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荣

作品数:282 被引量:95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专利
  • 10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6篇养殖
  • 38篇鱼类
  • 38篇中华绒螯
  • 38篇中华绒螯蟹
  • 38篇绒螯蟹
  • 37篇精子
  • 33篇盐度
  • 24篇幼鱼
  • 23篇中华鲟
  • 21篇胚胎
  • 20篇繁殖
  • 18篇鳗鲡
  • 16篇驯化
  • 16篇超低温冷冻
  • 14篇日本鳗鲡
  • 14篇水生动物
  • 14篇饵料
  • 13篇暂养
  • 12篇低温冷冻
  • 12篇史氏鲟

机构

  • 282篇中国水产科学...
  • 54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作者

  • 282篇黄晓荣
  • 267篇庄平
  • 241篇冯广朋
  • 224篇赵峰
  • 215篇章龙珍
  • 207篇张涛
  • 177篇刘鉴毅
  • 74篇侯俊利
  • 62篇闫文罡
  • 55篇宋超
  • 50篇王妤
  • 33篇杨刚
  • 26篇江琪
  • 22篇姚志峰
  • 18篇耿智
  • 11篇田美平
  • 11篇邹雄
  • 10篇段明
  • 10篇张婷婷
  • 8篇杨阳

传媒

  • 43篇海洋渔业
  • 12篇水产学报
  • 10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11篇2013
  • 19篇2012
  • 25篇2011
  • 42篇2010
  • 40篇2009
  • 15篇2008
  • 14篇2007
  • 8篇2006
2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多鳞四指马鲅幼鱼活体运输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鳞四指马鲅幼鱼活体运输方法,在运输的水体中加入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鱼用应激宁、葡萄糖和诺氟沙星。当运输时间小于两小时时,采用充气水箱进行运输,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的加入量为15ppm;所述鱼用应...
侯俊利张涛刘鉴毅赵峰庄平章龙珍冯广朋黄晓荣王妤宋超张琴星杨阳常有民黄桂云
文献传递
水生动物记忆行为的试验装置
水生动物记忆行为的试验装置,涉及水生动物试验装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水环境因子对水生动物记忆行为影响的试验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上部敞开的水槽、可调节光强度的光源箱、摄像头、PC机,PC机安装图像采集、...
侯俊利庄平章龙珍张涛刘鉴毅冯广朋赵峰黄晓荣闫文罡冯琳
文献传递
西伯利亚鲟不同性别与卵巢发育时期血液性类固醇激素的差异与判别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aerii)不同性别和卵巢发育时期血浆中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利用活组织取样的方法,根据性别和卵子颜色及大小将实验鱼分为成熟雄鱼(M)、雌鱼Ⅲ期、Ⅳ期和Ⅴ期共4个组。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血浆T含量雄鱼高于雌鱼(P<0.01),且雄鱼与雌鱼Ⅲ期和Ⅴ期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2含量除与雌鱼Ⅳ期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1),与雌鱼Ⅲ期和Ⅴ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雄鱼表现为T含量和T/E2比值高,而E2含量低。雌鱼随卵巢的发育T和E2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Ⅳ期组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Ⅲ期和Ⅴ期,且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血浆中T和E2的含量建立了西伯利亚鲟性别和性腺发育时期的4个判别函数:YM=-11.322+0.043T+0.153E2,YⅢ=-1.390+0.000T+0.061E2,YⅣ=-18.074+0.032T+3.305E2,YⅤ=-2.316+0.785T+0.008E2,经检验总体判别准确率为95%,其中对性别的判别准确率为100%,对雌鱼卵巢发育时期的判别准确率为93%。
张涛章龙珍赵峰庄平王斌冯广朋黄晓荣
关键词:性别判别卵巢发育睾酮
西伯利亚鲟(F_2)胚后发育的形态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F2)仔鱼的胚后发育形态进行了观察,从仔鱼刚出膜[0日龄,(9.16±0.21)mm]开始一直观察到早期稚鱼阶段[53日龄,(87.12±1.92)mm]。从形态发育来看,西伯利亚鲟仔鱼的胚后发育可以分为2个时期:早期仔鱼,即从刚出膜(0日龄)到初次开口(9日龄)摄食;晚期仔鱼,从开口摄食至器官发育基本完全(37日龄);以后进入早期稚鱼期。早期仔鱼期的形态建成与分化明显地比晚期仔鱼和早期稚鱼快,其中,早期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晚期仔鱼,主要表现为各骨板的分化和完善,当仔鱼在形态上完成向成鱼转变时,表示进入了早期稚鱼期。西伯利亚鲟胚后发育的观察结果显示,发育的早期阶段各器官协调并快速发育,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的出现和完善,使仔鱼在短时间内具备了躲避敌害和摄食的能力,其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章龙珍宋超庄平张涛王斌黄晓荣
关键词:胚后发育
海水网箱养殖长鳍篮子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被引量:34
2008年
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对海水网箱养殖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鳍篮子鱼主要栖息于水体中下层,喜结群,易受惊,活动能力较强,具有争抢食物的习性,喜摄食网衣上附着的藻类。初始体重17.8±3.2 g的长鳍篮子鱼经187 d养殖,平均体重达68.4 g,日均增重0.27 g,平均瞬时增重率为0.72%。长鳍篮子鱼的生长速度受水温影响明显,采样阶段平均水温23.0℃时瞬时增重率达到最高值2.10%,当水温降到16.0℃以下时,瞬时增重率出现最低值0.22%。长鳍篮子鱼的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式为:LT=0.7228LB+5.6424;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相关方程式为:W=0.00002L3.0559,其生长属于等速生长类型。
