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敬明

作品数:78 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生物学
  • 28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棘腹蛙
  • 9篇线粒体
  • 9篇RRNA
  • 6篇养殖
  • 6篇16S_RR...
  • 5篇动物
  • 5篇试剂
  • 5篇试剂盒
  • 5篇水产
  • 5篇系统发育
  • 5篇教学
  • 4篇阳性
  • 4篇阳性对照
  • 4篇阴性
  • 4篇阴性对照
  • 4篇腿病
  • 4篇消化道
  • 4篇蟹类
  • 4篇化道
  • 4篇缓冲液

机构

  • 59篇重庆文理学院
  • 16篇临沂师范学院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广西科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78篇徐敬明
  • 17篇孙翰昌
  • 14篇樊汶樵
  • 12篇姜玉松
  • 11篇杨帆
  • 8篇吴宝红
  • 5篇丁诗华
  • 5篇李晓英
  • 3篇罗洁
  • 2篇陈德碧
  • 2篇高天翔
  • 2篇杨明柳
  • 2篇高翔
  • 2篇方华华
  • 2篇孙世春
  • 2篇袁万安
  • 2篇吴斌
  • 1篇房开杰
  • 1篇刘凯于
  • 1篇姚汉超

传媒

  • 7篇水产科学
  • 6篇四川动物
  • 5篇水生态学杂志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海洋通报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海洋学报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经济师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1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镉在黑斑蛙组织的积累与分布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镉暴露实验中黑斑蛙不同器官组织对镉的吸收积累,并对其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镉在黑斑蛙器官组织的积累具有选择性,主要积累在肠和肝脏中,其次是皮肤、肌肉,而骨骼中没有积累。
徐敬明
关键词:黑斑蛙
一种中国大鲵的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国大鲵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的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试剂盒,包括:2倍反应混合缓冲液1.0mL;上、下游引物;Taq DNA聚合酶;阳性对照液;阴性对照液;ddH<Sub>2</Sub>O。该...
樊汶樵孙翰昌吴宝红姜玉松徐敬明
天津厚蟹渗透压调节对盐度的响应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20℃水温下,饲养在玻璃缸中天津厚蟹成体在外界环境渗透压变化时体内血淋巴渗透压的调节。结果显示,当外界盐度由30低至0时,血淋巴渗透压随之降低,但始终高于外界环境渗透压;而当外界盐度由30升至50时,血淋巴渗透压随之升高,但始终低于外界环境渗透压。盐度作用时间也影响血淋巴渗透压,盐度作用3h后,盐度0、10、50(盐度20、30、40除外)下天津厚蟹血淋巴渗透压与作用开始时的0h有显著差异(P<0.05)。天津厚蟹血淋巴渗透压与介质渗透压之间的等渗点值为815.6mmol/kg,对应盐度为27.1。结果表明,天津厚蟹在20℃时具有较高的渗透调节能力。
徐敬明
关键词:盐度
镉在中华蟾蜍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被引量:4
2003年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镉在中华蟾蜍不同组织中的含量 ,并对其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镉在中华蟾蜍不同组织中具有选择性 ,主要积累在肠和肝脏中 ,其次是精巢、皮肤、卵巢和肌肉 。
徐敬明冯尚彩
关键词:中华蟾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选择性
棘腹蛙消化道淀粉酶的分布及其活性与pH值和温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棘腹蛙消化道各段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及pH值和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棘腹蛙消化道各部位淀粉酶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值和温度均显著影响淀粉酶活力,二者与淀粉酶活力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棘腹蛙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的最适pH值分别为5.6,6.6,7.6,7.6,它们的最适温度均为35℃。
夏丹丹徐敬明
关键词:棘腹蛙消化道淀粉酶最适PH值最适温度
饲料蛋白水平对瓦氏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1
2010年
为了探讨饲料营养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优质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原,研究了5种蛋白水平(31.1%、35.5%、40.9%、46.5%、50.3%)的饲料对平均体重为(12.13±0.25)g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胃、肠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经过35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鱼的蛋白酶活性均有所增加,其中胃和肠组织的40.9%组酶活性与各实验组显著差异(P<0.05),肝胰脏的各实验组间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各实验组的脂肪酶活性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实验组间胃、肠、肝胰脏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饲料蛋白水平对瓦氏黄颡鱼肠淀粉酶有一定的影响,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略显下降,但对胃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其淀粉酶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
孙翰昌徐敬明庞敏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蛋白水平消化酶
2种大眼蟹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测定了宽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 dilatatum)和日本大眼蟹(M.japonicu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COI)基因片段的序列,其长度均为658bp,A、T、G、C的含量宽身大眼蟹为27.4%、30.9%、17.3%、24.4%,日本大眼蟹为25.8%、32.0%、17.4%、24.7%。宽身大眼蟹只有1种单倍型,日本大眼蟹出现2种单倍型,2种间有123(12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差异率为18.69%(18.85%),其中转换68(69)处,颠换55(55)处,转换与颠换比约为1.2(1.3);种间差异远大于种内个体间差异(0.61%)。2种大眼蟹的AT(57.9%)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与其他蟹类COI基因研究结果相似。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支持大眼蟹科与弓蟹科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二者为姊妹群关系。
徐敬明
关键词:COI
大鲵烂腿病防治技术研究
本文研究了大鲵烂腿病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并初步鉴定了大鲵烂腿病的病原菌.根据生化鉴定结果,结合16S RRNA序列比结果,对我们初步认为嗜水气单胞菌为送检大鲵的病原菌之一.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菌株对氟苯尼考、链霉素...
孙翰昌杨帆丁诗华徐敬明
棘腹蛙良种繁育及养成技术研究
徐敬明杨帆孙翰昌李传印张绍彬
棘腹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养殖条件,非常适合于棘腹蛙的生长。但棘腹蛙野生资源几近枯竭,种源特别是良种等问题成为棘腹蛙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科学养殖与良种培育成为棘腹蛙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通...
关键词:
关键词:棘腹蛙良种繁育生态养殖
Sequence Comparison of Mitochondrial 16S rRNA Gene between Two Sesarma Species
2009年
Partial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16S rRNA gene were determined for two Sesarma species (S. haematocheir and S. pficata), and the length of sequence of S. haematocheir and S. plicata was the same. Of the 533 nucleotides obtained, the A, T, G and C contents were similar, which were 198 bp (37.1%), 206 bp (38.6%), 84 bp (15.8%), 45 bp (8.4%) and 200 bp (37.5%), 205 bp (38.5%), 81 bp (15.2%), 47 bp (8.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49 different sites between the two species, including 21 transition sites, 22 transversion sites and 6 deletion/insertion sites. Furthermore, 361 bp homologous fragment was analyzed to discuss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20 Sesarma spe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content (78.6% - 82.9%) was higher than GC content and there were 91 vadable positions of 16S rRNA sequences among the 20 species. Among 3 Sesarma species in China, S. dehaani and S. haematocheir were closely related (d=0.0151); and there were greater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S. pficata and S. dehaani I S. haematocheir (d=0.0924/0.0923). The average genetic distances of S. plicata , S. dehaani and S. haematocheir with the North American crabs of genus Sesarma were respectively 0.103 2 ± 0.008 9, 0.0783±0.0105 and 0.072 0± 0.011,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greater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American Sesarma crabs and they were monophyletic each other.
徐敬明
关键词:PHYLOGENY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