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洁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抽吸
  • 2篇硝普钠
  • 2篇护理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脉
  • 2篇抽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内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管
  • 1篇血栓负荷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机构

  • 6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6篇朱洁
  • 2篇马惠贤
  • 1篇吴红霞
  • 1篇韩玉霞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选择性冠脉内抗栓溶栓与血栓抽吸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应用对比
2015年
目的比较选择性冠脉内抗栓溶栓治疗与冠脉内血栓抽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比较2组患者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及支架置入成功率,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及更低的无复流,慢血流和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冠脉内抗栓治疗较血栓抽吸具有更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占伟朱洁于维雅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抗栓血栓抽吸无复流
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急诊PCI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单纯的血栓抽吸;B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C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比三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手术前后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史、血压、心率、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置入支架个数、支架长度和直径、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5.2±3.8)h。C组患者术后IRA血流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合并替罗非班与硝普钠经冠状动脉导管注射和单纯的进行血栓抽吸比较,心肌水平再灌注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增加出血和其他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曹占伟朱洁于维雅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硝普钠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5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通过对本组的护理观察表明,护理人员精心细致的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马惠贤古永华朱洁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发生脑水肿12例,肢体活动障碍者4例,语言障碍者3例,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穿刺部位及并发症观察,可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
马惠贤朱洁古永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5 d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曹占伟朱洁于维雅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多巴胺
视盘血管炎的临床观察
本文总结了20例视盘血管炎病例,男12例,女8例。单眼 17例,双眼3例。发病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其中 19~40岁共18例,约占78%。治疗前最低视力为0.1,最
韩玉霞朱洁吴红霞
关键词:发病时间大剂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