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杰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哲学
  • 4篇语言
  • 3篇语言学
  • 2篇学理
  • 2篇直觉
  • 2篇图像
  • 2篇人工智能
  • 2篇现代哲学
  • 2篇后现代哲学
  • 2篇SURVIV...
  • 1篇代语
  • 1篇德里达
  • 1篇心灵
  • 1篇心学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学理基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疑难
  • 1篇艺术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5篇尚杰
  • 5篇尚杰
  • 1篇李继昌
  • 1篇陈玉龙
  • 1篇王霞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哲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哲学教育的困境与路径——兼与杨国荣教授商榷被引量:3
2022年
哲学教育应该避免“规训化”和一味传授哲学知识,重视培养学生对思想的惊讶能力以及对于惯常知识的反思批判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和回答活生生的思想问题。这种思想能力的培养应从基础教育做起,中学阶段应增设哲学课,使学生有阅读哲学经典著作的机会。哲学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具有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改革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种种制度束缚,改变哲学教育中过度程序化的僵化机制,在听说读写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哲学教育的希望在于哲学教师要具有并且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注意貌似相似的思想之间的差异,而不应止步于泛泛而论。
尚杰
关键词:哲学教育知识疑难
悖谬的存在与重复:克尔凯郭尔式的反思方式被引量:1
2023年
克尔凯郭尔是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返回古希腊哲学,重新思考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认为从“非存在”到“存在”的过渡的真实内容,是有差异的重复,是一种生成。生成以悖谬的方式发生,所经历的时间应该返回瞬间,而瞬间是亦此亦彼的。有差异的重复也区分了苏格拉底式的记忆与克尔凯郭尔式的回忆,这在学理上的原创性,在于把时间引入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或者本体论,进而用即兴的思想情景描述,取代了哲学概念的推理与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意愿高于结论。克尔凯郭尔式的提问方式及其关键词,为形而上学开创了一个新方向。
尚杰
关键词:悖谬意愿
对于being的哲学与后哲学的两种理解——读王路教授的《Being与汉译哲学》
2024年
对于being的理解涉及西方哲学的核心,它直接对应“是”,不仅连接“是什么”,而且“是”本身作为系动词出现,对应拼音文字系统。“是”的范围大于“存在”,“是”包含了“存在”,但“存在”无法还原为系词。在后哲学的理解中,表现为对于“being”及其“是什么”提问方式的质疑。从胡塞尔到德里达,怀疑“是什么”的理论态度模式,引入观看、空间等异质因素,从论证性的哲学导致描述性的哲学,实现了哲学的当代转折。
尚杰
关键词:BEING汉语系词
从语言的边界到显露的图像被引量:5
2022年
传统哲学把概念或观念置于词语之先,现代语言学返回语言事实并从中引出思想,但两者都没有超出语言的边界,而是将思想与语言合二为一,从而遗漏了超出语言边界的“思想图像”问题。显露的图像处于语言与非语言中间的模糊地带,并不封闭在语言系统之内,以有差异的“意味儿”而非表达式的意谓显示出来。它超越了“拼音语言”而广泛地存在于象形—表意的汉语、图形、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之中。显露的图像突破了语言的乌托邦,返回原样的生活世界。它既体现在场景与处境,又体现在心理的图像即独白的过程。外部的场景与心理图像又形成直接的融合—沉浸关系。而在这个过程中,概念或者词语只是似是而非的在场,符号只是附属的而不是图像显露的思想中介,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性或不确定性,从而颠覆了传统哲学和现代语言学以及现代语言哲学关于“意谓”先于“意味”的设定。“意味”之说的悖理性,在于它突破了逻辑语言所遵循的确定性原则规范,揭示不同事物是以潜在差异的方式共在的,它所涉猎的“潜意识”和图像哲学话题,也彰显了我们时代的思想特征。
尚杰
关键词:语言意谓意味图像
一种“新文字学”如何可能?——关于德里达的《论文字学》
2024年
