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
-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系统性血管炎相关眶炎性假瘤的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评价系统性血管炎相关眶炎性假瘤免疫活性的价值.方法 对25例眶炎性假瘤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51.2±14.2)岁]行SRS,计算各受累眼眶的放射性摄取比值(UR).(1)根据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各眼眶UR差异;比较12例复查患者治疗前后各眼眶UR差异.(2)以BVAS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得出判断疾病活动的UR最佳阈值,计算诊断效能和Youden指数,并对SRS与BVAS的一致性进行检验.(3)参考UR阈值将患者分为2组,以Fisher确切概率法观察组间预后差异.(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活动期患者SSTR2与SSTR5的表达情况.结果 (1)SRS显示活动期眼眶UR显著高于非活动期(2.09±0.44与1.32±0.46,t=5.94,P<0.01);经激素治疗后活动期眼眶UR降低(t=4.07,P<0.01),而非活动期眼眶治疗前后U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5).(2)以BVAS为标准,UR最佳界值为1.66.以UR≥1.66判断疾病处于活动期,通过ROC曲线所得灵敏度为87.5%,特异性为95.7%,阳性预测值95.2%,阴性预测值88.0%,准确性91.3%,Youden指数83.2%,与BVAS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40).(3)单或双眶UR≥ 1.66的患者激素治疗疗效优于双眶UR< 1.66者(P<0.05).(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示活动期患者高表达SSTR2、SSTR5.结论 SRS在系统性血管炎相关眶炎性假瘤的免疫活性评价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罗莎崔莉刘黎洁李金凤李眉
- 关键词:系统性血管炎放射性核素显像
- 医疗辐射知多少
- 2011年
- 一百多年来,辐射的医学应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X线摄影、肿瘤放疗、核医学检查等放射诊疗技术已成为当今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放射线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 常青林罗莎
- 关键词:核医学检查生命安全X线摄影肿瘤放疗临床疾病诊疗技术
- 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整合素α_vβ_3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整合素α_vβ_3为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类跨膜粘附分子,其在多种肿瘤细胞及新生内皮血管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成熟血管内皮、上皮细胞及正常细胞中表达较低或无表达。基于这些特征,整合素α_vβ_3近年来成为分子影像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整合素α_vβ_3在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尚不可知,本课题拟研究整合素α_vβ_3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情况,为以整合素α_vβ_3为基础的分子显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培养人源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整合素α_vβ_3在OCM-1中表达水平,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整合素α_vβ_3表达分布。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在OCM-1细胞株中存在整合素α_vβ_3表达,其表达水平介于已知高表达整合素α_vβ_3的头颈鳞癌细胞株HEP-2和较低表达整合素α_vβ_3的头颈鳞癌细胞株CNE-1之间,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也存在整合素α_vβ_3表达。结论: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具有整合素α_vβ_3表达,可以为后期研究基于整合素α_vβ_3的分子显像技术提供依据。
- 闫冰任凌罗莎李眉戴皓洁
-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整合素ΑVΒ3
- 针孔准直器在甲状旁腺显像诊断中的增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针孔准直器平面显像在甲状旁腺显像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临床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HPT)且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 Tc-sestamibi,99m 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针孔准直器、平行孔准直器)联合延迟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别计算平行孔平面显像(A组)、SPECT/CT(B组)、平行孔+SPECT/CT(C组)、针孔平面显像(D组)、针孔+平行孔+SPECT/CT(E组)5组检查方法检出甲状旁腺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的诊断效能。结果55例HPT患者术后病理共发现甲状旁腺病灶79个,其中40例为单发病灶,15例为多发病灶。79个甲状旁腺病灶包含腺瘤29个、腺瘤样增生15个、增生35个;其中2个为异位病灶(1个胸骨后腺瘤,1个胸骨后增生)。有11例患者合并甲状腺病灶11个,伴甲状腺乳头状癌4个,甲状腺腺瘤2个,甲状腺腺瘤样增生1个,结节性甲状腺肿4个。C组共发现阳性病灶53个,加用针孔平面显像后额外发现阳性病灶14个。E组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χ2=64.168,P<0.001;χ2=45.182,P<0.001)、B组(χ2=50.452,P<0.001;χ2=36.847,P<0.001)和C组(χ2=43.636,P<0.001;χ2=20.502,P<0.001);E组与D组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的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针孔准直器平面显像能提高甲状旁腺显像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率。
