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衍泰

作品数:83 被引量:1,957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经济管理
  • 11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8篇企业
  • 10篇实证
  • 9篇开放式创新
  • 9篇绩效
  • 7篇一带一路
  • 6篇创新绩效
  • 5篇动态能力
  • 5篇知识
  • 5篇生态
  • 5篇数据驱动
  • 5篇组合评价
  • 5篇经济体
  • 4篇新兴经济
  • 4篇新兴经济体
  • 4篇知识能
  • 4篇知识能力
  • 4篇实证分析
  • 4篇城市
  • 4篇创新生态
  • 4篇创新生态系统

机构

  • 44篇浙江工业大学
  • 22篇复旦大学
  • 16篇福州大学
  • 14篇清华大学
  • 5篇台州学院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浙江商业职业...
  • 3篇嘉兴学院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河南财政税务...
  • 2篇工业和信息化...
  • 2篇宁波诺丁汉大...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机电职业...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82篇陈衍泰
  • 9篇陈国宏
  • 8篇李美娟
  • 8篇司春林
  • 6篇吴哲
  • 5篇李欠强
  • 5篇罗来军
  • 3篇金陈飞
  • 3篇徐震
  • 3篇罗雨泽
  • 3篇黄莹
  • 2篇史蕊
  • 2篇汪沁
  • 2篇程聪
  • 2篇宁钟
  • 2篇王丽
  • 2篇柯伟
  • 2篇戎珂
  • 2篇林泽梁
  • 2篇梁正

传媒

  • 9篇科学学研究
  • 8篇科研管理
  • 6篇研究与发展管...
  • 5篇科技进步与对...
  • 5篇中国管理科学
  • 4篇科学学与科学...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管理世界
  • 2篇技术经济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管理评论
  • 2篇科技创新与品...
  • 2篇清华管理评论
  • 2篇2004年中...
  • 2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国际经济合作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管理现代化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外研发投资与企业创新绩效被引量:15
2021年
在创新资源全球流动加速的背景下,海外研发投资已成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2009—2018年沪深六个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实证研究了海外研发投资对中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外研发投资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此影响具有逐年递增的动态效应;知识基础扩增与研发效率提升是海外研发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个重要机制;从海外研发投资动机、股权性质与是否隶属于企业集团三个视角进行企业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探索学习型、非国有企业与隶属于集团的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李欠强陈衍泰厉婧
关键词:创新绩效知识基础
十大振兴规划产业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
2011年
为了更好地探讨我国十大规划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构建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利用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出口绝对数量对产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而出口比重起负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就业与投资均出现转向信号,某些产业和领域的就业边际增加和投资边际增加会伤害增长与效率;装备制造业、纺织产业和船舶产业的人力资本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余产业的情况均不好;在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船舶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能力,而另外四个产业能力不足;钢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对国外研发溢出的吸收较好,另外六个产业则较差。本文的结论为扩内需、调结构、稳定出口等政策提供了产业层面的实证证据。
罗来军陈衍泰刘畅罗雨泽
关键词:就业
基于两阶段模型的风能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德国风能产业的案例
本研究首先提出风能产业发展模式的两阶段发展模式研究,包括四个分析维度,分别为:"技术-自主与开放创新维:即在二个阶段上(初创技术与主导技术)本国技术与引进技术的竞争,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的互补;"市场-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维...
陈衍泰
关键词:风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献传递
综合评价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被引量:191
2004年
目前,可用指标标准化的方法很多,而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而这些方法的缺点势必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因而必须对此进行改进.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的指标标准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指标标准化方法--改进的归一化法,旨在扬长避短.
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
中欧纳米科学国际合作政策的演化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基于纳米科学论文国际合作网络的演化路径与动力机制,评价了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跨国科学合作政策。在对中欧纳米科学家共同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的数据计量分析基础上,根据中国科技历程,构建了三阶段中欧纳米国际学术论文发表合作网络图,并对演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纳米跨国科学合作高速增长受到了国家科学能力、科学基础设施、双边合作和经济贸易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陈衍泰汪沁王小燕李欠强
关键词:合作网络动力机制
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组合结构与创新绩效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海外研发投资已经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后发跨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以中国2009-2014年八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的负二项回归模型,从海外研发组合结构两个维度(广度和强度)检验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海外研发广度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海外研发强度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另外,还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和海外投资经验在海外研发广度、强度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欠强陈衍泰范彦成
关键词:创新绩效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撑体系与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机遇,然而国内外关于数字丝绸之路的研究缺乏清晰的分析框架。研究认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撑体系应该包括多元主体合作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其治理机制主要分为公共价值共创机制、跨国协调机制和价值共享机制。通过对浙江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实证研究,提出政府应当在审慎制定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依托数字丝绸之路自身的数字化优势,通过整合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形成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特有的治理机制。
陈衍泰倪琦齐超
关键词:公共服务平台
小灵通现象启示被引量:3
2005年
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AccessPhone System,PAS)作为一种不是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在中国通信市场上神奇地产生并高速地发展起来。这种现象源于中国信息化差异与特殊的国情、“小灵通”技术相对于利益相关者的优势以及小灵通运营商的市场策略,从中国 PAS 的发展可以得到一些结论与启发。
陈衍泰司春林
关键词:中国通信市场利益相关者地产运营商小灵通
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与知识产权战略演化被引量:14
2021年
数字经济创新主体要获取价值,需更好地理解平台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与知识产权战略运用,有助于提升技术标准化效率。基于历史文献的移动通信标准跨代多案例研究,揭示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的互动演化,探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独占机制、知识产权制度与企业从创新中获利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其一,移动通信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呈现出四大演化趋势,知识产权成为标准创新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其二,伴随标准代际更替及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演进,移动通信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经历了"反专利—亲专利—亲许可—亲诉讼"的战略演化路径;其三,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独占机制、互补与替代性资产、知识产权战略之间彼此相互作用。互补与替代性资产差异下企业存在独占策略与路径选择差异。
詹爱岚陈衍泰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移动通信
高新技术产业TFP由何而定?——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9
2016年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本文重点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问题。从Foster等(2008)的收入型全要素生产率函数出发,对Kasahara与Rodrigue(2008)生产函数进行扩展,搭建起较为完善的TFP理论框架,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利润、人力资本、销售投入、中间产品对高新技术企业TFP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研发投入带来的专利等技术产出很多,但实证结果中并未观察到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显著促进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也存在类似情况,这说明我国政府过去所主导的研发投入模式与实际生产需要结合度不够高,相关科技体制与创新支持政策亟待调整。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情况,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罗雨泽罗来军陈衍泰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TFP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