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月驹

作品数:56 被引量:38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5篇骨折
  • 15篇股骨
  • 15篇关节
  • 12篇股骨颈
  • 11篇颈骨
  • 11篇颈骨折
  • 11篇股骨颈骨折
  • 10篇骨科
  • 9篇内固定
  • 8篇髋关节
  • 6篇疗效
  • 5篇软组织
  • 5篇外科
  • 5篇骨板
  • 5篇固定术
  • 4篇术后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接骨
  • 4篇接骨板
  • 4篇畸形

机构

  • 5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8篇沧州市中西医...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56篇刘月驹
  • 23篇张英泽
  • 22篇刘松
  • 18篇赵亮
  • 12篇张奇
  • 12篇陈伟
  • 10篇王娟
  • 8篇许斌
  • 6篇李升
  • 6篇马骏
  • 5篇秦士吉
  • 5篇王鹏程
  • 5篇任栋
  • 4篇李智勇
  • 4篇李晗
  • 4篇孙涛
  • 4篇吴希瑞
  • 4篇杨宗酉
  • 3篇刘勃
  • 3篇侯志勇

传媒

  • 19篇实用骨科杂志
  • 10篇中华创伤骨科...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5篇2023
  • 1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叉置钉法双单边静力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高能量损伤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交叉置钉法双单边静力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高能量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高能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2005年1月~2007年3月,采用交叉置钉法双单边静力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高能量损伤26例27侧,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侧。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6.0~29,5个月,平均12.3个月,骨平均愈合时问为5.0个月(3~9个月),下肢各关节功能良好。共置钉160枚,钉道表浅感染4l孑L,占25.6%,深部感染ll孑L,占6,9%。采用Merehant等胫腓骨骨折术后评分标准综合评分:优17侧,良7侧,可2侧,差1侧,优良率为88.9%结论交叉置钉法双单边静力外固定架固定牢靠,对骨愈合干扰小,较小影响关节活动,可以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是胫骨近端干骺端高能量损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终极治疗。
吴希瑞臧建成孙涛刘月驹刘大伟张英泽
关键词:外固定器干骺端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
Reginald Watson Jones爵士
2021年
Reginald Watson Jones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骨折保守治疗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1-4]。我国骨科奠基人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首任院长孟继懋教授就曾赴英国跟他学习。Robert Jone是他的师父,也是他的伯乐(二者并无亲戚关系),Reginald Watson Jones在回忆录中称“Robert Jones是外科天选之子(designed to be a surgeon),是自己的守护神(patron saint)”。
樊保衡刘松赵亮康博洋马骏韩子钰陈佳楠刘月驹
关键词:亲戚关系WATSON守护神JONES
Percivall Pott教授
2022年
Percivall Pott是John Hunter的老师,他是18世纪著名的外科大夫和教育家。1714年1月6日,Pott出生在伦敦市Threadneedle大街,他命运多舛,3岁丧父,母亲担忧他的教育质量不能保证,狠下心将其送到了远亲主教Wilcox家,让他在私立学校接受良好教育。寄养家庭长大的Pott学业优秀,较早表现出对外科的浓厚兴趣,立志学医,被St.Bartholomew’s Hospital的Edward Nourse相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在St.Bartholomew’s Hospital工作[1-4]。
韩子钰樊保衡赵亮刘松马骏陈佳楠刘月驹
关键词:寄养家庭NEEDLE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的治疗策略及疗效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的治疗策略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_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4例;年龄19~53岁,平均35.3岁。采用非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治疗。应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获12—84个月随访,平均36.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37—98分,平均80.2分。结果优11例,良6例,可4例,差6例,优良率为63%。4例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15%),2例出现异位骨化(7%)。结论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预后较差,若髋臼后壁骨折面积〉40%、移位〉2mm,股骨头骨折面积〉20%,应行ORIF,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刘勃陈伟王娟张奇侯志勇刘月驹陈霄张英泽
关键词:股骨骨折髋臼
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再手术率和并发症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1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网{5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5月,获取髋关节置换(关节嚣换组)与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2年以上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术后1年、2年病死率等。应用RevMan5.2.5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s,包括l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硅示:内固定组患学术后2年内和2年以上再手术率(包括含内固定物取出手术和不含内同定物取m手术)均高于火节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节置换组比较,内固定组患者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显著增加[OR=8.82,95%C1(6.45,12.07),P〈0.001]。内固定组和关节置换组术患者后1年、2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但术后1年、2年病死率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推荐采用髋关节氍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孙振辉刘月驹李衡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关节成形术