- 李萌李眉罗莎王爽张娟罗诗雨鲜军舫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静息态及负荷态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正常的患者资料(男性47例,女性53例)。将原始图像重建后,采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短轴显示左室心肌显示较完整的一帧图像,在左室心肌前壁勾画ROI,每个ROI的大小为10 pixels,将ROI的平均计数设定为每次检查的心肌计数。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心率、显像时间与心肌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性别、负荷方式与心肌计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体重分组与心肌计数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性别、体重、显像时间和心肌计数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所有200例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性别之间的心肌计数(P=0.007),负荷方式之间的心肌计数(P=0.190)无统计学差异;对于相关性分析,心肌计数与体重呈中度负相关(r=-0.541,P=0.000)、与身高(r=-0.204,P=0.002)及显像时间(r=-0.168,P=0.009)均呈低度负相关,与心率(P=0.176)、年龄(P=0.502)不相关。结论影响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计数的重要因素为性别、体重、显像时间。可通过改进注射药量,规范显像时间,提高显像质量。
- 刘黎洁李眉罗莎李金凤
- 关键词: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计数图像质量SPECTMIBI
- ^(99)Tc^m标记的新型糖基化生长抑素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以天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MS)、葡聚糖-10(Dextran10,Dx10)及双功能螯合剂硫代乙酰基-巯基乙酰-二甘氨酰-赖氨酸(MAG2Lys)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生长抑素配体化合物SMS-Dx10-MAG2Lys,并对其进行了99Tcm标记;以125I-奥曲肽(125I-Tyr3-Octreotide)为放射配基,进行受体竞争结合实验,测定SMS-Dx10-MAG2Lys的IC50值;并用99Tcm-MAG2Lys-Dx10-SMS进行正常SD大鼠体内分布、血浆清除以及肿瘤模型动物显像实验。结果表明:配体化合物SMS-Dx10-MAG2Lys保持了对生长抑素2型受体高亲和力,其IC50与SMS相近;99Tcm-MAG2Lys-Dx10-SMS在正常大鼠体内血浆半减期为2.4h,主要浓聚于肝、脾脏并经肾排泄,与葡聚糖的代谢途径基本一致;荷胰腺癌裸鼠显像表明,注射后4h,肿瘤组织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以上结果表明,99Tcm-MAG2Lys-Dx10-SMS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剂。
- 何川翟士桢杜进戴皓洁罗莎
- 关键词:^99TC^M葡聚糖生长抑素
- 肺栓塞动物模型(猪)V/Q SPECT显像与平面显像的对比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应用201Tl标记栓子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猪),比较肺V/QSPECT显像和平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探讨肺通气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及V/Q显像在亚肺段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6头试验用小型猪,栓塞前应用不同技术参数行99Tcm窗肺灌注平面及断层显像,每头猪分别置入0~3个栓子,栓塞后行99Tcm窗及201Tl窗双窗肺通气平面、断层显像及99Tcm窗肺灌注平面、断层显像。最后行X线平片或CT显像并进行肺脏解剖确定栓子位置。结果共可见栓子28个,其中17个位于左肺,11个位于右肺。平面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75%和75%,而断层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75%和96.9%。结论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平面显像高,而特异性两者相同。同时行V/Q显像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V/QSPECT断层显像可提高亚肺段性PE的诊断率。选用低能通用准直器、平面显像矩阵128×128、断层影像Zoom1.46可较好的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任凌戴皓洁李眉罗莎李全陈惠东
- 关键词:SPECT显像肺栓塞
