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仁
- 作品数:34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顾客满意与营销4P的层次分析被引量:9
- 2003年
- 为了确定顾客消费行为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联度,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决策工具,定量分析消费者各选择指标因素与顾客满意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程度;其次进行排序;最后得出结论:质量、价格水平、服务、品牌、价格构成是影响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
- 谢立仁张明亲
- 关键词:顾客满意顾客消费行为营销组合分销
- 银行支付通产品动态扩散过程的实证研究
- 本文应用具有网络效应的Bass产品扩散模型,通过对某商业银行产品支付通的实证研究,来分析具有网络效应的金融产品的动态扩散过程。再从市场营销角度,结合扩散过程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 谢立仁孟莹孟娟
- 关键词:网络效应营销策略
- 文献传递
- 第4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观
-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观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 & Hamel)在 1990年提出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战略管理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不仅为战略管理的理...
- 谢立仁张明亲
-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观核心竟争力
- 文献传递
- 基于免费商品赠送的网络效应产品扩散模型研究
- 2011年
- 网络效应是市场营销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营销策略对网络效应产品扩散影响的分析,发现大部分都是加入价格这一营销变量进行研究的。论文以Bass产品扩散修正模型为基础,引入免费商品赠送变量,构建了其对网络效应产品市场扩散影响的数学模型。
- 李凡谢立仁
- 关键词:网络效应产品扩散模型
- 基于营销过程的网络营销道德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文中以网络营销道德失范问题对消费者、商家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了网络营销过程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网络营销的各阶段中可能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构建一套完整的网络营销道德评价体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网络营销道德失范的关键要素,提出加强网络营销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网站信息真实性是形成网络营销道德失范行为的关键要素;物流服务真实性、售后评价真实性是形成网络营销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网络营销道德建设需要从树立正确积极的诚信营销观念,可靠的信息系统和电子平台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等方面进行.
- 张冬敏谢立仁孙毓
- 关键词:网络营销营销过程营销道德失范行为
- 井喷式网购激发机理及演化历程分析
- 2016年
- 对近几年双11活动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出井喷式网购的特征,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井喷式网购的井喷模型和S-O-R模型,研究发现:两种模型都能很好地解释井喷式网购现象。在井喷模型中电商通过网页设计和促销活动营造出的网络购物氛围是造成井喷式网购现象的重要推力,在S-O-R模型中不同时间段的营销活动对网购人群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这些情感体验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所在。对井喷式网购的激发机理以及演变过程的研究为电商有效进行促销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 谢立仁王晓艺张冬敏
- 关键词:跨国并购绩效
- 基于产业集群的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演化轨迹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归纳比较产业集群集中度测定的几种方法的基础上,选用区位商法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集中度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中度较高,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陕西省应大力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带动其他行业持续发展。
- 张明亲刘冬颖谢立仁
- 关键词:企业管理区位商法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
- 论用户垄断及其防范被引量:1
- 2003年
- 在现有市场垄断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卖方市场的垄断及其市场行为的影响,而对于买方垄断及其市场行为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本文主要研究买方垄断(用户垄断)的存在、成因以及防范的措施。
- 谢立仁
-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政垄断
- 突发性抢购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文中在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建立了突发性抢购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得出影响突发性抢购的因素有:事件危害程度、恐慌情绪、信息扩散程度、参照群体影响和商家反应压力.而媒体公信力、政府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冲动消费程度和商品稀缺性对突发性抢购的抢购意向和抢购行为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 谢立仁陈俊美张明亲
- 员工心理契约契合度及其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作为维系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心理纽带,员工心理契约的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吻合程度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与行为。以往文献中对员工心理契约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吻合程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引入心理契约契合度概念,对员工心理契约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吻合程度进行测量,提出了构建心理契约契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及测量方法,最后结合某军工研究所某研发团队的实际情况,对成员心理契约契合度进行了评价。该研究为组织衡量员工心理契约主观期望与实际感知一致性的度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增强了心理契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性。
- 张明亲付睿谢立仁
- 关键词:心理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