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金
- 作品数:122 被引量:4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乙酰苯酰过氧化物分解过程中的CIDNP研究
- 1992年
- 本文利用CIDNP实验技术研究了乙酰苯酰过氧化物的热解机制。热解产物之一对于母体基团对而言是选出产物,经由随机遭遇的二次基困对生成。
- 刘卫孙贤育蒋丽金
- 关键词:CIDNP极化
- 再论科学道德问题
- 2003年
- 1991年 10月 2 5日《中国科学报》(现名《科学时报》)发表的邹承鲁等 14位学部委员 (院士 )撰写的“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一文 ,阐述的科学道德问题是科技界和学术界永远值得提倡的。此文对于当前优化科研环境、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继承和发扬先进文化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征得《科学时报》社同意全文转载 ,推荐给广大读者。
- 邹承鲁沈善炯吴旻李林彭桓武师昌绪梁栋材王世真蒋丽金卢嘉锡周明镇钮经义吴征镒冯端
- 关键词:科学道德道德规范版权法国际知识产权
- 竹红菌甲素、乙素及其衍生物的自敏光氧化被引量:3
- 1989年
-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HA)是一种新发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剂,但用λ<510hm的光照射可被自敏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简称HAO_2)。陈维新等推断HAO_2的结构是(5)。文献[5]得出HAO_2的结构是(7),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HAO_2的结构是(9)。为了研究侧链结构对这类苝醌色素自敏光氧化的影响,我们还研究了竹红菌乙素(简称乙素,HB)和(1)的自敏光氧化。
- 赵开弘蒋丽金
- 关键词:竹红菌素衍生物
- 竹红菌乙素溴代物的光动力作用被引量:11
- 1993年
- 通过结构修饰来筛选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且波长红移(配合激光治疗)的竹红菌素衍生物是竹红菌素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完成了竹红菌乙素(简称HB)的溴化,并研究了产物类型Ⅰ和类型Ⅱ光动力作用特点。
- 姜颖安静仪蒋丽金
- 关键词:竹红菌乙素溴化光动力作用
- 光动力复合藻胆蛋白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被引量:3
- 1995年
- 通过杂双官能团偶联试剂,3-(2-吡啶联疏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我们合成了R-藻红蛋白(R-PE)与变藻蓝蛋白(APC)的共轭复合物。这种光动力复合藻胆蛋白具有一些特别的光物理性质,如很大的stokes位移(约170um,490nm激发,665nm发出荧光)、高效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等。复合物中R—PE与APC的摩尔比为14,且R—PE和APC在复合物中保持了它们各自的光谱性质。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我们观察到了这种复合藻胆蛋白的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计算表明从R—PE到APC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为65%。二硫苏糖醇(DTT)对复合物中联结R—PE与APC间的脂族二硫桥键的还原导致分子内能量传递的阻断这一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能量传递现象。根据Forster能量转移机理,计算得出给体与受体发色团间距离为72A,这一距离与两种蛋白的大小是基本相符的。
- 何靳安蒋丽金
- 关键词:藻类藻胆蛋白蛋白复合物
- 竹红菌甲素的光化学(Ⅷ)——甲素与半胱氨酸的光结合及敏化氧化半胱氨酸的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由箭竹中提取的,它在我国云南省蕴藏量丰富。甲素配合可见光照射已被有效地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疾患。最近已报道了甲素可以选择性地停留在肿瘤细胞中,用光动力杀伤人癌细胞和动物实体肿瘤细胞并抑制肝癌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的生长。
- 安静仪蒋丽金
-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光化学甲素半胱氨酸
- 竹红菌素糖苷及其制法
- 本发明属于具有光动力活性的光敏剂领域,尤其是涉及竹红菌素糖苷及其制法。将竹红菌素和巯基乙醇,按摩尔比1∶10~1∶100混合,然后再与极性有机溶剂-缓冲溶液混合;再用酸中和至中性,用氯仿萃取,取氯仿层,得到竹红菌素巯基乙...
- 蒋丽金何玉英
- 基础研究如何支持
- 1997年
- 蒋丽金
- 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
- 水溶性竹红菌素及电子转移中间体的光谱研究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详细研究了水溶性竹红菌素衍生物14-脱羟基-15-脱乙酰基-竹红菌甲素-13-磺酸钠(13-SO_3Na-DDHA)及光还原产物的吸收光谱和影响因素。通过吸收光谱随pH值的变化观察到13-SO_3Na-DDHA及两电子还原产物酚羟基的分步解离,并通过实验值与理论公式相拟合分别求出了解离的pK_a。此外,还比较了13-SO_3Na-DDHA在buffer溶液和在DMF-buffer溶液中的光还原特点。测定了13-SO_3Na-DDHA半醌负离子自由基质子化和歧化的动力学性质。
- 胡义镇安静仪蒋丽金
- 关键词:竹红菌素电子转移吸收光谱
- 竹红菌甲素与胺之间的电子转移作用被引量:2
- 1989年
-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应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新型光疗药物。它的主要光敏有效成份是一种苝醌类衍生物,称为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以下简称甲素(HA))。
- 马俊宁蒋丽金安静仪张曼华
- 关键词:竹红菌甲素电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