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秋芝
- 作品数:88 被引量:5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引进小体鲟杂交鲟
- 曲秋芝
- 该项目引进鲟鱼受精卵581万粒,平均孵化率65.6%,最高达到90%;引进了“鲟鱼一号”孵化器图纸并制造了8台,一次性孵化能力提高到现在的1000万粒受精卵;鱼苗驯养成活率超过65%,经认真选留,存养的2~3龄小体鲟后备...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体鲟杂交鲟
- 用配合饲料驯饲中华鲟仔鱼研究初报被引量:13
- 1998年
- 按前7天投喂活饵(水蚯蚓),后期投喂配合饲料和直接投喂配合饲料两种方式对中华鲟仔鱼进行驯饲,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驯饲方式均获得了一定的驯饲成功率,但以第一种方式驯饲效果较好。驯饲效果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质量和适口性。
- 叶继丹孙大江曲秋芝吴文化
- 关键词:中华鲟配合饲料
- 施氏鲟卵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组织匀浆、饱和硫酸铵分步沉淀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的方法提取和纯化施氏鲟卵黄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和7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步沉淀与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得一种卵黄蛋白纯品。Native-PAGE和SDS-PAGE分析表明,该纯化蛋白纯度为100%,由一种同源亚基组成,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kD。油红O、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罗丹明B染色均为阳性,表明该蛋白为施氏鲟卵中的一种脂磷蛋白。
- 张年国张颖曲秋芝孙大江
- 关键词:施氏鲟卵黄蛋白分离纯化
- 鲟鱼全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的研究
- 张家均曲秋芝张凯张发扬郭富华王丙乾李松琼马国军张竹
- 该项目从国外引进受精卵孵化、育苗到培育成熟亲鱼进行催产,真正实现了西伯利亚鲜的全人工繁殖。在规模上,该项目催产4组亲鱼,生产鱼苗12. 5万尾是瑞得尔中心的两倍。受精率达到91%,比瑞得尔中心提高了3倍。率先引进施氏鲜、...
- 关键词:
- 关键词:鲟鱼全人工繁殖养殖技术
- 一种鲟鱼用卵子收集装置
- 一种鲟鱼用卵子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用卵子收集装置。以解决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产孵,其卵子的收集一直采用普通脸盆,致使人工受精时,体腔液的去除及鱼卵的清洗费时费力,浪费严重,鲟鱼卵容易损伤及丢失,影响孵化率的问题。...
- 张颖孙大江曲秋芝刘晓勇
- 湖鲟微卫星引物在三种鲟鱼及杂交子代的通用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利用12对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微卫星引物对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 Brandt)及三种杂交鲟进行种间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湖鲟微卫星引物在六种鲟鱼中有较高的通用性,有6对引物(50%)在6种鲟鱼中扩增出PCR产物,但仅有4对在6种鲟鱼中得到清晰可辨且有多态性的条带,可以直接用来分析几种鲟鱼的遗传多样性和进行杂交鲟的辅助育种工作。其中,位点LS-68在三种纯种鲟鱼中的等位基因大小范围上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三种纯种鲟鱼的分子标记位点;位点AfuG112在除施氏鲟外的其他鲟鱼中都得到特异扩增产物,可以用于检测施氏鲟群体的纯度(施氏鲟无带,怎么能用来检测纯度),人工辅助育种的品种选择;位点AfuG122仅在三种杂交鲟中得到清晰可辨的条带,可以作为区分杂交种与纯种的分子标记位点。
- 彭涛王念民佟广香曲秋芝齐茜索力孙大江
- 关键词:鲟鱼微卫星引物
- 五种鱼类卵黄蛋白等电点特性分析
- 2007年
- 运用IFE-PAGE电泳技术,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Amur sturgeon)、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Siberian sturgeon)、哲罗鲑(Huchotaimen Taimen)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go Lden rainbow trout)5种鱼类卵黄蛋白等电点的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测定卵黄蛋白等电点的实验方法。5种鱼类卵黄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都为3条带,表明5种鱼都是由3种卵黄蛋白组成,哲罗鲑和虹鳟卵黄蛋白都属于酸性类型,与鲟形目这3种鱼卵黄蛋白等电点差别较大。
- 霍堂斌张颖孙大江曲秋芝
- 关键词:等电点卵黄蛋白施氏鲟小体鲟哲罗鲑虹鳟
- 施氏鲟、大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卵及体腔液的生化组成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亚鲟(P<0.05)。吸水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大杂交鲟卵中谷草转氨酶(GOT,2.83U·g-1)、酸性磷酸酶(ACP,0.69 U·g-1)和碱性磷酸酶(AKP,0.81 U·mg-1)含量最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西伯利亚鲟卵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3种鲟鱼卵与体腔液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组成差异显著。大杂交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显著高于施氏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P<0.05)。西伯利亚鲟(0.51±0.16μmol·g-1)卵内的Fe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0.35μmol·g-1)和大杂交鲟(0.42±0.12μmol·g-1),而体腔液内均未检测到Fe和Zn,但体腔液中Vc(4.00±2.44μg·L-1)含量显著低于大杂交鲟(5.58±1.53μg·L-1)和施氏鲟(5.47±2.32μg·L-1)(P<0.05)。3种鲟鱼卵及体腔液内的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成相同,但SDH和ACP活力、Fe和Vc含量存在组织和种间差异,在亲鱼培育时应区别培育。
- 张颖孙大江刘晓勇潘鹏曲秋芝
- 关键词:施氏鲟微量元素维生素
- 小体鲟在静水池塘中生长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本试验利用西泉眼水库岸边静水池塘养殖开口进食已两周的小体鲟幼鱼,其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0.125±0.95g、2.98±1.72cm;经过4周饲喂,其育成率达到70%以上;体长为6±2.98cm、体质量1.78±1.25g;体长、体质量增长分别为0.115cm/d、0.0595g/d。试验结果证实如配合采用调整养殖密度、配套养殖设施、清理天敌并在池塘周围建围栏、调节水质、越冬并搭配不同食性、不同水层的鱼种等措施,小体鲟是适于在北方静水池塘生长的。
- 杜昆博王念民杨贵强孙大江郭军伟曲秋芝
- 关键词:小体鲟静水池塘
- 卵黄蛋白原的发生、结构及功能研究现状被引量:24
- 2007年
- 张年国张颖孙大江曲秋芝
- 关键词:卵黄蛋白原卵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