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长玥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司各特
  • 2篇老人
  • 1篇新历
  • 1篇新历史主义
  • 1篇心灵
  • 1篇虚幻
  • 1篇英国小说
  • 1篇守护
  • 1篇守护者
  • 1篇女性
  • 1篇女性思想
  • 1篇女性形象
  • 1篇女性形象分析
  • 1篇骑士文学
  • 1篇宗教
  • 1篇宗教观
  • 1篇戏仿
  • 1篇小说
  • 1篇历史主义
  • 1篇澳大利亚文学

机构

  • 5篇安徽大学

作者

  • 5篇孙长玥

传媒

  • 2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修墓老人》看司各特的宗教观
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与诗人,被誉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是第一位在有生之年就享有国际声誉的英语小说家。《修墓老人》以1679年苏格兰长老会教徒和国教徒之间的宗教冲突及各自温...
孙长玥
关键词:宗教观英国小说
文献传递
自我消解的守护者——论《A&P》中对骑士文学的戏仿
2013年
约翰·厄普代克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最多产和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说《A&P》中,他创造出了萨米——这个与传统骑士文学中骑士形象大相径庭的新骑士形象,这是厄普代克对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戏仿。通过与骑士文学的对比研究和对萨米这一形象的文本分析,探讨了《A&P》对骑士文学戏仿的创作特征,并总结出了新时代创作中的新骑士形象:背离传统,暧昧不明,非黑非白,看似勇于担当,实则自私自利;看似绅士风度,实则欲念熏心,缺乏道德标准,没有自我约束。
孙长玥
关键词:《A&P》骑士文学戏仿
从新历史主义看《修墓老人》中的历史能动性
2014年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研究瓦尔特·司各特的代表作《修墓老人》,从故事中各个角色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入手,从分立于两个阵营的两位主角、拥护复辟的旧贵族、长老会的农民起义军、处于中间地带的底层人民等不同角度切入,研究他们在作品中的行为与命运,分析他们与时代背景的关联以及对时代的影响,探索并求证历史的必然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行为对历史的促进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孙长玥
关键词:司各特新历史主义
Orientalism in A Passage to India
2012年
A Passage to India is the masterpiece of E.M.Forster and a classical work of anti-colonialism,which exposes the insuperable chasm between the Great Britain and India.The book is full of bitter irony,beautiful lyrics,meaningful symbol and far-reaching philosophical predict.Since it published,the book has been study on many points of view such as religion,politics,race and culture.It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Orientalism in the work according to the Orientalism theory of Said.It exposes the blockade that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thus finding a wa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equal dialogues,multivariate coexistence and mutually infiltration so as to achieve world harmony and great unity.
孙长玥
关键词:PASSAGEINDIAORIENTALISMCULTURAL
虚幻的丛林与真实的心灵——对《赶牲畜人的妻子》中的丛林女性形象分析
2013年
以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代表作之一《赶牲畜人的妻子》为分析对象,对丛林文化中特有的丛林女性这一特殊的角色形象,从其诞生的环境与社会土壤、与男权主义社会的抗争、对"丛林"所象征的困顿的妥协与坚持的矛盾统一以及丛林女性特有的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多个方面对其所象征的各方面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与探究。结论是"丛林"既可说是影响女主人公心境的主体,也可说是女主人公的心境在现实中的投影,主人公没能脱离丛林,但也没完全妥协于丛林,而是尽自己所能反抗这种境遇,表现出了勇于对抗男权社会、虽妥协于丛林但不屈服以及以沉默传达热情的丛林女性的形象。
孙长玥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学女性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