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勇
- 作品数:61 被引量:272H指数:8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促进大豆高产育种过程中后代性状的选择,运用加性-显性-上位性基因效应的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1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2个环境下的6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适宜在低世代选择,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适宜在高世代选择,环境条件对株高和百粒重的选择效果影响较大,对其他性状影响较小;株高和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后代的选择中可协同改良,其中主茎节数与单株粒数的改良效果不受环境影响;选择单株粒数显性效应高的组合,容易获得较高的单株粒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间接选择单株荚数,可对单株粒重的提高产生一定效果。
- 薛红宁海龙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
- 关键词:大豆产量性状遗传率贡献率
- 东北春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明确东北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采用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361份,于2012—2014年在东北地区北安、扎兰屯、克山、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长春、白城、铁岭9个代表性地点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将品种在所有环境下的平均值作为该品种在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获得的常规值,常规值的大小代表了品种的基因型值,用以作为与生态区值比较的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蛋脂总量为40.47%、21.35%和61.82%,百粒重总平均值为19.06g。不同试点间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蛋脂总量最大相差约2—3个百分点,百粒重最大相差约3g;而品种间相对应性状则分别相差约8,4,6个百分点和20g,品种问差异远大于试点间表达的平均差异。(2)品种按育成年代归类,不同育成年代品种平均值呈现一定的变异趋势,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随育成年代呈现下降趋势、油脂含量和百粒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蛋白质含量从41.23%降至40.28%,蛋脂总量从62.16%降至61.74%,油脂含量从20.92%升至21.46%,百粒重从18.70g升至19.29g。但同一育成年代内品种的差异大于不同育成年代间平均值间的差异。(3)品种按熟期组归类,平均值呈现一定的变异趋势,蛋白质含量(39.97%~41.31%)呈现以MGI组为底端,向早向晚均上升;油脂含量(20.42%-21.83%)与蛋脂总量(61.23%-62.92%)随熟期组变晚呈下降的趋势;百粒重在MGIII组(20.32g)达到最大,在其它熟期组间(18.86—19.18g)差异不显著。熟期组内品种籽粒性状的差异远大于熟期组间育成品种籽粒性状平均值间的差异。(4)各熟期组品种在各生态区籽粒性状的差异虽达到显著水平,但差异并不大。第1亚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北部地区,各熟�
-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杨兴勇田中艳傅连舜程延喜苏江顺孙宾成杜维广赵团结盖钧镒
- 关键词:品质性状熟期组生态特征
- 降雨量不足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本文比较分析了2004年与常年气象资料和四个试验品种的表现,结果表明:2004年6、7月份和8月上、中旬降雨量严重不足(较历年少近150 mm),造成土壤和大气干旱,大豆生长关键时期(即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供水不足,使大豆株高降低,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粒数减少,百粒重降低,产量降低的事实。说明了大豆6、7、8月份降水对大豆产量的重要性。。
- 董全中杨兴勇张勇薛红刘玲玲
- 关键词:降雨量大豆性状
- 利用冬季降雪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冬季降雪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播种前,在积雪的土壤表面覆盖阻碍水分蒸发的覆盖物;播种时,将作物种子播入所述覆盖物下的土壤,再按照如下1)或2)的方式处理所述覆盖物,以提高...
- 韩天富张勇贾鸿昌杨兴勇闫洪睿
- 外源DNA导入创造大豆高蛋白种质资源的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利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技术将半野生大豆高蛋白DNA转移到栽培大豆,获得了一批优良的高蛋白品系及群体。研究表明.利用该技术是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
- 刘广阳杨兴勇宋丽娟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吕云波
- 关键词:大豆外源DNA导入半野生大豆高蛋白种质资源
- 大豆丰收2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05年
- 对大豆丰收24号的特征特性、适应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 薛红杨兴勇董全中张勇
- 关键词:栽培技术
- 优良大豆种质克4430-20被引量:8
- 1996年
- 优良大豆种质克4430-20*牛若超杨兴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6)克4430-2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采用有性杂交方式,以当地种质为主体,不断引入地理远缘种质加以改变和创新而育成的大豆种质(中间材料)。直接利用克4430-...
- 牛若超杨兴勇
- 关键词:大豆
- 早熟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克豆44被引量:2
- 2021年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克山1号为母本、黑河27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育成大豆新品种克豆4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蛋脂均衡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薛红杨兴勇董全中张勇张明明李微微王磊胡凯凤
-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高产大豆新品种丰收27号及栽培技术
- 2010年
- 丰收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7年以克交88223-1为母本,以白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所内培育F1,1999—2001年所内种植F2-F4,系谱法选择,
- 杨兴勇
- 关键词:大豆杂交选育系谱法母本
- 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被引量:49
- 2000年
- 本文报道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野生大豆 DNA直接导入受体栽培大豆。经分析、鉴定、选择、育成了集高产、优质、高蛋白于一体的新品种黑生 10 1,并经 RAPD(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分子验证 ,证明供体 DNA片段确已进入受体。经连续 7年分析 ,黑生 10 1蛋白质含量超过 4 5% ,平均比受体高 1.76个百分点 ;球蛋白总量比受体高近 10个百分点 ,11S球蛋白超过了 70 % ;产量比标准品种提高 9.8% ,已于
-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卢翠华周思君韩玉琴刘昭军刘广阳杨兴勇董全中赵凯赫世涛
- 关键词:大豆外源DNA黑生101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