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芳
-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纤维贴膜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改进与控制研究
- 随着面膜产品的爆发式增长,面膜市场从萌芽期进入了茁壮成长期,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毒面膜的频繁曝光,为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敲响了警钟。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研发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决定了最终产品的...
- 刘晓芳
- 文献传递
- 动物性产品中主要违禁精神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精神类药物。有效的检测方法是监控精神类药物滥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违禁精神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便为动物性产品安全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晓芳李锋刘国艳柴春彦
- 关键词:精神类药物动物性产品
- 基于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地西泮电化学传感器被引量:7
- 2010年
- 以地西泮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原位电聚合形成聚邻苯二胺膜,洗脱除去模板分子后得到地西泮分子印迹膜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利用差示脉冲法对印迹膜和非印迹膜进行评价,表征了电极表面膜的电化学性质。以KI为印迹电极和底液间的探针,建立了一种间接检测地西泮的传感方法。该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为修饰有分子印迹膜的丝网印刷电极,其制备和更换非常方便。用于电化学检测时,样品的富集时间为3min,地西泮的浓度在2.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10-8mol/L,基于猪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95%。将该传感器初步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 刘晓芳姚冰刘国艳柴春彦
-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聚合地西泮电化学传感器
- 检测兽药残留的分子印迹物电导型电极
- 一种检测兽药残留的分子印迹物电导型电极,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电极槽和连接底座,中心电极槽设置于连接底座内。所述的中心电极槽包括:槽体、导电顶帽、导电底帽、两段分子印迹物、加样孔和导电涂层,其中:导...
- 柴春彦刘国艳刘晓芳李锋姚冰
- 文献传递
- 基于荧光素酶发光体系测试饮用水中农药的综合毒性被引量:7
- 2010年
- 利用农药对荧光素酶催化的发光反应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甲拌磷、乐果、毒死蜱、百草枯等4种农药分别进行单一毒性和等比混合法联合毒性测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饮用水中农药综合毒性的生物学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农药乐果、甲拌磷、百草枯和毒死蜱的EC50值分别为7.56 mg/L、12.7 mg/L、19.0 mg/L和65.3 mg/L,毒性强弱顺序为乐果>甲拌磷>百草枯>毒死蜱,相关系数≥0.995;将4种农药以等比方式配制成两两混合液后,当质量浓度为20.0 mg/L^100 mg/L时,除百草枯与毒死蜱表现为毒性协同外,其他两两混合农药的毒性以拮抗作用为主。
- 姚冰王莉柴春彦刘海峰刘晓芳李锋刘国艳
- 关键词:荧光素酶农药综合毒性饮用水
- Nafion-Au-Nafion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莱克多巴胺被引量:8
- 2010年
- 用Nafion-Au-Nafion修饰玻碳电极,探讨莱克多巴胺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循环伏安电化学传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2.0,B-R为支持液,富积时间120 s,扫描速度50 mV·s^(-1),电位为1.1 V的条件下,循环伏安法测定莱克多巴胺检测限可达2μg·L^(-1),线性范围为0.02~20 mg^(-1),操作简便,检测迅速(检测时间不超过5 min),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张洪才刘晓芳翁芝莹刘国艳柴春彦
- 关键词:莱克多巴胺循环伏安法
- 地西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光谱学特性及其在传感测试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制备地西泮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a,UV spectra)和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a,IRspectra)分析该聚合物的识别特性及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结合作用。在丝网印刷电极上原位制备地西泮的分子印迹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地西泮的电导型传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可形成1:2型氢键配合物,印迹聚合物中存在可与模板分子通过协同氢键相互作用的官能团,该聚合物对地西泮有高度特异的识别力,电导型传感方法对地西泮的检测限达0.008mg.L-1,线性范围为0.039~0.62mg.L-1,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
- 刘晓芳李锋姚冰王莉刘国艳柴春彦
- 关键词:地西泮分子印迹聚合物光谱分析
- 以DTNB为电子媒介检测农产品中甲拌磷残留的生物传感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有机磷残留的生物传感法。方法:基于壳聚糖膜,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胆碱氧化酶制备胆碱传感器。测试时在反应液中加入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增大传感器对硫代胆碱的响应信号,建立测试有机磷的反应体系。结果:用该传感方法检测有机磷农药甲拌磷,与分光光度法比较,测试结果相近,无显著差异(p>0.01)。检测甲拌磷线性范围0.78~12.5mg/L,检测限为0.02mg/L。结论:实验建立的检测有机磷农药的传感方法稳定、简便、快速,可望改进为成熟的机磷农药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从而为农产品监测提供有力的手段。
- 王莉李锋姚冰刘晓芳柴春彦刘国艳
- 关键词:甲拌磷生物传感器
- 用于测试冷藏食品中嗜冷菌的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生物传感技术领域的用于测试冷藏食品中嗜冷菌的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底板、透明膜片、反应膜片、玻璃纤维片和聚酯板,其中:玻璃纤维片、反应膜片和透明膜片由上而下依次固定设置于聚酯板和底板之间,玻璃纤维片的两端分别与两...
- 柴春彦刘国艳姚冰刘晓芳王莉
- 生物传感法检测食品中的触酶阳性菌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食品中触酶阳性菌的生物传感法。方法: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上聚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备检测食品中触酶阳性菌的生物酶传感器,将丝网印刷电极插入电极插口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组装成检测触酶阳性菌的生物电化学传感仪,采用时间-电流法记录响应的结果。结果:对不同来源的食品,当触酶阳性菌菌落数达到104CFU/mL,即可检测到电流变化,检测所需时间根据样品中菌落数的不同而定,一般仅需1~3h即可推测出样品中原有触酶阳性菌含量,最长通过7h的增菌培养即可推测出含有0.1CFU/mL的样品。结论:用该方法检测食品中触酶阳性菌便捷、灵敏、准确,可发展成为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触酶阳性菌生物传感器。
- 姚冰刘晓芳柴春彦刘国艳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