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捷 作品数:78 被引量:55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生物学 更多>>
血站数据电文与电子签名管理的特殊性:兼谈美国FDA对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管理要求 被引量:4 2009年 郭永建 王鸿捷关键词:数据电文 电子签名 血站 FDA 无偿献血认知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比较研究对象无偿献血认知的特点及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5月—9月于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小屋和采血车的献血者、陪同的未献血者以及网络问卷共1 06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无偿献血认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献血认知情况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对象献血认知存在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的献血认知总分,以及献血积极认知、献血消极认知、献血知识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研究对象总体的相应得分;女性的献血认知总分以及3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研究对象总体的相应得分;男性的献血认知总分(73.31±11.44 vs 70.25±12.67,P<0.05)、献血消极认知得分(70.63±12.92 vs 67.92±14.22,P<0.05)、献血知识得分(70.50±19.44 vs 64.52±21.89,P<0.05)显著高于女性,献血积极认知得分高于女性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献血认知得分均增加。结论研究人群献血认知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献血认知优于女性;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献血认知均提高。 李彦妮 朱燕波 李桐 严辉 王鸿捷 张伟东 姚园关键词:无偿献血 性别差异 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抗-HCV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2018年的抗-HCV检测不合格率情况,探究各实验室抗-HCV检测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实现京津冀血站实验室同质化建设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问卷填报的形式,收集2018年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各月的抗-HCV检测相关质量监控指标,在各实验室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18年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的抗-HCV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种抗-HCV试剂的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实验室在应用试剂R2,R8检测抗-HCV时不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6种试剂在不同实验室应用时,使用相同试剂的不同实验室间抗-HCV检测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0%的实验室应用不同试剂检测的抗-HCV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5)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的抗-HCV检测单试剂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8年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抗-HCV检测能力有很大差异,除试剂原因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瑜 葛红卫 王瑞 潘彤 韩卫 王鹏 杨莉 孙绍秋 曹晓 崔立晔 魏超 于桂军 徐云鹏 房金娟 刘彩侠 王学刚 甄志军 刘晓杰 杜文功 王露楠 刘江 王鸿捷关键词:血站实验室 抗-HCV 不合格率 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复检符合率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简称血站实验室)2018年的抗-HIV ELISA检测复检率及复检符合率情况,探究各实验室抗-HIV试剂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其影响因素,为实现京津冀血站实验室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填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2018年全年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各月试剂使用情况,抗-HIV检测的标本数,每种试剂需进行重复检测标本数量和ELISA重复检测为反应性标本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18年京津冀15家血站实验室的抗-HIV检测复检符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复检策略的实验室抗-HIV复检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规模实验室抗-HIV检测复检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8种抗-HIV检测试剂的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试剂R1,R5,R8在不同实验室检测抗-HIV复检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试剂各实验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实验室B,C,E,F,G,N使用2-3种试剂检测的抗-HIV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实验室试剂间复检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018年京津冀地区15家血站实验室抗-HIV检测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使用试剂本身的差异外,实验室内的其他因素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各实验室在抗-HIV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陈瑜 葛红卫 王瑞 潘彤 韩卫 王鹏 杨莉 孙绍秋 曹晓 崔立晔 魏超 于桂军 徐云鹏 房金娟 刘彩侠 王学刚 甄志军 刘晓杰 杜文功 王露楠 刘江 王鸿捷关键词:京津冀 抗-HIV 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的演进——低效价抗体O型全血正重新成为首选的应急通用桥接复苏液体 2024年 血液复苏是严重失血患者的关键急救措施。血液复苏液体的选用,经历了从全血到晶体液/胶体液、晶体液联合红细胞、等比例血液成分的演进过程。近20年来,采用低效价抗体O型全血(low titer group O whole blood,LTOWB)作为血液复苏的首选应急通用桥接复苏液,已发展成为大趋势。我们对全血在严重失血患者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做一介绍,并提出我国采用LTOWB作为首选应急通用血液的进一步论证和验证研究建议。 王鸿捷 郭永建关键词:严重失血 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方法确认的技术实践 被引量:23 2014年 血站的血液检测方法是对来自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完成相关目的检测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或标准品、检测条件或步骤的组合。血站实验室采用法规要求的血液检测方法对供临床输用的每单位血液检测,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2个方面均符合预期的要求。针对实验室选用的检测方法,必须有形成文件的过程来证明其性能满足特定的技术标准和预期目的。体现检测方法性能的相关指标包括正确度、精确度、灵敏性、特异性、线性范围、参考范围等。 葛红卫 王鸿捷关键词:关键词 血站实验室 性能指标 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2024年 严重创伤患者对救治时效性要求极高,输血在此类患者的紧急救治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输注低效价O型全血或平衡比例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成分血的止血复苏策略将使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获益。然而,当前国内血液保障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对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输血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需求。针对我国严重创伤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学组组织国内输血医学和创伤救治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共同制订《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从血液保障模式和输血策略两个方面共提出10条推荐意见,为严重创伤紧急救治阶段的输血复苏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卢尧 李阳 张雷英 唐昊 敬慧丹 王耀丽 贾向志 巴立 卞茂红 蔡丹 蔡辉 蔡晓红 查占山 陈秉宇 陈大庆 陈凤 陈国安 陈海鸣 陈静 陈敏 陈青 陈舒 陈玺 程金凤 褚晓凌 崔红旺 崔欣 达珍 戴莹 邓素容 董伟群 范为民 冯珂 付丹晖 付涌水 傅奇 傅雪梅 甘佳 甘新宇 高伟 巩怀证 桂嵘 郭庚 韩宁 郝一文 何武兵 洪强 侯瑞琴 侯卫 胡婕 胡培阳 胡熙 胡晓玉 黄光斌 黄婕 黄象艳 黄远帅 浑守永 蒋学兵 金平 赖冬 乐爱平 黎红梅 李碧娟 李翠莹 李代红 李海宏 李贺 李辉 李剑平 李宁关键词:急救 输血 Rh(-)献血者特征分析及保留策略研究 在中国Rh(-)献血者分布全国各地,北京市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是以聚集在北京的Rh(-)献血者为主题的公益性组织,从2001年成立以来的十余年时间,已经拥有成员2000余人,已累计捐献血液近1000000 mL.本文以北京稀... 刘亚利 徐文 侯明 王鸿捷关键词:无偿献血 稀有血型 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血液筛查的核酸扩增技术:当前的问题,未来的挑战 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报告分子检测如何使受血者免受病毒感染的几个现实的问题,尤其是HIV和HCV.血清学检测血液污染是检测病毒抗体(或病毒相关的蛋白质)的出现,而核酸扩增技术确定血液是否被感染,是检测病毒特有的核酸序列.后者可将单一病毒分子的DNA或RNA扩增十亿倍以上,能够阻断可能逃过现行检测已被感染的血液,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尽管NAT具备技术优势,但能否常规应用还存在争议.在美国,为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进行临床试用,可以从后勤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辩论.公众和政治力量都要求供血"零风险",在维持世界输血安全的最高标准和成本效益之间产生了冲突. James L.Gallarda Elizabeth Dragon 张爱红 王鸿捷 葛红卫关键词:血液筛查 核酸扩增技术 血液检验 输血 应用微板法快速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 被引量:24 1999年 韩卫 葛红卫 王鸿捷 张爱红 汤玉泉 常缨 杨秀英关键词:微板法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