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秀艳

作品数:38 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1篇盆地
  • 14篇塔里木盆地
  • 8篇东河砂岩
  • 8篇油气
  • 8篇砂岩
  • 7篇层序
  • 5篇地层
  • 4篇石炭
  • 4篇石炭系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3篇地质
  • 3篇油气勘探
  • 3篇沙三中亚段
  • 3篇碳酸盐胶结物
  • 3篇中生代
  • 3篇晚中生代
  • 3篇勘探
  • 3篇胶结
  • 3篇胶结物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吉林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地质图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38篇陈秀艳
  • 12篇贾进华
  • 10篇马德波
  • 9篇刘招君
  • 7篇周波
  • 5篇何玉平
  • 5篇王伟涛
  • 5篇张立平
  • 5篇陶小晚
  • 4篇陈永成
  • 4篇姜在兴
  • 4篇和钟铧
  • 3篇杜德道
  • 3篇徐兆辉
  • 3篇陶士振
  • 3篇罗平
  • 3篇高建荣
  • 3篇李洪辉
  • 3篇徐杰
  • 3篇陈燕燕

传媒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世界地质
  • 4篇沉积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四届全国沉...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及周缘断裂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麦盖提斜坡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和翘倾活动,形成多期断裂活动和复杂的构造变形.这些断裂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文在大量地震解释基础上,对断裂的期次、性质进行系统厘定;然后,分析其构造样式,落实其平面展布;进而,结合前人对主力烃源岩和成藏期次的研究结果和钻探资料,将断裂划分为沟通油气源断裂、岩溶期断裂、主成藏期断裂、成藏调整期断裂等4大断裂体系;最后,刻画4大断裂体系分布与作用范围.这些断裂构造分析成果,为麦盖提斜坡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奠定基础.
李洪辉董洪奎杜德道张立平王祥陈秀艳李曰俊
关键词:油气运聚成藏麦盖提斜坡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东河砂岩段成岩作用及对孔渗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东河砂岩段深埋优质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成因及对孔渗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河砂岩处于中成岩A_2—B期,碳酸盐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是重要的成岩事件。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低的地温梯度和短期的深埋藏能够增强储层抗压实能力,保留更多原生孔隙;而晚期碳酸盐胶结能够填充有机酸溶解颗粒产生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同时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再溶蚀又能够形成次生孔隙。在纵向上及平面上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为负相关关系,据此可对储层物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陈秀艳贾进华崔文娟张立平周波申银民陈延贵
关键词:东河砂岩成岩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碳酸盐胶结物
米兰科维奇旋回定量恢复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为例
2023年
剥蚀量定量恢复对盆地构造研究意义重大.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一间房-鹰山组为例,通过钍钾比(Th/K)曲线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定量恢复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取得3项认识:(1)一间房-鹰山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清晰,较长偏心率周期(413 ka、125 ka)不发育,短偏心率周期(95 ka)、斜度周期、岁差周期较为发育.(2)一间房-鹰山组发育86个短偏心率周期旋回,通过对比剥蚀区与内幕区短偏心率周期旋回数量差异,定量恢复8口井剥蚀量.(3)一间房-鹰山组剥蚀区位于H6-TS2-TS1-LG36井以北,存在西北部、北部两个剥蚀中心,剥蚀量分别超过300 m和250 m.研究成果证实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可实现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定量恢复,对海相盆地古构造恢复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马德波王媛陈秀艳王珊杨敏杜德道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构造地质
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断裂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被引量:19
2020年
轮南低凸起是塔里木台盆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发育一系列受控于断裂的缝洞型油气藏。目前对该区断裂研究多是针对某一区块的研究,亟需进行全区系统梳理。基于轮南低凸起大量三维地震资料,采用断裂构造解析方法,开展研究区断裂类型、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轮南低凸起发育逆冲断裂、走滑断裂、张扭断裂3类断裂。逆冲断裂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中部轮南地区,既有沿层滑脱型,也有基底卷入型逆冲断裂。走滑断裂是研究区主要的断裂类型,剖面上表现为高陡直立、正花状、半花状3种构造样式,平面上发育线性延伸、棋盘格式、辫状构造、马尾状构造4种构造样式,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张扭断裂主要分布在上古生界、中-新生界,断裂规模较小,剖面上呈阶梯状、堑垒式或负花状,平面上大多沿深层走滑断裂、逆断裂呈雁列式、斜列式展布。利用断层上下构造样式差异、卷入断裂构造变形地层时代、生长指数3种方法分别判定走滑断裂、逆冲断裂、张扭断裂活动期次,揭示研究区断裂演化主要经历中加里东期、早海西期、晚海西-印支期、燕山-早喜马拉雅期4期演化,断裂演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马德波崔文娟陶小晚董洪奎徐兆辉李婷婷陈秀艳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走滑断裂逆断裂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滴道组”与东荣组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2007年
