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敏
-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基于病案式教学的口腔修复学网络课程教学初探被引量:5
- 2008年
- 为了高效、合理地利用和完善现有已开发建成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口腔修复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提供一种可供现实操作的具体模式,该文结合口腔修复学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病案式教学(CBL)的口腔修复学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并对其特色与优势、实施方法以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 田敏贾骏段嫄嫄张玉梅张少锋
- 关键词:网络课程口腔修复学
- 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根据往届学生教学效果反馈以及口腔修复学科的特点,借鉴荷兰内梅亨大学的PBL授课方法,在牙体缺损修复模块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从教学实施方法、教学效果以及目前条件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 马楚凡田敏方明李冬梅张少锋陈吉华
-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PBL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 瓷表面处理方式及冷热循环对VITAMarkⅡ粘结强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瓷表面处理方式及冷热循环对VITAMarkⅡ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切割好的64个瓷片分为4组:空白组、酸蚀组、硅烷偶联剂组、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组,每组依次与RelyX Unicem进行粘结,无冷热循环的32个试件仅37℃水浴84 h,有冷热循环的32个试件置于自动冷热浴循环仪中循环5 000次,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其剪切强度。结果联合组的粘结强度最高,高于其余3组(P<0.05),比较冷热循环前后的强度变化,4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酸蚀和硅烷偶联剂联合应用可提高VITAMarkⅡ的粘结强度。
- 谭晓蕾任诚田敏张少锋
- 关键词:硅烷偶联剂可切削陶瓷剪切强度
- 浅析医技交流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口腔修复过程中明确有效的医技交流是保证获得高质量修复体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医技交流中仍严重存在交流主动性不强、方式不通畅、交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我国口腔修复中医技交流的现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一一解析制定医...
- 田敏
- 可摘义齿菌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可摘义齿的菌斑覆盖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可摘义齿的菌斑控制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26例可摘义齿佩戴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义齿临床检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可摘义齿菌斑各影响因素中,义齿的戴用时间、清洁方式、夜间保存方式、表面有无磨痕等均对义齿的菌斑评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中,义齿清洁方式和戴用时间是义齿菌斑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使用高效清洁方式如义齿清洁剂的义齿菌斑轻于其他方式组,义齿戴用时间长的人群义齿菌斑重于戴用时间短者。故建议义齿戴用者采用义齿清洁剂这种高效、便捷的清洁方式来维护义齿的清洁卫生,同时可以对义齿进行定期抛光,并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更换或制作新义齿来抑制菌斑的产生。
- 柴治国杨彦伟张少锋张宏晨张雅丽田敏
- 关键词:可摘义齿菌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 牙科用合金引起牙龈着色的原因分析
- 目的:探讨牙科用合金引起牙龈着色的原因,为口腔临床材料选择和操作注意事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 和GoogleScholar1970 年至2014年间发表的有关牙...
- 田敏
- 口腔修复学网络课程学习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索并应用口腔修复学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综合评价方法,为实现网络课程的过程评价提供可供借鉴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网络课程学习者学习成效的因素,初步建立口腔修复学网络课程学习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意见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网络课程质量因素分层模型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用Delphi法验证各项指标权重的合理性,最终形成网络课程过程评价标准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结合Topsis法综合评价八年制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实际效果。结果:通过多级筛选和赋权,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以及1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课程评价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Topsis法得出每位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名。结论:此评价方法全面考虑了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 柴治国田敏吉兆华方明吴国锋张玉梅张少锋陈吉华
-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网络课程层次分析法DELPHI法TOPSIS法
- 在实验教学中提升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被引量:1
- 2012年
-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联系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的桥梁。加强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为高标准完成临床实际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 高婧沈丽娟刘梦蝶方明田敏
- 关键词:实验教学口腔医学
- 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5年
- 为探讨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在口腔修复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研室以35名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带教教师选择好典型牙列缺损的临床患者后,学生分组跟随带教老师参与典型患者的临床问诊、检查和诊断过程,然后各组在提供的备选修复方案中选择一种来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整理并列出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准备,最后以辩论的形式检查教学效果。结果发现,通过临床辩论模式联合病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们在熟悉口腔修复临床检查、诊断操作等基本步骤的同时,积极查阅资料,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做到活学活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灌输教育的不足之处,更加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和临床知识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 马楚凡吴江李冬梅田敏黄静张少锋陈吉华
- 关键词:病例教学口腔修复
- 种植冠桥修复体特征对植体周病发病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种植冠桥修复体不同特征对植体周病发病的影响,为临床制订植体周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行种植冠桥修复的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邻接触情况、咬合情况等种植体和修复体相关因素及口腔卫生维护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因素对植体周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植体周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14例患者,351枚植体,随访(11.0±3.5)个月。最终43.0%(92/214)的患者和37.3%(131/351)的种植体发生植体周病,植体周黏膜炎和植体周炎的患者水平发病率分别为41.1%(88/214)和4.2%(9/214),种植体水平发病率分别为34.2%(120/351)和3.1%(11/351)。在种植体和修复体相关因素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邻接状况、咬合情况与植体周病的发病有关联(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螺丝固位(风险比=2.38,95%CI:1.42~3.99)、修复体邻接丧失(风险比=2.36,95%CI:1.31~4.27)为植体周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固位方式与邻接状况对植体周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田敏赵芮黄瑾吉兆华方明董岩陈莉牛丽娜陈吉华
- 关键词:牙种植体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