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两种复位手法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价外展推顶复位手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21年11月,对126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其中,57例采用外展推顶手法复位(外展推顶组),69例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手牵足蹬组)。评估两组早期临床结果。[结果]一次复位成功率,外展推顶组为85.51%,手牵足蹬组为89.4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即刻外展推顶组ASES评分明显优于手牵足蹬组(P<0.05),但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ASE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再脱位。[结论]外展推顶复位手法与手牵足蹬法的一次复位成功率相近,但前者复位后的即时肩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后者。
李立强刘月驹王玉杰刘少华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临床疗效
手外科之父Sterling Bunnell教授
2022年
Sterling Bunnell于1882年7月18日出生于旧金山[1],当时的美国西部和东海岸的纽约、波士顿等发达地区相比,还是一片荒芜,这给Bunnell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他幼儿时期就喜欢观察飞禽走兽,解剖小动物,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长大之后考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校为了从东部吸引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可以给诺贝尔奖获得者提供车位,但到了2021年,Jennifer A.Doudna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该校居然为没有车位分配而发愁。此时的伯克利分校已是西部顶尖名校,诺贝尔奖获得数目和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并驾齐驱。
樊保衡任荣青赵亮刘松韩子钰马骏陈佳楠刘月驹
关键词:手外科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奖
2011年至2013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雨雪天气下尺、桡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雨雪天气下收治的尺、桡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所有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尺、桡骨骨折。将雨雪天气诊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资料定为A组,非雨雪天气诊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资料定为B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AO/OTA分型、Colles分型及Smith分型等项目,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并对两组尺、桡骨骨折构成进行对比。结果共收治24997例骨折,尺、桡骨骨折3944例,左侧2097例,右侧1847例;男女比为1.11:1,平均年龄40.2岁。尺、桡骨骨折高发年龄段为51~60岁;50岁以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损伤部位以远端骨折最多(65.16%,2570/3944),Colles骨折占38.15%(1505/3944),Smith骨折占4.74%(187/3944)。A、B组尺、桡骨骨折分别为971、2973例,男女比分别为0.99:1和1.15:1;A组患者平均年龄[(41,5±21.8)岁]大于B组[(39.8±22.8)岁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4,P=0.032)。A、B组尺、桡骨骨折高发年龄段均为51~60岁,与B组比较,A组51-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率较高,11~2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尺、桡骨远端骨折高发类型均为23.A型,损伤高发亚型为23.A2型。结论石家庄地区雨雪天易发生尺、桡骨骨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年龄大的患者更易骨折。
张弛杨宗酉刘勃刘松王娟陈伟刘月驹王海立张英泽
关键词:尺骨骨折桡骨骨折流行病学研究
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DCO治疗51例患者(治疗组),其中男3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5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29例,C型22例;ISS评分平均31.2分。对不稳定骨盆骨折I期行外固定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对照组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38.2岁。Tile分型:B型19例,c型13例;ISS评分平均30.8分。l期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治疗组46例患者生存,5例死亡,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3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质量Lindahl评价优良率为88%,Majeed功能评分(84.1±8.2)分。对照组23例患者生存,9例死亡,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1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质量Lindahl评价优良率为91%,Majeed功能评分为(79.0±9.8)分。结论应用DCO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磊陈伟孙家元刘月驹张奇许斌李旭张英泽
关键词:骨盆多处创伤损伤控制骨科
空心钉之父Sven Christian Johansson
2022年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先驱Smith Petersen教授,这一篇介绍发明了空心钉,将Smith Petersen教授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转化为闭合复位内固定的Sven Christian Johansson教授。甚为有趣的是,两位教授均来自髋部骨折高发的北欧地区,并最终在股骨颈骨折治疗领域青史留名,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
任荣青樊保衡赵亮刘松韩子钰马骏姚双权陈佳楠刘月驹
关键词:闭合复位内固定空心钉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