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玉超

作品数:6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树状多节孢
  • 2篇原生质
  • 2篇产生菌
  • 1篇东北红豆杉
  • 1篇新记录属
  • 1篇雄性不育
  • 1篇诱变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融合
  • 1篇质体
  • 1篇中国新记录
  • 1篇中国新记录属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内生真菌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化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机构

  • 6篇黑龙江大学
  • 6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6篇周东坡
  • 6篇马玉超
  • 4篇王世伟
  • 3篇赵凯
  • 3篇齐小辉
  • 2篇平文祥
  • 2篇马玺
  • 2篇张鹏
  • 2篇解玉红
  • 2篇孙剑秋
  • 1篇张彦丰
  • 1篇李晶
  • 1篇刘军
  • 1篇葛菁萍
  • 1篇张建
  • 1篇齐晓辉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克山师专学报
  • 1篇菌物系统
  • 1篇菌物研究

年份

  • 5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紫外线、氯化锂对柴油杉醇产生菌HQD33原生质的诱变被引量:8
2003年
本文采用3%溶壁酶和2%蜗牛酶的混合酶液,30℃酶解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HQD33五小时,原生质体产量可达3.35×106个/ml;通过双层平板培养法再生,再生率为4.67%~21%左右。用紫外线单独作用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30秒,原生质体的致死率分别为60% 和74.18%,从而,弄清了氯化锂和紫外线对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的诱变条件,为诱变育种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提供了参考。
张建马玉超孙剑秋周东坡
关键词:氯化锂紫外线树状多节孢诱变育种
紫杉醇产生菌的细胞总核酸提取被引量:4
2003年
树状多节孢 (Nodulisporiumsylviforme)为中国新记录属种 ,首次发现它可产生特效抗癌药物紫杉醇 ,国内外尚未见其DNA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为了获得高质量的DNA ,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其细胞总核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索。找到了一套适合紫杉醇产生菌DNA的提取较为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用此法直接从紫杉醇产生菌中提取DNA ,并将所提取DNA进行随机引物扩增 (RAPD) 。
张鹏王世伟解玉红张彦丰葛菁萍平文祥马玺赵凯齐小辉马玉超周东坡
关键词:树状多节孢RAPD东北红豆杉中国新记录属CTAB法
AFLP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基因标定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被引量:26
2003年
简述了AFLP技术的原理 ,比较了AFLP方法与其他分子标记的不同及其优缺点。着重论述了该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基因标定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王世伟齐小辉刘军马玉超周东坡
关键词:AFLP技术微生物
树状多节孢的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被引量:18
2002年
以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HQD33的诱发突变株UL50-6为出发菌株,将收集到的出发菌株UL50-6和UL40-19的菌丝体分别用pH5.5-6.0的0.7mol/L NaCl配制的3%溶壁酶、2%蜗牛酶、1%溶菌酶组成的复合酶系,30℃恒温酶解3-5h,制备原生质体。两菌株的原生质体经纯化后分别用热和紫外线灭活,其中UL50-6的原生质体在54℃热灭活5分钟,UL40-19的原生质体在30W紫外灯下,30cm,照射85秒进行紫外灭活,双亲株的原生质体存活再生率为零。同时对融合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含有Ca^2+和Gly的35%-40%的PEG作为融合剂,融合时间为20分钟时,融合率可以达到4.44×10^-2-6.92×10^-2。对融合株TPF-1与双亲株的形态学、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分析,确证其为双亲株的融合子。
孙剑秋周东坡马玉超李晶解玉红张鹏平文祥
关键词:树状多节孢原生质体
线粒体DNA及其应用被引量:8
2003年
线粒体DNA是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核外遗传物质,具有分子小、结构简单、进化速度快、母性遗传、无组织特异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线粒体DNA在人类遗传疾病、动植物的亲缘关系、种群分化、群体多样性及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齐小辉马玺赵凯王世伟马玉超周东坡
关键词:线粒体DNA种群分化细胞质雄性不育
产紫杉醇(Taxol)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被引量:36
2003年
主要阐述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状况 ,紫杉醇产生菌的生物多样性意义及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并结合内生真菌的特点 ,阐述了紫杉醇产生菌的宿主。
马玉超赵凯王世伟张建齐晓辉周东坡
关键词:紫杉醇TAXOL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癌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