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德平

作品数:86 被引量:604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活性
  • 14篇黄酮
  • 13篇皂苷
  • 11篇多糖
  • 11篇纯化
  • 8篇异黄酮
  • 8篇甾体
  • 8篇活性成分
  • 7篇丹贝
  • 7篇薯蓣
  • 7篇甾体皂苷
  • 7篇分离纯化
  • 7篇蜂花粉
  • 6篇盾叶薯蓣
  • 6篇油菜蜂花粉
  • 5篇丹贝异黄酮
  • 5篇血糖
  • 5篇原花青素
  • 5篇沙棘籽
  • 5篇抗氧化

机构

  • 74篇江南大学
  • 13篇暨南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植...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福建源华林业...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东化工制药...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86篇徐德平
  • 13篇胡长鹰
  • 7篇江汉湖
  • 7篇庞自洁
  • 5篇唐年初
  • 4篇丁霄霖
  • 4篇谷文英
  • 4篇吴盼盼
  • 3篇裘爱泳
  • 3篇姚卫蓉
  • 3篇潘福生
  • 3篇梅金龙
  • 2篇张银志
  • 2篇杨如同
  • 2篇陈晨
  • 2篇于航
  • 2篇耿树香
  • 2篇肖凯
  • 2篇肖凯
  • 2篇汪何雅

