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惠 作品数:28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联合国儿童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上海市婚检青年性行为调查资料的质量评价 该文选择1998年到上海市6所妇幼保健院(所)参加婚前体验的720对男女青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让对象自填问卷和接受面对面调查两种方法,并对其中的399对男女青年进行了随访.通过对象对"您与现在的男友/女友是否发生过性行为... 刘英惠关键词:性行为 某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喂养情况 目的:比较我国某西部农村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足月儿的喂养情况以及看护人的相关知识。
方法:利用对522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59名正常足月几的问卷调查资料,获得其人口学特征、围产期信息、儿童喂养的知识... 周敏 刘英惠 郝波 陈丽君 鲍月琴 张小松 赵更力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 正常足月儿 方差分析 不同受教育程度早产妇女产前保健利用的公平状况及其变化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了解早产妇女产前保健利用的公平性及其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2000年江苏省和浙江省4县(市)分娩孕满28~41周的单胎活产儿的97 537名妇女,根据受教育程度,分别将早产妇女(4994名)和对照妇女即足月产妇女(92 543名)进行分组后,考察其孕早期检查率、产前检查次数达标率、住院分娩率及其率差(RD)、率比(RR)和集中指数(CI),分析早产妇女的产前保健利用的不公平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不同教育程度早产妇女孕早期检查率低于足月产妇女(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孕早期检查率早产组分别为82.89%、91.06%、93.96%、93.11%;足月产组分别是86.36%、93.95%、95.65%、96.41%,P=0.008).教育程度高的妇女孕早期检查率高于教育程度低的妇女(早产组RD=-10.22,RR=0.89,CI=0.0131;足月产组RD=-10.05,RR=0.90,CI=0.0104);不同教育程度早产妇女产前检查次数达标率低于足月产妇女(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早产组分别为86.54%、93.17%、92.99%、96.49%;足月产组分别是94.60%、96.65%、96.15%、96.66%,P=0.005).教育程度越高,产前检查次数达标率越高(早产组RD=-9.95,RR=0.90,CI=0.0077;足月产组RD=-2.06,RR=0.98,CI=0.0006);住院分娩率在不同教育程度早产组与足月产组妇女之间存在差异(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早产组分别为98.42%、99.54%、99.61%、100.00%;足月产组分别是99.45%、99.75%、99.83%、99.77%,P=0.005).无论早产组还是足月产组其教育程度较高的妇女住院分娩率也较高(早产组RD=-1.58,CI=0.0013;足月产组RD=-0.32,CI=0.0003).结论 不同教育程度早产妇女在产前保健利用方面存在不公平.同等教育程度比较,足月产妇女的公平性要好于早产妇女. 郭丽君 王娟 刘英惠 任爱国关键词:产前保健 卫生保健提供 早产 计划生育工作者对设立专门的未婚年轻人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点的态度 本文分析了我国8省市1998年7月~1998年12月完成的对计划生育工作者的问卷调查资料,探讨了他们对设立专门的未婚年轻人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点的态度及他们所认同的最佳咨询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除河北省外,其它省市认为应设立专... 涂晓雯 刘英惠 楼超华 高尔生关键词:计划生育工作者 未婚年轻人 生殖健康 文献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孕产妇早孕检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1994~2000年孕产妇的早孕检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为“中美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合作项目”中13个县(市)的围生保健监测数据。研究对象为1994~2000年在上述项目县(市)分娩了孕满20周单胎活产儿的356846名妇女。运用卡方检验或趋势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早孕检查率的差别,运用两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孕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早孕检查率从1994年的65.5%逐年升至1998年82.5%,然后略有下降,2000年为79.4%。同期比较,南方城市地区的早孕检查率为84.5%,以下依次为北方农村地区(80.5%)、南方农村地区(75.1%)和北方城市地区(72.9%)。不同特征人群比较,20~24岁、25~29岁组的早孕检查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上组,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高于文化程度更低者,初产妇高于经产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份、地区、妇女的年龄、职业和产次是早孕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监测地区的早孕检查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南北地区之间、北方城乡之间、不同特征人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在提高妇女文化程度的同时,需要针对不同职业、不同产次的妇女开展早孕检查的宣教活动,促进农民和经产妇对早孕检查的利用。 