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磊
- 作品数:123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大载荷且刚度阻尼可调的隔振器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载荷且刚度阻尼可调的隔振器,包括隔振板、承重台、磁流变阻尼器、膜片弹簧以及支撑底座;所述承重台包括承重板、套筒、上膜片弹簧座和下膜片弹簧座;所述隔振板设置于承重板的上表面;所述膜片弹簧包括上膜片弹簧和下...
- 廖昌荣李佩寿梦杰谢磊
- 文献传递
- 一种面向感性负载的高速电源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感性负载的高速电源系统,主要包括三种电路拓扑不同的高速电源系统。本发明通过在升流或稳流阶段不同大小的电流的输出对各阶段若干电容器进行组合,并对其开关次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所设定电流幅值范围内的电流波形控...
- 谢磊王聿浩杨志鹏廖昌荣秦怡鑫
- 文献传递
- 基于磁致伸缩材料的孔径可控微纳米流体筛选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材料的孔径可控的微纳米流体筛选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磁致伸缩材料制作分选筛;s2:对所述分选筛施加设定方向设定强度的磁场,使磁致伸缩材料发生伸缩以调节所述分选筛的筛孔的...
- 谢磊廖昌荣寿梦杰陈仙李佩王林飞
- 文献传递
- 底置双通道双筒抗沉降磁流变阻尼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置双通道双筒抗沉降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外筒、内筒、导向密封组件、磁路组件以及活塞组件。本发明能够对内、外阻尼通道实现分别控制,提供压缩与复原行程独立的阻尼特性,也可以通过对双励磁线圈同时控制实现更大的阻尼...
- 张红辉 陶泽军杨涛廖昌荣谢磊
- 文献传递
- “艺工融合”理念下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设计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遵循“艺工融合”理念下的跨学科实践教学与设计创新思路,以磁流体科研成果为技术基础,进行科普产品磁流体演示仪创新设计实践,探索并验证“产学研创”一体化的跨学科创新设计方法。方法分析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探索其设计创新路径。以需求与用户体验为导向构建创新设计方法,开展产品功能创新与交互设计。通过控制磁流体的磁致相变效应,完成对音乐旋律映射、语音交互映射和表情交互映射的互动演示设计,开发实现交互的实时模拟技术,形成全新的科普产品交互展示模式。结论挖掘了交互式磁流体科普产品创新设计要素与方法,有效验证了“艺工融合”理念下设计创新实践思路,实现理论学习、前沿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综合性大学跨学科教学模式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也为未来类似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 夏进军杨婧范正妍谢磊李赟李赟
- 关键词:磁流体交互模式
- 表面法向荷载和温度双参数检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法向荷载和温度双参数检测系统,包括敏感单元、检测电路单元和处理电路单元;敏感单元包括具有压敏和温敏性质的柔性MRE传感层、设于柔性MRE传感层上表面的上电极层和设于柔性MRE传感层下表面的下电极层;检...
- 廖昌荣樊玉勤谢磊廖干良文慧张红辉
- 文献传递
- 基于旋转电枢发电效应的自供电螺旋槽磁流变阻尼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电枢发电效应的自供电螺旋槽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工作缸筒、发电组件和磁流变液,磁流变液设置于所述工作缸筒内,发电组件包括发电定子和发电转子,发电定子以可被驱动的沿工作缸筒的轴向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工作缸筒...
- 李嘉豪廖昌荣寿梦杰张红辉谢磊
- 一种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半球形凸起层(1)、浮动电极(2)、绝缘层(3)、有机弹性体(4)、预结构化导电弹性体(5)、驱动电极(6)、感应电极(7)、柔性PCB板(8)和基底(9);本发明分别从材料磁场极化...
- 谢磊杨俊欧雷胡宁徐龙邬超刘玉菲王鹏陈仙廖昌荣
- 文献传递
- 磁流变液悬浮稳定性能测试方法及其测试仪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变液悬浮稳定性能测试方法及其测试仪,利用电容传感器测定磁流变液的沉降速率,磁流变液悬浮稳定性能测试仪包括盛装磁流变液的装置和用于测定磁流变液沉降速率的电容传感器。根据电容传感器通过沉降分层线时因铁磁颗...
- 廖昌荣邵向阳谢磊董倬煜张红辉寿梦杰
- 文献传递
- 冲击载荷下磁流变缓冲器的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4
- 2019年
- 传统力学模型很难准确预测冲击载荷下磁流变缓冲器的动力学行为,关键原因之一是未考虑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或仅考虑其一。针对此问题,从理论与试验上研究分别考虑惯性效应、局部损耗,以及两者同时作用下的环形通道磁流变缓冲器动力学行为。基于Herschel-Bulkley (HB)本构模型,考虑惯性效应,利用平均惯性效应法,推导出环形通道内磁流变液的平均加速度与活塞杆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包含惯性效应的HB-Inertia (HBI)模型;考虑局部损耗,利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包含局部损耗的HB-Minor Losses (HBM)模型;综合考虑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的影响,提出同时包含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的HB-Inertia-Minor Losses(HBIM)模型。设计并制作一对参数相同的磁流变缓冲器,搭建落锤式冲击试验平台,将该对磁流变缓冲器并联,测试不同冲击速度和电流下的动力学行为。试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磁流变缓冲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最大缓冲力高达75 kN。将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发现HBI和HBM模型与试验结果有一定差异,而HBIM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惯性效应和局部损耗对缓冲器的力学特性都有影响,其中局部损耗的影响更大。
- 寿梦杰廖昌荣叶宇浩张红辉付本元谢磊
- 关键词:冲击载荷动力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