- 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颅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为评价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鉴别颅骨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伴颅骨病变的骨外原发肿瘤患者81例(11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全身平面骨显像,其中25例(40个病灶)行颅骨SPECT显像,43例(66个病灶)行头部异机CT或MR I显像,12例(19个病灶)行颅骨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所有图像均由至少两名医师判读,判读结果与最后诊断符合者,为"符合"。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在鉴别颅骨病变中的符合率。各种方法在良/恶性病灶诊断符合率及总符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的总符合率优于其他方法。在判定良性病灶时,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与其他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符合率优于其他方法;在判定恶性病灶时,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与全身骨显像、骨SPECT显像存在显著性差异,符合率优于二者。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骨显像在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罗莎戴皓洁李眉任凌杨本涛
- 关键词:SPECT融合显像颅骨骨转移
- 眼眶SEPCT/CT所获最大标准摄取值用于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度及预测疗效
- 2025年
- 目的观察眼眶SEPCT/CT所获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用于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度及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6例临床首诊TAO患者,其中71例临床活动度评分(CAS)≥3分(活动期组)、25例CAS=2分(非活动期组)。行眼眶SEPCT/CT检查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3个月,于治疗结束后1周内再行CAS并复查眼眶显像,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眼外肌治疗前(pre)SUV_(max)(pre-SUV_(max))及显像剂摄取率(UR)(pre-UR),有效组与无效组间pre-CAS、治疗后(post)CAS(post-CAS)及眼外肌pre-SUV_(max)、post-SUV_(max)、pre-UR、post-UR,以及治疗前后CAS、SUV_(max)及UR差值(△CAS、△UR、△SUV_(max));分析SUV_(max)、UR与CAS的相关性。将pre-CAS、pre-SUV_(max)及pre-UR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AO治疗有效的预测因素。结果活动组眼外肌pre-SUV_(max)、pre-UR均高于非活动组(P均<0.05)。治疗后有效组70例、无效组26例;有效组pre-CAS、pre-CAS≥3分者占比、pre-SUV_(max)、pre-UR、△CAS、△SUV_(max)及△UR均高于无效组(P均<0.05)。TAO患者眼外肌pre-SUV_(max)及pre-UR均与pre-CAS呈正相关(r_(s)=0.419、0.395,P均<0.001),post-SUV_(max)、post-UR均与post-CAS呈正相关(r_(s)=0.322、0.221,P=0.001、0.030),△SUV_(max)、△UR均与△CAS呈正相关(r_(s)=0.368、0.206,P<0.001、P=0.044)。pre-CAS≥3分(OR=2.95)和pre-SUV_(max)(OR=4.22)均为TAO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以眼眶SEPCT/CT所获SUV_(max)能定量评估TAO活动度及预测疗效。
- 周奕含罗莎王爽张娟罗诗雨李萌鲜军舫李眉
- 关键词:格雷夫斯眼病治疗转归
- ^(99m )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眼眶SPECT/CT在甲状 腺相关性眼病分型及活动度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根据99m 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分析进行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分型,并通过计算其显像剂摄取比值(uptake rate,UR)评价在TAO活动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5例TAO患者,根据99m TC-DTPA眼眶SPECT/CT图像分析结果将TAO患者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以球后病变为主,Ⅱ型以眶周病变为主,进行临床指标比较,并分析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s,CAS)的相关性。结果Ⅰ型TAO球后部位显像剂摄取比值(uptake rate of retrobulbar region,URR)明显高于Ⅱ型TAO患者,而Ⅱ型TAO眶周部位显像剂摄取比值(uptake rate of periorbital region,URP)明显高于Ⅰ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型和Ⅱ型TAO在性别(P=0.001)、年龄(P<0.001)、CAS评分(P<0.001)、复视评分(P<0.001)、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P=0.004)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型TAO患者中,UR值与CAS呈正相关(r=0.407,P<0.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Ⅱ型TAO中当UR≥1.596判断疾病处于活动期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64.3%,临床应用价值有限。TRAb与CAS呈正相关(r=0.215,P=0.007),但相关性较弱。结论99m TC-DTPA眼眶SPECT/CT可以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但用于活动度评价效果不理想。
- 杨祎林罗莎史婷婷信中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