传媒

  • 13篇食品与生物技...
  • 1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1篇天然产物研究...
  • 9篇食品与机械
  • 8篇中草药
  • 4篇中国油脂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药学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药材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锡轻工大学...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蜜蜂杂志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贝异黄酮组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下方法探讨丹贝异黄酮生物活性增强的原因.(1)提取分离大豆和丹贝中的异黄酮组分并进行鉴定和比较,寻找两者异黄酮组成的差异,以辨明大豆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新的异黄酮(6,7,4'-三酮组成的差异黄酮)还...
徐德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抗肿瘤活性分离纯化
不同结构大麦多糖降血糖活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大麦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多糖结构及其降血糖效果差异的研究。用水、30%乙醇、70%乙醇对大麦进行提取,最终得水提醇沉物、30%乙醇提醇沉物、70%乙醇提取物。将各提取物分别灌胃给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检测其降血糖作用。用DEAE-cellulose柱、HW-55F柱和Sephacryl S-400柱分别对有降血糖作用的水提醇沉物、30%乙醇提醇沉物进行分离提纯,各得到一种多糖。多糖(BP)I为呋喃葡萄糖分子以1→3键相连,α和β构型交替出现,无侧链,分子式为(C_(21)H_(33)O_(16))n;多糖(BP)II为半乳糖分子以1→4键相连形成主链,另有一个半乳糖分子连在主链糖分子的C-6位上,形成侧链,分子式为(C_(37)H_(62)O_(26))n。大麦水提多糖与30%乙醇提多糖的一级结构不同,使得两种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有区别。
侯圆圆杨延超徐德平
关键词:大麦多糖血糖糖耐量
同时提取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和甘草酸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主要对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甘草酸两种重要活性成分的同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及适宜水平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为:用含0.6%氨水的6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w:v),在75℃条件下提取2 h。最佳提取条件下光甘草定的得率为0.238%±0.002%,甘草酸的得率为5.08%±0.03%。该工艺操作简单,投入一批原料,即可同时提取其中的光甘草定和甘草酸,为实现甘草资源高附加值的综合加工利用奠定了基础。
李玉会徐德平张连富
关键词:光果甘草光甘草定甘草酸
牛膝多糖降血糖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2023年
研究牛膝多糖与降血糖活性的关系。牛膝粉碎后先经乙醇提取,再用热水提取,水提液减压浓缩后经醇沉得到牛膝水提醇沉物。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每日给药牛膝各分离组分,连续给药8周,通过测定小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牛膝中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组分。采用DEAE、HW-55F、Sephacryl S-400等凝胶色谱柱对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牛膝多糖组分进一步分离。运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TOF-MS)、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手段鉴定多糖纯度、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析结构。结果表明,牛膝的水提醇沉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P<0.05)。将水提醇沉部分进一步分离得到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牛膝多糖,并鉴定其纯度为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5,该多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0分子果糖组成,以葡萄糖分子为起点,与果糖C_(2)相连,果糖之间以β-1,2糖苷键连接形成主链,支链连接在果糖的C6上,该研究明确了牛膝中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分子结构。
刘铄菲唐年初徐德平
关键词:牛膝多糖降血糖活性成分
枸杞低聚糖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水做溶剂从枸杞中提取糖类成分,经体积分数95%乙醇沉淀脱蛋白质和多糖,再经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低聚糖通过离子交换和凝胶柱层析,得到了2个低聚糖组分。经ESI-MS分析测定低聚糖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666.4,504.3u。利用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行了分析,得出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果糖α(2→4)葡萄糖β(1→2)葡萄糖α(4→2)果糖和半乳糖β(1→6)葡萄糖α(1→2)果糖。
徐鹏徐德平
关键词:枸杞低聚糖分离纯化
南瓜籽抗前列腺增生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研究了南瓜籽抗前列腺增生活性及功效成分。南瓜籽乙醇回流提取,经石油醚萃取,硅胶柱、ODS反向柱层析柱分离,用核磁共振方法鉴定结构。结果表明:南瓜籽醇提石油醚萃取相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8∶2、7∶3)梯度洗脱物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活性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再经ODS柱分离,得到了三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甲酸-1,4-环己二烯-2-十一烷酸甲酯(1),3-甲酸-1,4-环己二烯-2-十一烯酸甲酯(2),2-十一烯酸甲酯-3-十一烷酸-环己-1,4-二烯酯(3)。化合物1~3为首次从南瓜籽中分离得到的酯类物质。
李千会徐德平
关键词:南瓜籽抗前列腺增生
油菜蜂花粉中皂苷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油菜蜂花粉煮沸灭酶,减压蒸干,用80%乙醇提取,经AB-8大孔树脂、MCI柱和ODS反相柱层析柱分离,得到4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方法、1H NMR、13C NMR等手段鉴定他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3,22-二羟基,3-O-β-D-葡萄糖-齐墩果烷(1)、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烷(2)、3,22-二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葡萄糖(1→6)]-齐墩果酸(3)和3-O-β-D-葡萄糖-谷甾醇苷(4)。其中,皂苷1~3在油菜蜂花粉中首次报导。
戴志乔徐德平
关键词:油菜蜂花粉皂苷
桃仁中抗血栓活性成分的筛选与鉴定
2025年
【目的】研究桃仁的抗血栓功效与成分,为桃仁预防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提取,不同色谱柱进行分离,利用大鼠的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并结合分子对接分析,筛选出桃仁抗血栓活性成分,并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桃仁水提物经MCI柱层析得到的体积分数10%乙醇洗脱物可显著降低大鼠的血栓质量(P<0.05),再经ODS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扁桃酸-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1)、1-β-D-葡萄糖苷亚苯基-2-β-D-葡萄糖苷酸(化合物2)、3(-3-吲哚基)丁酸(化合物3)、α-羟基丙酸(化合物4)和dl-扁桃酸(化合物5)。体外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5均可显著抑制因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引起的血小板聚集(P<0.05),其中化合物5的作用最强,抑制率达到48.67%。【结论】该研究证实了dl-扁桃酸为桃仁抗血栓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
贺宇徐德平
关键词:桃仁抗血栓
盾叶薯蓣中新甾体皂苷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研究盾叶薯蓣的水溶性化学成分,用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等方法从盾叶薯蓣的水溶液中分离到一个新甾体皂苷,经1HNMR、13CNMR、135DEPT、HMQC、HMBC和TOCSY谱鉴定,该化合物的结构为:(25R)-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5-en-3β,16,20,26-tetraol-22-seco-3-Ο-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命名为zingiberenin F(1)。该化合物为一新甾体皂苷化合物,该骨架甾体皂苷在薯蓣科中为首次报道。
徐德平胡长鹰王琳王啸春庞自洁
关键词:盾叶薯蓣甾体皂苷F
宣木瓜抗炎活性与成分
2025年
探究宣木瓜抗炎活性成分及其化学结构。以宣木瓜为原料,进行醇提、水提醇沉得到不同提取物,利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其抗炎活性。醇提物经MCI层析柱、SephadexLX-20层析柱、ODS-AQ柱分离得到一个活性组分N,水提醇沉物经DEAE-纤维素柱、HW-55F凝胶柱和SephacryI S-400分离得到活性多糖PCC-1,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结合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抗炎活性进一步评价。结果表明,组分N和多糖PCC-1均有抗炎活性,并确定多糖PCC-1是主要功效成分,组分N只是辅助。通过核磁共振鉴定,组分N为二聚体原花青素,首次从木瓜中分离得到;多糖PCC-1由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主链以β1→4键相连,主链上的C 3,C 2位有侧链相连,一部分C 6位形成糖醛酸,一部分C 6位被甲酯化。该多糖的糖醛酸结构在抗炎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周勤纯徐德平
关键词:宣木瓜原花青素多糖抗炎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