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情志理论、气机升降理论、现代情绪心理学和脑研究成果,论述"情志—气机升降—半球间功能偏侧化"在精神疾病发病机理中的相关性,以扩大中、西医在精神病学领域的共识。 郑重 邹可 杨从敏 金荣疆 陈洪佩 兰蕾 白新刚 李柄佑 郭鸿关键词:情志 气机升降 精神疾病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少阳经特定穴组30例,非经非穴组30例,均采取同样的针刺治疗方法,进行对照观察。在T... 陈慧敏 常小荣 严洁 兰蕾关键词:偏头痛 特定穴 TCD 血流速度 文献传递 针刺足少阳胆经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脑葡萄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FD的中枢机制.方法:以肝郁型F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疏肝解郁常用的足少阳胆经穴为电针刺激点,观察针刺治疗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针刺前后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变化.采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评价针刺治疗效应,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分析针刺治疗前后患者脑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针刺治疗后患者NDI症状积分显著减低(32.30±13.17 vs 52.10±14.69),ND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高(88.57±11.59 vs 75.45±17.52,P<0.05);患者双侧小脑、前扣带回、海马、海马旁回以及左侧脑岛等边缘系统脑区的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P<0.005).结论:针刺足少阳胆经穴可以有效改善肝郁型FD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效应的发挥可能与改善FD患者边缘系统为主脑功能活动异常,调节与病情相关的脑岛、前扣带回和小脑功能有关. 曾芳 兰蕾 刘迈兰 卢圣峰 唐勇 刘旭光 梁繁荣关键词:针刺 功能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