通过绥滨坳陷"滴道组"与东荣组岩性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层序发育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岩性方面这两套地层下部均含有砂砾岩、砾岩,中部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沉积岩中均有火山岩夹层,不同的是"滴道组"含煤,东荣组不含煤;地震剖面上东荣组振幅及连续性好于"滴道组";层序发育过程中均经历了两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在时间上具有可对比性。平面上,绥滨坳陷东北部为东荣组纯海相沉积,而西南部为"滴道组"(扇)三角洲沉积。因此,原"滴道组"应划归东荣组,认为"滴道组"为东荣组的异相沉积。据此进一步揭示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陈秀艳刘招君陈永成何玉平王伟涛王世辉杨建国
关键词:东荣组层序
东辛地区沙三段遗迹化石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岩心观察及沉积分析,东辛地区沙三段发育大量的生物潜穴、逃逸构造、扰动构造及生物实体化石和印模,可进一步识别为居住迹(Domichnia)、进食迹(Fodinichnia)、牧食迹(Pascichnia)3大类。根据组合特征,可划分为Cochlichnus anguineus,Planolites montanus和Skolithos-Planolites 3种遗迹组合。沙三下亚段发育Cochlichnus anguineus遗迹组合及完整鱼化石,代表相对安静的低能沉积环境;沙三中亚段发育Planolites montanus遗迹组合,见逃逸构造和扰动构造,表明水体存在动荡时期,但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安静环境;沙三上亚段发育Skolithos-Planolites遗迹组合,见扰动构造、螺类化石及印模,代表处于高能沉积环境。整体表明,该区沙三段沉积时期,从下至上水体逐渐变浅,水动力条件逐渐增强。
陈秀艳姜在兴师晶徐杰
关键词:遗迹化石沉积环境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晚中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露头、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化分析资料,建立三江、勃利、鸡西及虎林盆地晚中生代层序地层格架。通过构造事件、海侵事件、火山事件及各种事件引起的古生物变化和沉积旋回性进行盆地间对比及演化特征分析,共识别出2个巨层序、5个超层序、20个层序。从下至上,超层序A至超层序E分别对应挤压阶段、初始断陷阶段、整体沉降阶段、再次引张裂陷及萎缩破坏阶段。其中,城子河组至穆棱组超层序C全区发育,可进一步识别为层序Ⅵ—Ⅷ,其发育遵循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扩展的规律,沉积中心位于勃利盆地中部,因此其层序发育最全,个数最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和海平面变化是影响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构造沉降控制巨层序、超层序发育及盆地内残余层序展布,海平面变化控制层序演化过程。
陈秀艳刘招君何玉平和钟铧张月巧
关键词:晚中生代层序格架
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东营三角洲沉积期次成因及对含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根据岩性组合变化、测井曲线叠加样式及地震反射特征,将东营三角洲沙三中亚段划分为八个期次,准层序组PS8~PS1,各期次间沉积小型湖泛泥岩楔。结合岩心及测录井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重力流—湖泊沉积体系。东南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西北部发育与三角洲前缘滑塌相伴生的坡移堆积体、滑塌浊积岩和远源浊积岩。准层序组PS8~PS1,活动三角洲经历了由南至北的迁移演化过程。当波浪与河流能量能够抗衡并往复运动时,形成厚度较大的三角洲楔状体叠加区,沉积席状砂和河口坝砂体。受湖平面变化、构造沉降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影响,湖退体系域早期PS7~PS4重力流砂体含油丰富,而浅水区准层序组界线附近的席状砂和河口坝由于临近具有侧向封堵及局部盖层作用的泥岩楔及沼泽沉积,其含油性也较好。
陈秀艳姜在兴杜伟王剑张月巧
关键词:东营三角洲准层序组
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术明确东河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3通过对地震正演记录进行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构建薄层检测因子、峰值振幅频率比,进行尖灭线分布的地震预测;4寻找研究区内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夹角、地震预测尖灭线与实际地层尖灭线误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行尖灭线定量外推,最终得到实际的东河砂岩尖灭线。该技术在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超覆尖灭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马德波贾进华申银民陈秀艳王月然陈延贵
关键词:东河砂岩尖灭线古地貌恢复地震正演频谱分解塔里木盆地
三江盆地群城子河组—穆棱组层序地层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露头、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和地化分析资料,建立三江、勃利、鸡西和虎林盆地城子河组(包括七虎林组、云山组)至穆棱组(珠山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海侵事件、煤层、古生物证据及构造事件进行盆地间层序地层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统一盆地"概念,其中构造事件和海侵事件引起的区域不整合和海相夹层是主要对比标志。将三江盆地群统一划分为8个层序,层序I~VIII发育遵循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扩展的规律。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沉降、海平面变化及气候。这是首次将三江地区作为"统一盆地"进行层序分析,对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陈秀艳刘招君何玉平和钟铧王剑
关键词:层序对比城子河组穆棱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