刘英惠 刘建蒙 叶荣伟 郑俊池 任爱国 李松 李竹关键词:卫生保健提供 产前保健 性行为资料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2001年 刘英惠 楼超华 涂晓雯 高尔生关键词:性行为 评价指标 信度系数 调查表 中国部分地区妇女产前保健利用的公平性及其相对变化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部分地区妇女在产前保健利用方面的公平性状况和相对变化。方法数据来自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13个县(市)的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研究对象为1994年和2000年分娩了单胎活产儿的103704名妇女。应用χ2检验、多元logisitc回归和计算集中指数方法,比较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的系统管理率、相对危险度和集中指数。结果1994年的系统管理率为22.1%,2000年为57.4%。总的集中指数由1994年的-0.046上升为2000年的0.066。北方地区的集中指数由1994年的0.015上升为2000年的0.295,南方地区的集中指数由1994年的-0.015上升为2000年的0.062;农村的集中指数由1994年的0.002上升为2000年的0.026,城市的集中指数由1994年的0.042下降为2000年的0.019。结论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在产前保健利用方面存在不公平性,近年来除城市稍有缓解外,多有所加剧,北方地区尤其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刘英惠 叶荣伟 刘建蒙 李竹关键词:产前保健 卫生保健提供 妇女 妇女产前保健利用的公平性及其相对变化 目的:评价部分地区妇女在产前保健利用方面的公平性状况和相对变化.方法:数据来自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13个县(市)的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研究对象为1994年和2000年分娩了单胎活产儿的103704名妇女.应用χ2检验、... 刘英惠 叶荣伟 刘建蒙 任爱国 李松 李竹关键词:产前保健 卫生保健 围产保健 文献传递 WHO/FAO新观点:总脂肪&脂肪酸膳食推荐摄入量 被引量:25 2010年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膳食结构的变迁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脂肪与健康关系认识逐渐加深,关于脂类营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鉴于脂类与某些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等)关系密切,故各国在制定脂肪RDA时,均以降低慢性病风险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到脂肪摄入量和脂肪类型结构对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制定脂肪参考摄入量(DRIs)时,须同时兼顾和平衡脂肪的利与害,才能使脂肪的供给量达到合理要求。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粮农组织(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脂肪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Interim Summary of Conclusions and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on Total Fat& Fatty Acids——From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Fats and Fatty Acids in Human Nutrition,November 10-14,2008,WHO HQ,Geneva)对总脂肪和脂肪酸在DRIs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汇总。本文将着重阐述WHO/FAO脂肪专家委员会关于脂肪和脂肪酸膳食推荐摄入量的新观点。 刘兰 刘英惠 杨月欣关键词:推荐摄入量 膳食结构 脂肪酸 脂类营养 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亚健康状况及疾病状况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亚健康常见症状及疾病特征分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66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及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开展调查。对亚健康状况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身心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22.1%,其中男性和女性身心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为22.0%和22.1%。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8.1%,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为7.5%和8.5%。以41岁至50岁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23.9%)。农村居民亚健康常见症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所占比例最高(45.1%),其次为呼吸系统(28.6%)、心血管系统(13.1%)、运动系统(9.5%)和消化系统(3.7%)。亚健康常见症状有失眠、视力差、发脾气、常烦恼、眨眼和流泪、入睡困难、轻咳、喉痛、打喷嚏、咳痰、鼻塞、手脚抽筋、心动过速、关节和四肢疼痛、饮食不规律等。农村居民疾病好发系统首先为心血管系统,占21.8%,其次为消化系统(8.3%)、神经内分泌系统(5.7%)、呼吸系统(4.9%)、运动系统(3.1%)和其他系统(7.6%)。结论亚健康常见症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农村居民疾病好发系统首先为心血管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其他系统。 郭丽君 马帅 蒋利国 孙翠勇 王桂霞 马振江 刘英惠关键词:亚健康 发生率 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