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血管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肿瘤
  • 2篇纵隔
  • 2篇X线摄影
  • 2篇CT
  • 2篇MRI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损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动脉栓塞术后
  • 1篇胸部
  • 1篇选择性
  • 1篇血管瘤

机构

  • 9篇柳州医学高等...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柳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2篇侯昭才
  • 4篇韦树长
  • 3篇李炳灿
  • 3篇梁有禄
  • 1篇赵永利
  • 1篇黄曼洁
  • 1篇白崇顺
  • 1篇苏江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华夏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子宫肌瘤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B组30例根据肌瘤的供血情况选择性的应用栓塞剂和栓塞方式。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术后栓塞反应、临床症状(月经量、压迫症状)缓解情况、瘤体缩小程度。结果 B组术后栓塞反应持续时间短于A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瘤体缩小情况都优于A组(P<0.05)。结论根据肌瘤血供类型选择栓塞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术后栓塞反应时间。
韦树长侯昭才黄曼洁
关键词:子宫肌瘤血管造影栓塞术
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栓塞术后胆管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后胆管损伤的原因与对策。方法:4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5F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支,经导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进行栓塞。结果:超选择性插管成功率100%,术后共有2例出现胆管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4.4%,经对症等处理后分别于3、8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明确CHL血供类型、控制碘油乳剂用量及高水平的操作技术可以减少和避免胆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韦树长侯昭才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血管瘤并发症
肺炎性假瘤的X线与CT表现(附35例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肺炎性假瘤的X线表现与CT特征,提高本病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35例经X线与CT检查诊断的肺炎性假瘤,29例经抗炎治疗后病灶全部或基本吸收、消失,6例经病理证实。结果35例肺炎性假瘤发生在两肺下叶共25例;右肺上叶4例;右肺中叶2例,左肺上叶4例。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27例;不规则8例。密度均匀20例;不均匀15例,其中有钙化5例。靠近胸膜处病灶有胸膜反应者20例。结论全面综合分析肺炎性假瘤的X线与CT征象,结合肺感染病史及抗炎治疗动态观察对提高本病的诊断极为重要,X线、CT定期复查有助于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
侯昭才梁有禄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X线摄影CT
超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诊断价值(附34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SE序列扫描、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折34例发病6h内的脑梗塞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FLAIR序列、DWI检查的MRI表现。结果34例患者中常规T2WI未发现病灶;其中11例(32%)FLAIR表现病灶区稍高信号;DWI成像均显示缺血灶呈高信号,并可显示梗塞灶的部位和数目。DWI可同时显示T2WI未显示的新鲜梗塞灶及T2WI为高信号的陈旧性梗塞灶。结论DWI对超急性脑梗塞病灶显示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FLAIR序列优于常规TWI。DWI为早期脑梗塞首选的检查方法。
侯昭才梁有禄
关键词:超急性脑梗塞磁共振检查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学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影像诊断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笔者综述了原发性肝癌在超声、DSA、CT、MRI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研究进展。
侯昭才白崇顺
关键词:肝癌影像诊断
右上纵隔增宽的CT及MRI诊断价值(附62例分析)
2008年
侯昭才李炳灿
关键词:胸部纵隔X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3例X线、CT及MRI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53例62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的诊断结果。结果:62髋早期ANFH中,Ⅰ期25髋,Ⅱ期37髋;早期(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X线、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是24.1%、62.9%及100%。结论:MRI在早期诊断ANFH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方面优于X线和CT。
侯昭才韦树长李炳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MRI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侯昭才李炳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CT磁共振成像
纵隔肿瘤X线及CT诊断(附54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X线、CT对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4例纵隔肿瘤,分析其X线及CT影像学特点。结果前纵隔肿瘤25例,中纵隔肿瘤18例;后纵隔肿瘤11例。CT定位正确52例占96.3%,定性正确51例占92.3%;胸片定位正确48例占88.8%,定性正确45例占83.3%。结论X线、CT影像学特点和纵隔分区能正确做出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两者相比CT优于X线。
侯昭才欧阳起
关键词:纵隔肿瘤X线摄影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检查方法为SE序列:T1WI、T2WI和增强扫描,部分病例行T2WI矢状脂肪抑制扫描。结果髓内肿瘤9例,占18.7%;髓外硬膜内肿瘤29例,占60.4%;硬膜外肿瘤10例20.8%。结论MRI对椎管内肿瘤定位准确,增强扫描和脂肪抑制序列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侯昭才赵永利梁有禄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