书写与哲学德里达式的哲学“文字学”理论,是“后形而上学”或“后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学理基础之一,它与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内在关联。探讨这种关联,不仅涉及哲学史,而且扩及人文社会科学,它揭示我们时代一种不可忽视的哲学精神,学术张力极大。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从观念转向实证,传统理性主义逐渐让位于经验证明,心理学和语言学成为显学。较之意识形态,两者都是实证的、中性的。索绪尔语言学的兴起,使现代欧洲哲学愈加脱离传统形而上学,德里达式的哲学“文字学”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共时性”态度不同,德里达认为,对于语言的态度,与哲学史密切相关,要在哲学视野下,追溯语言的历史和语言的原初模样——字母之前的文字。
尚杰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后现代哲学后形而上学哲学精神学理基础
艺术与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原始艺术的灵光,体现在此时此地仅此一次的现场感,但出于想留住"瞬间美好"的天性,人类发明了文字、印刷术、摄影、电影以及当代人工智能技术,它们都是广义上的复制,而艺术越来越依附于机械复制,它的升级,就是如今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效果上,不仅艺术而且人类精神也进入了"后真相"时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既是冲突的,又是互补和相互促进的。
尚杰
关键词:艺术灵光摄影人工智能
差异与重复——后现代哲学的学理溯源
2022年
后现代哲学讨论的“差异”,是不同于“存在”概念的差异,它可以追溯到尼采的“永恒轮回”命题,返回的,是一个不同于同一性的异样的思想情景,重复的真实内容是差异,差异导致的重复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当代法国哲学家,以德勒兹和德里达作为典型代表,揭示了一种差异哲学的可能性,超越了传统理性的界限,并且独创出一系列“家族相似”的后现代哲学概念,它是我们时代的新启蒙精神。
尚杰
关键词:偶然性同一性后现代哲学
survivin和hTERT在大肠黏膜癌变中表达及其与c-myc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survivin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在大肠黏膜癌变中表达及其与c myc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hTERTmRNA、survivin、c myc蛋白在 45例大肠腺癌、2 0例腺瘤、10例正常组织的表达 ,并对各指标阳性率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肠腺癌中survivin阳性率 66 7% ,hTERTmRNA85 % ,c myc 5 3 % ,三者在腺瘤中分别为 3 0 %、45 %、2 0 % ,正常黏膜为0 %、10 %、0 % ,survivin和hTERTmRNA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参数无明显相关性 ,与c myc明显相关 ,survivin与hTERTmR NA呈正相关性 ( χ2 =10 .2 3 5 ,P =0 0 0 1)。结论 survivin和hTERT在大肠癌中高表达 ,非癌组织中低表达 ,可成为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但不能作为肿瘤进展的标志物 ,survivin、hTERT、c
王霞尚杰陈玉龙李继昌
关键词:SURVIVINHTERTC-MYC
结构体系哲学的非理性起源——从直觉主义数学或“语言的他者”出发被引量:1
2023年
语言、结构、形式、体系、逻辑,是一组相似的概念,它们是构造体系性哲学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原型可以在数学中获得更为清晰的展示。但是,这组相似的概念群忽视了其起源问题,即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为了探讨它们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另一组概念,即直觉、自我、悖论或不完备性、不确定性等浪漫主义因素,它们是作为“语言的他者”而出现的。这两组概念的冲突构成科学与人文的世纪大战的焦点问题。
尚杰
关键词:语言直觉悖论
“是什么”问题域在当代欧陆哲学中的转变
2025年
古希腊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回答事物“是什么”。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变革,从学理上说,在于实现了“是什么”问题域的转变:搁置先验的定义思维;将“是”的视野转变为空间的话题;用关联性取代了同一性;消解“是什么”的问题结构,发动了一场“差异哲学”运动——海德格尔的“此在”与萨特的“是”之外的人的自为;德勒兹用“做哲学”彰显哲学是生成性的,而非界定性的;德里达用“延异”取代差异,试图超越拼音语言的局限。他们改变了哲学的关键词,敞开了哲学问题域,消解了哲学的边界,显露了原样的思想世界。这原样的思想不再有原路返回的同一路径。思想走向多样化,以哲学之门的开放,对抗传统哲学的封闭。
尚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