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喜琼
- 作品数:89 被引量:940H指数:14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贵州岩溶地区缓倾内斜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以惠水新寨崩塌为例
- 贵州处在云贵高原山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山高坡陡且广泛分布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导致岩溶作用强烈发育,由此形成大量由强烈岩溶控制的斜坡地质灾害。本次以惠水新寨崩塌作为岩溶区的典型缓倾内斜坡实例,经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及UDEC离散...
- 曾臻向喜琼彭雄武史文兵
- 关键词:岩溶变形破坏机制UDEC
- 炭质泥岩抗剪强度的饱水软化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采用试样浸泡饱和法和室内快剪试验,对炭质泥岩浸泡饱水后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炭质泥岩的抗剪强度随饱水浸泡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均表现出较明显的负指数变化规律。以贵州某高填方边坡为例,阐述了炭质泥岩抗剪强度的饱水软化特性对工程的危害。
- 刘林洁向喜琼喻兴付明刘宏
- 关键词:工程应用
- 岩溶洼地FAST型弧形边坡开挖拟合与冠底位置优选
- 2025年
- 为了实现岩溶洼地场地的高效、安全和经济利用,本文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结合洼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条件及经济性等多重约束条件,对弧形边坡开挖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球冠曲面拟合与冠底位置优选的方法,通过构建以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挖填方量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对开挖参数进行优选设计,筛选出三个备选方案;其次,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案开挖后弧形边坡的变形、塑性区分布及应力变化情况,并设计了针对性的锚固加固方案和支护定额计算;最后,对开挖空间利用率、挖填方量、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成本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边坡稳定性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对开挖布置方案进行设计优选后为最优选择。本研究为复杂岩溶洼地场地的开挖设计提供了系统的优化方法和实践指导,具有显著工程建设价值,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参考的设计思路和成本控制策略,有助于提升岩溶地貌场地利用效率,降低工程风险。
- 王泽向喜琼刘宏王文俊
- 关键词:岩溶洼地稳定性分析
-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被引量:173
- 2000年
- 在总结和回顾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和应用于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在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预测的 GI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步骤 ,认为这种思路有效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向喜琼黄润秋
-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管理GIS
- 红黏土斜坡平推式滑动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平推式滑坡大多发生在岩质斜坡中,土质滑坡由于渗透性较高、低密度和高孔隙比的物理性质,很少发生平推式滑动。然而工程实践表明,具有特殊地层结构及水文地质特性的红黏土斜坡,由于其低渗透性、胀缩性和裂隙性,也可能发生平推式滑动。基于凤冈滑坡为地质原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分析承压水作用下红黏土斜坡在不同坡比、不同密度条件下平推式滑动的特征。结果表明:强降雨入渗等因素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上升,渗透到达土-岩接触面,在坡体内部形成承压水,坡体产生拉裂,当地下水水头达到临界水头,斜坡发生平推式滑动;坡体承压水的分布主要受到地下水水位、后缘水头高度、土体密实度、坡比及上层土体渗透性的影响。这为该类土质斜坡的判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 谭利丽向喜琼姜思源吕亚东
- 关键词:物理模拟承压水
- 四川省珙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被引量:8
- 2003年
- 本文从珙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地质灾害区划和防治有所借鉴和参考。
- 王文俊刘志军向喜琼
- 关键词: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4
- 2002年
- 针对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的特点,建立了应用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流程,提出了相关图形-属性数据库建立的要点,阐述了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的基本步骤,并对有关指标体系的选取、分析评价模型等做了重点分析。
- 黄润秋向喜琼
-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GIS
- 龙里某塌陷时序InSAR变形监测的PS修正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永久散射体的信号在很长时间范围内都能保持较高的干涉相干性的优点,为了解决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轨道精炼步骤时人工选择地面控制点可能会影响到监测结果这一问题,首先,该文将永久散射体与SBAS-InSAR结合,通过设置相干系数的阈值、振幅离差指数的阈值以及地表形变速率的阈值选出稳定的永久散射体,并将这些点作为SBAS-InSAR轨道精炼中的地面控制点,从而修正监测结果的准确度;然后,选用2019年9月1日—2021年4月11日20景覆盖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的Sentinel-1A双极化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地表形变监测;最后,将该方法所得结果、人工选择地面控制点的方法所得结果与北斗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该文方法比人工选择地面控制点的方法更精准。
- 罗雪玮向喜琼吕亚东
- 关键词:永久散射体地面控制点
- 石鱼煤矿岩溶塌陷成因及其分布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在介绍石鱼煤矿矿区地质背景条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矿区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岩溶塌陷与井下透水在时间、空间上的相关性,进而结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岩溶塌陷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矿井透水、淹井、抽水过程中,地下岩溶空间内压强变化是诱发岩溶塌陷的直接因素。
- 石洋向喜琼姚光华
- 关键词:岩溶塌陷断层地下暗河
- 证据权法在滑坡易发性分区中的应用——以贵州桐梓河流域为例被引量:42
- 2015年
- 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主要数据源有:历史滑坡灾害点编录数据、地质图、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地层岩性、离断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离道路距离、离河流距离7个证据图层。应用Arc GIS平台,将各证据图层与滑坡灾害点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利用累积权重法对连续数据进行分级,然后求取对连续数据及分类数据因子等级对滑坡灾害贡献的权重值,然后对各证据图层两两进行条件独立性检验,选择4组证据图层组合,参与最终易发性指数计算,得到4幅易发性结果图。应用成功率曲线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由因子组合1得出的计算结果,为最优的因子组合。根据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分为高易发性、中等易发性、低易发性三类,并将分区图与历史灾害点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灾害点分布较为吻合,说明证据权法应用与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的可行性。
- 范强巨能攀向喜琼黄健
- 关键词:证据权法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