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希凡

作品数:97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文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3篇文学
  • 10篇小说
  • 6篇代文
  • 6篇文化
  • 4篇学史
  • 4篇艺术
  • 4篇文学史
  • 4篇教学
  • 3篇大众
  • 3篇当代文学
  • 3篇影视
  • 3篇语文
  • 3篇散文
  • 3篇文学批评
  • 3篇现代文
  • 3篇现代文学
  • 3篇教师
  • 3篇打工文学
  • 2篇大众立场
  • 2篇当代文学史

机构

  • 56篇西华师范大学
  • 6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文学院

作者

  • 63篇何希凡
  • 2篇谭光辉
  • 2篇谭光辉
  • 1篇雍安
  • 1篇唐虹
  • 1篇周容
  • 1篇易智丽
  • 1篇张娟
  • 1篇王涛
  • 1篇龙彦竹
  • 1篇洪丹
  • 1篇王明凤
  • 1篇高静平
  • 1篇李杰
  • 1篇任军
  • 1篇刘静
  • 1篇严方
  • 1篇甘秋霞
  • 1篇龚奎林
  • 1篇王平

传媒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现代语文(上...
  • 3篇编辑之友
  • 3篇四川师范学院...
  • 3篇宜宾学院学报
  • 3篇鸡西大学学报...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现代中国文化...
  • 2篇高校招生(高...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语文教学之友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音乐世界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学热”:新世纪鲁迅研究的现实困扰
一在世纪之交的"国学"热潮来到之前,极少有人将鲁迅与"国学"联系起来讨论。因为"国学"问题在那时是一个已沉寂了数十年之久的冷门话题,"国学"也一直是一个未能得到有效正名的学术概念。虽然自晚清维新运动以来,"国学"就一直被...
何希凡
文献传递
对“重写文学史”的意识形态意义的再思考
2009年
"重写文学史"是在全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政治背景下展开的,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但它的目标是建立一种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其美学观点又是反意识形态的。在这样的悖论启发下,试图探讨"重写文学史"的独特的意识形态意义。
王明凤何希凡
关键词:重写文学史意识形态启蒙
创作·批评·传媒众声喧哗下的打工文学
2011年
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必然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立足于单纯的文本分析,势必会造成对打工文学的片面理解。为了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打工文学之特点,试从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入手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分析其在传媒和文学批评影响下的崭新特点。
孟海龙何希凡
关键词:打工文学文化部门文学批评传媒
让文学的强光照亮历史的隧道——读田闻一长篇历史小说《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
2024年
我有机会读到著名历史小说家田闻一先生于2024年3月问世的长篇历史小说《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该书让我听到了百余年前辛亥革命中四川保路运动的巨大历史回声,感受到了历史巨变前夕各种力量的抗衡、博弈与生死较量,从而领略到保路运动那一幕幕撞击人心的悲壮画面。读这样气韵生动的历史小说,是一次酣畅淋漓的精神旅行,是一次悲喜交并的情感冲击,其挡不住的文学审美诱惑力,给我带来了荡气回肠的阅读快感,让我愿意把作家的生命创造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么,田闻一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创造性劳动凝聚成这部小说的文学强光呢?
何希凡
关键词:长篇历史小说文学审美气韵生动保路运动历史巨变
《霜叶红似二月花》与茅盾的矛盾被引量:8
2002年
何希凡
关键词:中国作家作家主体长篇小说文学生涯大革命失败
精神同世俗碰撞 正义与邪恶互抗──论《甘医生》的人性开掘和人文关怀被引量:4
2001年
《甘医生》是20世纪泰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本文就作品的人性开掘和作家的人文关怀作价值考察,并由此透视中泰之间乃至人类共同的精神人性格局和运演态势。
何希凡
关键词:文学评论人性人文关怀
《孽子》中“家”的意象与“父亲”形象的异形同源
2010年
小说《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代表了台湾同性恋小说的最高成就。目前的研究对白先勇小说中月亮和冬日等意象群落有所研究,但是作为"家"的意象提到不多,而且"家"与"父亲"形象的异形同源未曾有人提到。在《孽子》中,"家"和"父亲"的形象合二为一,且"父亲"形象在超越道德感后带来了人性回归。
陈梁何希凡
关键词:《孽子》同性恋小说意象
新时期中国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互动及其未来走向被引量:11
2002年
影视文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整合、实践、话语三个层面透视了二者整合互动的多元复杂关系 ,并对其未来走向作出了冷静客观的预测。
何希凡龚奎林
关键词:改编话语
率真的,尖锐的,质疑的——论洪治纲的文学批评
2007年
洪治纲是近几年新锐批评家中的代表之一,他的文学批评恪守自身艺术品格的独立性,以一个严肃批评家的良知,以自己的独特眼光寻找文本的独特价值,以质疑与批判的立场对当下的文坛进行跟踪和思考,从而使他的批评始终传达着他自己真实的声音。
周容何希凡
关键词:文学批评独立性
论侦探小说的封闭空间被引量:3
2009年
侦探小说常用"密室杀人案"模式,就是让整个凶案的发生与侦破过程都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完成。从犯罪的特点、小说的悬念、读者的兴趣和侦探小说兴起的时代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侦探小说运用封闭空间的特殊意义与必要性。
刘静何希凡
关键词:侦探小说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