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返 作品数:35 被引量:9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泉州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价值 2003年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机制。方法:选择入院前1周未经抗菌治疗、入院时无感染征象、住院时间超过72小时的重型肝炎病例,根据临床分期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组、对照研究。结果:159例患者中76例发生医院感染,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A组)、静脉注射第三代头孢菌素组(B组)及半合成青霉素组(C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56.16%(41/73)、34.01%(17/50)和50.0%(18/36),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医院感染发生时间较A组明显推迟,B组可降低中期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6.67% us 50.0%,P<0.05)。结论:早期患者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推迟医院感染发生时间,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患者预防性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推迟医院感染发生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是有效的。 苏智军 郭如意 柯邵鹏 张奕返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 医院感染 预防性抗菌治疗 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在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恢复期的应用 1997年 苏智军 郭如意 张奕返 向骏 史美育关键词:乙型脑炎 胰岛素 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了解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5a内新入院的192例年龄>60a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92例发生医院感染34例,占17.71%,其中医院感染率重型肝炎患者最高,其次为肝硬化。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依秩为呼吸道39.0%、腹腔14.7%、血液9.8%、肠道9.8%;与未发生医院感染者比较,医院感染者并发肝昏迷、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明显增加,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 老年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率高,临床表现较隐匿,严重并发症多见,易致病情加重,病死率较高。 郭如意 苏智军 张奕返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医院感染 老年人 胰岛素治疗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20例 1999年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1995年1月~1999年5月收治各型肝病1665例,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变1149例,并发糖尿病者20例,发病率为1.74%。20例中,男16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4:1。年龄27~64岁,平均44.00±10.50岁。其中慢性肝炎中度3例、重度2例,慢性重型肝炎6例,肝硬变5例,原发性肝癌2例,慢性酒精性肝病2例。18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中,HB-VM阳性18例,其中重叠HAV、HDV、HEV感染各1、2、3例;6例有嗜酒史(5~40年)。20例中16例为NIDDM,其中5例有家族史;4例为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变2例,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各1例)。1.2 诊断及疗效标准 慢性肝病、肝硬变诊断按1995(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按糖尿病的分类及治疗概况一文中的诊断标准。 林军 苏智军 陈素梅 郭如意 林万朝 柯邵鹏 张奕返关键词:慢性肝病 胰岛素治疗 合并糖尿病 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重度 慢性酒精性肝病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调查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为 2 5 4 0 %、感染例次率31 85 % ,医院感染多数发生在入院前 2周、占 71 4 3% ,感染部位分布 :腹腔 2 8例次 ,下呼吸道 16例次 ,上呼吸道10例次 ,胆道 10例次 ,其他 15例次 ;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侵袭性操作、AST、胆酶分离与医院感染有相关性 ;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侵袭性操作是危险因素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重型肝炎易发生医院感染 ,男性、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抗生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 苏智军 柯邵鹏 李跃平 郭如意 史美育 张奕返关键词:重型肝炎 医院感染 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119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996年 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119例治疗体会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苏智军张奕返史美育向骏郭如意我院于1985~1995年收治临床确诊的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19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试用强力宁、复方丹参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静滴,取得较好疗效,... 苏智军 张奕返 史美育 向骏 郭如意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药物疗法 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医院感染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前瞻性调查 1996年 4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医院感染病死率为 37 36 % (34/ 91) ,单因素分析表明血清胆红素、PT、补体C3、血清胆固醇、血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感染类型、并发症种类、侵袭性操作与预后有相关性 ,多因素分析表明低补体C3及低胆固醇预后严重不良。结论 医院感染是导致重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血清低补体C3及低胆固醇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苏智军 柯邵鹏 林永年 史美育 张奕返 李跃平关键词:重型肝炎 活动性肝硬化 医院感染 预后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传染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苏智军 郭如意 张奕返 史美育 柯邵鹏 向骏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7 2000年 目的 了解我院肝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6年 4月 1日~ 1998年 3月 31日新入院的 848例肝病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9.2 0 % ,其中重型肝炎的感染率最高 ,其次为肝硬化和重度慢性肝炎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呼吸道占 44 .33 % ,腹腔 15 .46 % ,肠道 12 .37% ,胆系8.2 5 % ,口腔部位 7.2 2 % ,其他 12 .37%。结论 肝病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严重并发症、侵袭性操作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医院感染的易发因素 ; 苏智军 张奕返 史美育 曾庆欣 陈马雷关键词:肝脏疾病 医院内感染 初免前婴儿麻疹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95年 麻疹在减毒活疫苗问世前流行较广泛,死亡率颇高。1965年我国普种麻疹减毒疫苗以来,麻疹的死亡率下降了95.0%。虽然麻疹免疫在儿童中的覆盖率已达85%以上,但近年来小婴儿麻疹病例却有所增多。为此,我们对1988年1月~1994年12月住院的出生至7月龄婴儿麻疹44例进行了分析报告。1 林军 苏智军 陈冬梅 张奕返关键词:婴儿 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