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98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专利
  • 34篇期刊文章
  • 1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篇超疏水
  • 15篇疏水
  • 15篇疏水表面
  • 15篇超疏水表面
  • 12篇纳米
  • 10篇接触角
  • 10篇合金
  • 8篇激光
  • 7篇复合材料
  • 7篇复合材
  • 6篇刀具
  • 6篇碳化硅
  • 6篇镁合金
  • 6篇纳米SIC
  • 6篇纳米碳
  • 6篇纳米碳化硅
  • 6篇激光加工
  • 5篇电机
  • 5篇润湿
  • 5篇润湿性

机构

  • 55篇北京工商大学
  • 48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航天北京...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作者

  • 98篇李杰
  • 22篇石文天
  • 20篇高东明
  • 20篇刘玉德
  • 16篇张会臣
  • 10篇于迎涛
  • 8篇刘云鹏
  • 7篇黄志刚
  • 7篇张小青
  • 5篇黄朝明
  • 5篇张璐
  • 4篇许博
  • 4篇庞连云
  • 4篇黄雅婷
  • 4篇李国宾
  • 4篇翁云宣
  • 4篇邢鹏飞
  • 3篇武占华
  • 3篇景艳龙
  • 3篇王林

传媒

  • 6篇功能材料
  • 4篇中国塑料
  • 3篇表面技术
  • 2篇轻工科技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流体机械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测绘工程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年份

  • 9篇2024
  • 10篇2023
  • 1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铜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加工技术领域。该铜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铜基底表面构建微米级粗糙结构,得到第一表面;对第一表面进行羟基化处理,得到第二表面;将铜基底置于有机溶液中,使第二...
李杰刘玉德石文天高东明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选区激光熔化残余应力预测被引量:5
2021年
当前对选区激光熔化产生的残余应力预测方法主要为数值模拟,但由于设备、环境、粉末等因素差异性较大,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很难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神经网络在预测多变量、复杂线性信息处理方面能力强的特点,建立适用于预测316L不锈钢粉末选区激光熔化残余应力的模型。使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打印相当数量的不同工艺参数的试样,采用超声波检测其内部残余应力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并使用这些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具有预测功能的神经网络,将验证样本的工艺参数输入神经网络,计算出预测的残余应力值,与实际检测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偏差较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残余应力的方法,可以快速确定不同选区激光熔化工艺参数对应的残余应力,避免设置残余应力较高的工艺参数,有效缩短制备高质量工件试样的周期,降低成本。
景艳龙李杰石文天闫晓玲
关键词:增材制造残余应力神经网络选区激光熔化超声波检测自适应
超疏水Ti6Al4V表面的制备及其润湿性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使Ti6Al4V合金具有超疏水特性,采用激光技术加工规则点阵状纹理,然后采用自组装技术在试样表面制备自组装分子膜,得到了超疏水Ti6Al4V表面.激光加工构造的微米级点阵结构规整,形成了具有一定高度的类似锥台或柱状的凸起.通过激光加工和沉积自组装分子膜,Ti6Al4V试样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最大可达到151°.将测得的接触角与分别用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实测结果更接近Cassie模型的结果.通过改变激光加工表面微结构的参数,可以控制表面接触角的大小.随着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大,接触角呈增大趋势.当表面粗糙度大于4μm时,接触角均大于150°,形成超疏水表面.
连峰张会臣庞连云李杰
关键词:钛合金激光加工超疏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当代大学生通识选修课程学习的启发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普及化递进,大学通识选修课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深造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逐渐对通识选修课的认知和学习失去了动力,从而影响到大学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在现实面前,如何解决大学通识选修课的教与学困境,这是本文要探索的关键内容。本文试图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进大学通识选修课的教学环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试图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培养人的全面性完整性提供借鉴。
李杰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需求层次理论
一种再制造复合材质零件缺陷超声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制造复合材质零件缺陷超声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超声纵波(或横波)探头放在待测零件表面上,设置采样系统的增益参数,采集超声脉冲发射接收仪发射的激励脉冲信号;在零件表面上移动探头,当示波器上显示的始波信号幅...
闫晓玲李杰
文献传递
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表面缺陷机理及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减少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的表面缺陷。方法通过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钻削试验,研究钻削过程中刀具的作用机理。通过不同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对制孔入口表面缺陷和孔内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制孔过程中的缺陷损伤,并进行相关评定。通过改变装夹工艺方式,研究装夹工艺系统的刚度对制孔表面缺陷的影响。结果切削速度与进给速度对制孔表面缺陷的影响较大,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不断增大,孔径入口撕裂区域面积增大,孔径周围毛刺分布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切削力总体呈减少趋势。试验表明,切削速度为62.83 m/min时,切削力最大,此时振动频率接近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出现共振现象。孔径内壁质量与切削速度成正比,与进给速度成反比。提高装夹工艺系统刚度,可以减少制孔入口的表面缺陷。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制孔试验,切削速度为87.96 m/min、进给速度为60 mm/min时,获得的表面质量最佳。结论在高转速、大进给情况下,加工表面缺陷较严重,应避免用此工艺参数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加工。工艺系统的装夹方式对制孔缺陷的影响较大,工艺系统的刚度越高,制孔质量越好。
石文天庞庆超刘玉德李杰任冰
关键词:装夹方式
仿生微织构与氟硅烷修饰对6061铝合金浸润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利用激光辐射效应在铝合金表面构建仿生微织构,通过自组装工艺在微织构表面实现氟硅烷改性处理,制备得到特殊浸润性表面。利用扫描电镜、三维形貌仪、接触角测量仪对试样微观形貌和浸润性进行表征。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仿生微织构和氟硅烷修饰对构建特殊浸润性表面起到重要作用;微织构的形貌差异、加工矩阵间距的变化均会影响试样表面对水接触角。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进一步证实,仿生微织构表面具有的超疏水浸润状态符合Cassie模型预测。
李杰黄镕敏王超磊吴昊晨张阳
关键词:浸润性接触角
双碳和北极东北航线中转模式通航背景下环渤海内支线规划研究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的繁荣,推动海运贸易的蓬勃发展,为追求规模经济效应,集装箱船舶不断大型化,海运网络随之演化升级,轴辐式海运网络的应用更为广泛,支线港和内支线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1年俄罗斯提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兴...
李杰
关键词:鲁棒优化
变径轮式物料输送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具体提供一种变径轮式物料输送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物料输送装置无法同时对物料进行输送和压缩、占地面积大、密封性差及物料输送方向和倾角受限等问题。为此,该变径轮式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容器和至少一个作...
高东明黄志刚刘玉德李杰许博
基于激光加工和自组装技术硅基底超疏水表面的制备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激光在硅基底上加工具有规则点阵结构的表面纹理,采用自组装技术在此硅表面制备全氟辛烷基三氯硅烷自组装分子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形貌仪对硅试样表面进行形貌分析,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试样的接触角。结果表明,激光加工后的硅试样表面纹理深度和表面粗糙度均随激光加工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变大,试样表面的去除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激光加工和沉积自组装分子膜,硅试样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最大可达到156°,且试样的水接触角随激光加工间距的减少而增大。试样接触角测量值与Cassie模型预测值相一致,当点阵直径与加工间距比<0.510时,硅试样表面为超疏水表面。
李杰张会臣连峰庞连云
关键词:超疏水激光加工接触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