冯广朋章龙珍庄平刘鉴毅赵峰张涛黄晓荣
关键词:生物学海水养殖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趋光行为及其对摄食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研究了长江口中华鲟幼鱼对光照强度的选择及其对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实验时,中华鲟幼鱼选择暗区(1~2 lx)、过渡区(10~12 lx)和亮区(200~209 lx)的时间百分比分别是(1.32%±3.50%)、(7.17%±13.5%)和(91.52%±14.9%);群体实验时,中华鲟幼鱼选择暗区、过渡区和亮区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6.42%±4.13%)、(14.20%±7.45%)和(82.38%±15.2%),个体实验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实验的数量百分比在3个不同亮度区内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华鲟幼鱼具有明显的趋光行为。幼鱼在亮区围绕光源作圆周运动,其行为模式符合鱼类趋光的“信号-适应”机制假说。中华鲟幼鱼猎食活体子陵吻虾虎鱼的摄食量(Fc)、摄食强度(Fi)、摄食率(Fr),在光照(206lx)条件下,分别为(9.67±2.08)(尾/10尾·4h)、(0.97±0.21)(尾/尾·4h)、(0.24±0.05)(尾/尾·h);黑暗条件下(0 lx),分别为(10.67±2.31)(尾/10尾·4h)、(1.07±0.23)(尾/尾·4h)、(0.27±0.06)(尾/尾·h)。处理间(光照和黑暗之间),3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一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的猎食效率与光照强度无关,即幼鱼不依靠视觉捕食,属非视觉摄食类型鱼类,因此,认为中华鲟幼鱼趋光行为中,光线的信号意义大于利用视觉捕食的意义,幼鱼以光线作为信号来寻找食物丰富的栖息地。
顾孝连庄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黄晓荣刘健
关键词:中华鲟趋光行为栖息地摄食
鱼类电麻醉槽
鱼类电麻醉槽,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麻醉装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麻醉鱼类,且麻醉后对鱼类影响小,副作用小,减小对鱼类的长期影响的麻醉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一个水槽,其特征是水槽两端装有金属网电极,两金属...
庄平章龙珍李长松张涛冯广朋黄晓荣赵峰
文献传递
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及Cu^2+、Pb^2+、Zn^2+对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用微量碘量法测定纹缟虾虎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耗氧率以及Cu2+、Pb2+、Zn2+对其胚胎耗氧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4±0.3℃条件下,胚胎耗氧率随胚胎发育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在出膜前达到最高,其中以原肠期和出膜期耗氧率变化最显著。胚胎各时期耗氧率与发育时间的相关方程为:ORt=0.0702e0.0193t(R2=0.9402)。胚胎耗氧率随三种重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Cu2+浓度达到0.4 mg/L以及Pb2+、Zn2+浓度分别达到2.0 mg/L时,耗氧率开始降低。三种重金属离子对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Cu2+>Zn2+>Pb2+。
庄平赵优章龙珍刘鉴毅冯广朋黄晓荣
关键词:纹缟虾虎鱼胚胎耗氧率
一种点篮子鱼与罗氏沼虾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篮子鱼与罗氏沼虾套养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1)进水前先清塘,晒塘18‑20天后开始进水,水体盐度为3‑5;(2)放苗前先对养殖池进行肥水,三天后对罗氏沼虾苗种进行试养,试养成功后将罗氏沼虾苗种按照300...
黄晓荣庄平王妤刘鉴毅赵峰冯广朋张涛宋超
文献传递
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类型的喜好性,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个体和群体对泥、泥沙(泥:沙=1:1)、中沙(0.35—0.50 mm)和细沙(0.25—0.35 mm)等4种底质的喜好性。亲蟹个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数量百分比结果均表明亲蟹对泥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底质(P<0.05);扣蟹个体和群体实验结果均表明扣蟹对泥和中沙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底质(P<0.05);仔蟹群体实验结果表明仔蟹最喜好泥底质,其次是泥沙,两者显著多于中沙和细沙(P<0.05)。昼夜研究结果表明,亲蟹个体和群体、扣蟹群体及仔蟹群体在白天和夜晚对底质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扣蟹个体在夜晚对底质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栖息方式的研究表明,亲蟹无显著的埋栖行为,扣蟹喜好埋栖在泥和中沙里面,仔蟹喜好埋栖在泥里面,其次是泥沙。研究揭示,中华绒螯蟹对不同底质的喜好性具有显著差异,且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及栖息方式也不尽相同,为其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提供了参考。
李春波黄晓荣冯广朋庄平耿智伍烨菱
关键词:底质扣蟹亲蟹仔蟹中华绒螯蟹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