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晋江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秋华
作品数:
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唐北华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2篇
青阳腔
2篇
剧本
1篇
演唱
1篇
演唱活动
1篇
史料
1篇
史料记载
1篇
平民
1篇
平民性
1篇
曲律
1篇
万历
1篇
万历年间
1篇
民性
1篇
《曲律》
机构
2篇
九江学院
2篇
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唐北华
2篇
魏秋华
传媒
1篇
戏曲艺术
1篇
四川戏剧
年份
2篇
2010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青阳腔剧本中的平民因素
2010年
青阳腔自明代一直深受地方人们喜爱,究其原因,除"改调歌之"中的滚调外,还包含其对源剧本进行平民因素的改造。本文以江西青阳腔为例,通过当时流行的青阳腔《红梅阁》与昆腔《红梅记》的比较来进行说明,进而探求平民因素的根源及其内核平民性。
唐北华
魏秋华
关键词:
青阳腔
平民性
论青阳腔剧本中的平民因素
2010年
江西青阳腔。自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19)。由安徽传来后,一直深受当地人们喜爱。有关江西青阳腔的史料记载不多。主要有以下两处:一处是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这句话记载了青阳腔的渊源以及青阳腔产生不久便传人江西的事实。检索后来的史料.我们发现赣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北起九江,南至赣州,包括南昌、抚州、吉安等地。随处可见青阳腔的演唱活动。另一处是王骥德《曲律》中有一段话:
唐北华
魏秋华
关键词:
青阳腔
剧本
史料记载
万历年间
演唱活动
《曲律》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