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红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流感
  • 5篇流感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流感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食品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麻疹
  • 2篇进化分析
  • 2篇基因
  • 2篇甲型
  • 2篇核酸
  • 2篇核酸检测
  • 2篇B型流感
  • 2篇B型流感病毒
  • 2篇HA1基因

机构

  • 15篇宜春市疾病预...
  • 5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新余市疾病预...

作者

  • 15篇陈玉红
  • 6篇吴绍武
  • 5篇黄秋艳
  • 4篇熊英
  • 3篇张众
  • 3篇谢海珍
  • 3篇杨莹
  • 3篇张红波
  • 2篇李健雄
  • 2篇陆红云
  • 2篇刘雪莲
  • 2篇罗维
  • 1篇龚甜
  • 1篇钟玲
  • 1篇宋利军
  • 1篇李美蓉
  • 1篇李建雄
  • 1篇罗维

传媒

  • 8篇实验与检验医...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宜春市2011年至2012年乙型流感病毒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宜春市2011~2012年B型流感病毒耐药基因位点,掌握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宜春市流感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选择分离到的16株B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NA基因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用DNAStar5.0,Mage3.1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翻译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 16株B型流感病毒NA区域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1140bp,编码380个氨基酸,所有毒株的NA蛋白催化活性位点和辅助位点均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结论16株毒株均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敏感,我们应该继续对流行株耐药情况进行检测。
张红波莫尚鹏陈玉红罗维熊英李建雄徐烨
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耐药性NA基因
宜春市2010年至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宜春市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宜春市2010年至2011年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了手足口病的地区分布、发病时间、职业分布、人群分布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宜春市2010年至2011网络直报手足口病917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数据显示手足口病多发于每年的4—6月份。5岁以下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5.31%.尤其4岁以下儿童为高风险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9.64%。结论宜春市2010年至2011年手足1:3病发病年龄段主要是0-5岁,4岁以下儿童为高风险年龄组:病毒类型以EV71和CoxAl6为主:散居儿童应重点防控。
陈玉红黄秋艳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宜春市2013年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宜春市2013年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探讨研究本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及趋势。方法对宜春市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定期采集咽拭子,采用Real-time RT-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采用MDCK细胞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HI方法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1.06%,其中2-5月以新甲H1N1为主,共检出43份阳性,6-12月以H3N2为主,共107份阳性;以7,8月核酸阳性率最高。全年分离到流感毒株73份,其中新甲H1N1 41份,季H3N2 25份,Bv 4份,By 3份。女性阳性率略高于男性,无年龄分布差异。结论本市2013年春季以新型甲型H1N1为优势株,夏秋冬季以H3N2亚型为主。新型甲型H1N1分离率高于H3N2。应继续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陈玉红魏雄杰黄秋艳
关键词: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
宜春市2015—2017年食品中金属污染物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宜春市2015—2017年食品中铝、铅、镉、汞等金属的污染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制订相应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食品中元素全分析的标准操作程序》,对9种食品进行铝、铅、镉、汞等金属检测。结果采集各类食品共303份,其中检测铝含量样品236份,超标15份,超标率6.36%;检测铅含量样品269份,超标3份,超标率1.12%;检测镉含量269份,超标15份,超标率5.58%;检测汞含量样品269份,没有超标样品。结论宜春市食品金属含量合格率较高,但个别食品仍然有不同程度的金属污染,尤其是油条中铝污染较为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吴绍武张众罗维陈玉红杨莹魏雄杰
关键词:食品金属污染物
2013年宜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HA基因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和常规监测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随机选择11株2013年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RNA,One-step RT-PCR扩增HA基因并双向测序。以世界卫生组织疫苗推荐株A/California/07/2009(H1N1)(Gen Bank:CY121680)和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的HA基因为参考序列,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HA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分子进化树,进行HA变异分析。结果 2013年宜春市11株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进一步参考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到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HA没有发生较大变异;其HA基因序列二硫键、糖基化位点未发生变异;尽管有7株毒株同时在抗原决定簇区A区和受体结合位点130环或其附近发生单个位点氨基酸替换变异,但未形成流行病学变异新种。结论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仍对人群有保护作用,而抗原决定簇和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提示仍需要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再次流行。
陈玉红李美蓉陆红云张红波吴绍武刘雪莲谢海珍钟玲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分子进化
宜春市2010~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宜春市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宜春市2010~2011年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的发病时间、地区分布、人...
陈玉红黄秋艳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的6种有害元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蔬菜中铅、镉、总砷、铬、镍和总汞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利用ICP-MS法检测。结果 6种元素在1.0μg/L^100.0μg/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 1。LOD为0.3μg/kg^13.0μg/kg,LOQ为0.9μg/kg^39.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8%~99.3%,RSD为2.6%~10.1%。50份蔬菜样品中,6种元素均检出。根据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江西省萍乡、宜春、吉安和新余4地市的50份蔬菜样品进行检测,检出4份铅超标;2份总汞超标;2份铬超标;1份镉超标。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蔬菜中这6种有害元素的检测要求。
宋利军陈玉红吴绍武李腾根廖秀海周银古
关键词:微波消解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蔬菜
宜春市2015年麻疹病毒野病毒感染病例的快速鉴别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引进并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T-PCR-RFLP方法)快速鉴别2015年宜春市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与疫苗株病毒引起的相关麻疹病例。方法运用realtime RT-PCR对宜春市400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引进RT-PCR-RFLP方法对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是否含有AflⅡ酶切位点(疫苗株病毒有,野病毒没有)鉴别疫苗相关麻疹病例。结果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为9例,阳性率为2.25%;9例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RT-PCR-RFLP方法检测的结果为均未能被AflⅡ酶切开,为麻疹野病毒感染。结论成功引进和建立宜春市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与疫苗株病毒引起的相关麻疹病例的RT-PCR-RFLP快速鉴别方法,并鉴别了2015年宜春市9例麻疹病例均由麻疹病毒野病毒感染引起。
张红波莫尚鹏陈玉红罗维熊英龚甜徐烨
关键词:麻疹野病毒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宜春市2011年-2013年乙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宜春市2011年-2013年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核酸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10、Bio Edit(Version510)、Mega3.1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Victoria系11株,Yamagata系7株进行HA1基因测序,与当年WHO对北半球推荐的疫苗株进行比对,2011年、2012年、2013年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4%-99.6%、99.4%-99.6%;氨基酸替换数分别为3个、3个、4.5个,其中2012年1处、2013年2处变异位于抗原决定簇;种系进化树上,分成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两大分支,各年份同系分离株与疫苗推荐株均在同一分枝上,亲缘性较近;HA1基因序列二硫键未发生变异;糖基化位点仅2013年两毒株分别在533-535、546-548发生了变异。结论 2011年-2013年宜春市B型流感HA1基因虽然有氨基酸替换,但还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转变,且与疫苗代表株同源性极高,均达到99.1%以上,因此疫苗仍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魏雄杰陈玉红吴绍武熊英李健雄
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分离株基因
2013年-2015年宜春市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宜春市2013年-2015年麻疹监测结果,探寻麻疹流行特点和变化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收集宜春市各医疗机构于2013年-2015间所有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和病原学样本(咽拭子),血清样本采用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M抗体,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PCR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699例,血清阳性标本17例,咽拭子标本651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1例。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4-9月;年龄主要分布在小年龄<8月龄、3龄组及40岁以上年龄组。结论有必要对疑似的所有发热、出疹病例开展麻疹核酸PCR及血清Ig M同步检测。全面提高目标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消除的目的。
谢海珍陈玉红黄秋艳
关键词:麻疹IGM核酸检测病原学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