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功
- 作品数:94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出版“产业派”与“文化派”话语隐性对话的理性解读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当下出版产业化的快速进程中,出现了出版"产业派"与"文化派"两种价值观的隐性对话。这种争论是对出版业性质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当下出版业遭遇行业困惑的省思与探索。"产业派"与"文化派"各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二者之争的解决之道,当下大多数主张"结合论"。在出版产业化大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不忘倾听"文化派"声音,体认其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的意义。
- 张国功
- 关键词:出版文化派
- 《在朝内166号的日子里》:当代文学出版个体亲历的史传价值
- 2019年
- 出版是记录历史、书写时代与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亦是历史中的风景、被书写的对象与文化研究的范畴。因为出版人独特的经历,其亲历记多有其特有的史传价值。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潮中,出版家聂震宁推出的《在朝内166号的日子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记录了作者在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4年(1999~2002年)的出版生涯,堪称一份衔华佩实、史思并重的当代出版文化史料。首先,作者个体的亲历记录.
- 张国功
- 关键词:出版业改革人文传统文学史研究
- 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的全民阅读工程被引量:5
- 2016年
- 在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全民阅读工程迎来更大的推进契机,需要思考更多的问题:"顶层设计"凸显全民阅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全民阅读立法,明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中的政府责任;要提高全民阅读工程社会化程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理性顺应现代阅读潮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要建构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
- 张国功欧阳吟章
- 当代出版人的心灵痛史
- 2015年
- 在2014年,一京一沪两大出版名社各自出版了一薄一厚两册当代编辑出版人的回忆录。薄的是曾彦修所著《平生六记》(三联书店),仅有区区八万字;厚的是施燕平所著《尘封岁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皇皇五十余万言。虽说都是个人回忆录,但前者是典型的三联版文化读物风格,后者却被南京大学敏锐地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丛刊》,染上一丝学院派的色彩。两位作者,都是有着革命经历的老新闻出版人。
- 张国功
- 关键词:当代出版文化读物三联书店学生身份
- 主角意识——电视观众的现代品格
- 1994年
- 1936年,当法美两国的电视台开始定时播送节目时,世界迈步走入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时代,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翩然而至:电子声像传播的出现与普及。
- 张国功
- 关键词:电视观众电视时代文化传播方式电子传媒
- 剧变时代的价值探求——《奋斗》出版随感
- 2007年11月,我社推出了长篇小说《奋斗》一书。在同名电视剧热播的推波助澜中,这部描写"80后"都市青年直面当代生活事业爱情、展示其真实生活状态的作品在图书销售市场迅速赢得良好业绩,半年内总印数达到20多万套。在新华书...
- 洪安南张国功
- 论中国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的建构——基于编辑出版学译著出版的考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编辑出版学译著出版对中国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编辑出版学译著介绍与引进理论、方法和术语等学科要素,直接推动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材、期刊文献等对编辑出版学译著的知识吸收,有效地拓展了中国编辑出版学的知识空间,完善了中国编辑出版学学科框架。但与传播学等学科译著相比,编辑出版学译著应做出更大的学科贡献,其理论研究与译介实践都待深化与推进。
- 张国功肖蔚
-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
- 商务的文化与文化的商务——近期商务印书馆研究一瞥被引量:3
- 2001年
- 张国功
- 关键词:出版机构中国学术中国文化
- 现代性视野中的近现代出版文化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史料整理的相对完成、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以及域外理论的引进,近年的出版文化研究借鉴现代性理论,对近现代出版物的内容及其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包含的现代性特征进行考察。这种研究视角深化了近现代出版文化研究的视野与深度,但也存在简单挪用西方学术话语、泛化、先入为主、夸大、定量化研究不足等缺点。
- 张国功
- 《通俗编》:传统士子的民间语义世界
- 2016年
- 俗语辞书《通俗编》为清代学者翟灏所著,收录的词条之下,胪列语例,指明出处,酌加考证,诠释意义,说明流变,如此种种,构成了传统士子的民间语义世界。穿行在传统俗语的密林中,经常有着一种"原来如此"的"新知感"。
- 张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