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软肝冲剂对四氯化碳性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软肝冲剂治疗组。给予空白对照组100%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四氯化碳的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2次/周,共10周;软肝冲剂3个治疗组第3周起给予软肝冲剂高、中、低7.5、5.0、3.5 g/(kg·d)剂量灌胃至第10周。在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Ⅳ-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使用Masson和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软肝冲剂组血清中的HA、LN、PCⅢ、Ⅳ-C、ALT和AST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软肝冲剂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的炎性浸润和脂肪空泡消失,Masson染色显示在汇管区无纤维素沉积。结论软肝冲剂可以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血清HA、LN、PCⅢ、Ⅳ-C、ALT和AST的水平,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背景:有研究报道牛磺酸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肝脏是牛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其重要的靶器官,因此牛磺酸与肝病的关系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100%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四氯化碳的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牛磺酸组给予含20%四氯化碳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并从第3周起给予牛磺酸500 mg/(kg·d)灌胃至第10周。结果与结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指数增加(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坏死并出现脂肪空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牛磺酸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脏组织中无炎性浸润、脂肪空泡和纤维组织沉积。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通过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中IL-6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100%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CCl4的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牛磺酸组给予含20%CCl4的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并从第3周起给予牛磺酸500 mg/Kg/d灌胃至第10周。在第10周通过摘除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Ⅳ-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IL-6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观察小鼠肝脏的HE染色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AST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SOD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指数增加(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坏死并出现脂肪空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牛磺酸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中HA、LN、PCⅢ、Ⅳ-C、ALT、AST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SOD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脏组织中无炎性浸润、脂肪空泡和无纤维组织沉积。结论:牛磺酸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IL-6的含量,减轻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