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薇
- 作品数:28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抗体芯片技术应用于慢性肾病研究的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抗体芯片作为蛋白质芯片的一种,具有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化的特点,可以用于检测某一特定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相关蛋白的表达丰度,目前主要用于信号转导、基础蛋白质组学研究、肿瘤及其他疾病相关分子的发现、诊断和治疗。在慢性肾病的进程中,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共同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用抗体芯片来鉴定肾组织中的异常表达蛋白,进而进行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张翠薇马跃荣
- 关键词:抗体芯片慢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 激光多普勒流量计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变化
- 2017年
- 目的:用激光多普勒流量计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的变化,探讨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健侧肾的代偿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仅将输尿管游离但不结扎离断,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第7、14和21天随机选取并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观察双肾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双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结果: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双侧肾各时间点肾单位结构正常,间质无增宽;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术后7 d出现早期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健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并随代偿时间延长逐渐增多。肾皮质微循环血流,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健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显著增加,梗阻侧肾皮质微循环灌注量先增加后进行性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改变、梗阻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性减少是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之一;而健侧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健侧肾的功能代偿。
- 张翠薇陈蓉刘勇阮思蓓马跃荣
- 关键词:肾皮质微循环输尿管梗阻
- XAV-939对三阴性乳腺癌抑制的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索XAV-939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检测XAV-939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检测Axin 1、Axin 2、β-catenin和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及VEGF-A的分泌水平。在体观察XAV-939对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瘤重变化情况,并检测肿瘤组织中Axin 1、Axin 2、β-catenin和p-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及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结果:XAV-939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型;同时XAV-939抑制了MDA-MB-231细胞分泌VEGF-A的能力。体内实验中,XAV-939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量下降,微血管密度下降;肿瘤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上升;增殖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体外体内实验均显示XAV-939处理组的Axin1、Axin2和p-β-catenin表达量明显上升而β-catenin显著下降。结论:XAV-939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在体内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组织的增殖。
- 曹译心董立华熊小明陆长青张翠薇王凡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WNT信号通路Β-CATENIN
- 乳腺浸润性癌中E2F1和P1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1和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并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乳腺浸润性癌、4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58例乳腺增生组织中E2F1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2F1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7%、12.2%和1.7%,前者与后二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乳腺浸润性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4.4%、57.1%和70.7%,前者与后二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E2F1和P16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F1和P16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显著负相关性(r=-0.297,P<0.05)。结论 E2F1、P16蛋白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E2F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16失表达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利于评估预后,同时可为乳腺癌新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张旭曹译心张翠薇伍洋
- 关键词:肿瘤侵润成纤维细胞E2F1癌基因蛋白质类P16蛋白
- 肾活检标本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的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对肾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肾活检标本制成并分为冰冻切片组和石蜡切片组,其中石蜡切片组用高压加热抗原修复后行免疫荧光染色,比较两组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结果:石蜡切片组出现较多的假阴性结果和非特异性染色,与冰冻切片组相比,抗体IgG、IgA、Clq、C3的荧光强度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活检标本石蜡切片用高压加热抗原修复后行免疫荧光染色可能影响肾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
- 张翠薇刘勇张旭马跃荣
- 关键词:肾活检冰冻切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固本化瘀通络合剂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损伤、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 基于“足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的关键性病理改变,自噬异常是足细胞损伤的病理学基础”的观点,本研究通过观察固本化瘀通络合剂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损伤、凋亡...
- 张翠薇
- 关键词:足细胞细胞自噬
- 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并进一步探究其导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组分析总结64例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运用多因素分析致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中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1.5%vs86.1%,11.5%vs47.2%,7.7%vs52.6%,P<0.01),A组尿蛋白、血红蛋白高于B组(P<0.05)而血肌酐、血压较B组明显偏低(P<0.01).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55,4.232,6.682;P值分别为0.041,0.043,0.003),而血红蛋白水平(OR=0.687,P=0.031)起保护作用.高血压、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和血红蛋白的降低,肾脏损害程度加重(P<0.05).结论:呈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可能血压升高、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以及镜下尿红细胞水平是衡量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 刘勇张翠薇侯静阮思蓓张元杨满
-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IGA肾病临床病理
-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UUO组(n=15)和1,25-(OH)2D3干预组(n=15),建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干预组于术后第1天起每天腹腔注射1,25-(OH)2D3,假手术组及UUO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处死大鼠,每次5只,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标记,观察肾损伤程度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取血测定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观察肾功能;处死前1天收集24 h尿液,检测尿中蛋白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和干预组各时间点HE、Masson染色和α-SMA表达变化明显,呈逐渐加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含量术后第3和第7天时表现为升高,术后第14天时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UO组相比,干预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变化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OH)2D3可抑制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改善肾功能。
- 荣智利张旭张翠薇高岑江燕马跃荣
- 关键词:1,25-二羟维生素D3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
-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动态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和IL-1ra处理(Tre)组,UUO组和Tre组制备UUO模型,SOR组术式同UUO组但不结扎输尿管。Tre组每天给予的10%IL-1ra溶液腹腔注射,而另两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无菌注射用水。各组分别在术后第1、3、7和14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血并取梗阻侧肾脏,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SM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的含量。结果: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UUO组与Tre组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均高于SOR组,肾功能具有先恶化后好转的趋势(P<0.05);与UUO组相比,Tre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减轻,肾功能好转趋势也较UUO组明显,其差异从第7天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ra可延缓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进程,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白细胞介素1的促纤维化作用有关。
- 江燕张旭张翠薇高岑荣智利马跃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
- 红花提取物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红花提取物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干预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红花低剂量干预组和红花高剂量干预组。参照文献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红花提取物进行干预,之后取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取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同时取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相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红花低剂量组和红花高剂量组大鼠的Scr、BUN、ET-1及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SOD显著下降(P<0.01),肾单位出现明显变性坏死。红花高剂量组大鼠的Scr、BUN和ET-1值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红花低剂量组(P<0.05);红花低剂量组和红花高剂量组大鼠的SOD值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MDA值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经红花提取物干预的两组大鼠肾单位变性坏死较轻。结论:红花提取物可以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改善肾功能。
- 曹译心张旭张翠薇何颖马跃荣
- 关键词:红花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