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献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髓核
  • 4篇人工髓核
  • 3篇乙烯
  • 3篇生物力学
  • 3篇聚乙烯
  • 2篇乙烯醇
  • 2篇生物力学研究
  • 2篇聚乙烯醇
  • 2篇聚乙烯醇水凝...
  • 1篇腰椎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体外
  • 1篇颈椎
  • 1篇脊柱
  • 1篇包覆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周献
  • 3篇薛海滨
  • 3篇马远征
  • 3篇彭伟
  • 2篇刘国权
  • 2篇高瑾
  • 1篇吴广森
  • 1篇才晓军
  • 1篇顾正秋
  • 1篇鲁显生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髓核置入对腰椎运动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髓核摘除后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髓核置入对腰椎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的影响。方法:对7具新鲜成人尸体L4/5正常椎间隙、髓核摘除后和置入人工髓核后在8.0Nm扭矩下的屈伸、侧弯和旋转的活动度(ROM)、中性区(NZ)和椎间隙高度变化进行测试、比较。结果:髓核摘除后,L4/5椎间屈伸、侧弯、旋转的ROM和NZ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或0.01),在0和200N的负荷下椎间隙高度较相同情况下正常组分别下降1.2mm和1.7mm;置入人工髓核后,相对于正常椎间隙,L4/5椎间屈伸、侧弯、旋转的ROM和NZ无明显差异,较髓核摘除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在0N和200N的负荷下椎间隙高度较相同情况下髓核摘除组分别增加1.6mm和2.0mm。结论: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髓核置入椎间盘切除后的椎间隙可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维持腰椎节段正常的三维运动功能稳定性。
薛海滨马远征周献高瑾刘国权顾正秋彭伟
关键词:脊柱聚乙烯醇水凝胶人工髓核生物力学
人工髓核包覆方式与体外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周献
关键词:人工髓核
人工髓核材料-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估人工髓核材料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10993-1标准,采用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皮内刺激试验、Ame's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和体内植入(360天)试验对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的细胞毒性评分小于Ⅰ级,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对皮内无刺激作用,Ames致突变试验为阴性,微核出现率为3.48‰,无致突变反应。体内植入符合植入材料生物学评价要求。结论聚乙烯醇水凝胶/聚乙烯纤维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无毒、对皮肤及肌肉、椎间隙无刺激作用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可应用于临床。
薛海滨马远征周献高瑾刘国权彭伟
关键词:人工髓核聚乙烯醇水凝胶生物相容性
颈椎人工髓核柔性稳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植入人工髓核柔性稳定一体化系统的颈椎节段的稳定性。方法采用6具新鲜尸体颈椎功能单位,分为四个试验组:完整组(A组)、摘除髓核组(B组)、柔性稳定组(C组)和人工髓核组(D组)。施加最大载荷为2·0N·m的6种力偶,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记录不同运动状态下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中性区(NZ)参数变化情况;在0N和100N轴向载荷下测量四组标本的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柔性稳定组同完整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髓核摘除组同完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人工髓核组同完整组相比较,颈椎后伸活动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髓核摘除组0N载荷下椎间隙高度平均下降1·5mm,加载100N负荷后,椎间隙高度平均下降2·0mm;柔性系统组和单纯髓核组,0N载荷下,椎间隙高度较正常平均升高0·5mm,100N载荷下椎间隙高度较正常组平均升高0·3mm。结论颈椎间盘摘除术后植人工髓核柔性稳定一体化系统能满足颈椎的稳定性和恢复椎间高度。
彭伟马远征薛海滨才晓军吴广森鲁显生周献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聚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