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捷

作品数:59 被引量:58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矿业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教学
  • 8篇有效应力
  • 8篇渗透率
  • 8篇煤体
  • 7篇气体压力
  • 7篇瓦斯
  • 7篇煤样
  • 7篇教学方法
  • 6篇采矿
  • 5篇数值模拟
  • 5篇煤层
  • 5篇煤岩
  • 5篇孔隙
  • 5篇采矿工程
  • 5篇
  • 5篇值模拟
  • 4篇地压
  • 4篇应力
  • 4篇声发射
  • 4篇课程

机构

  • 57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应急管理部信...

作者

  • 59篇祝捷
  • 24篇姜耀东
  • 17篇赵毅鑫
  • 10篇唐俊
  • 9篇刘京红
  • 9篇王宏伟
  • 4篇张敏
  • 4篇左建平
  • 3篇黎立云
  • 3篇周宏伟
  • 3篇张博
  • 3篇于鹏程
  • 2篇薛东杰
  • 2篇刘德军
  • 2篇吕进国
  • 2篇孟磊
  • 2篇李玉涛
  • 2篇刘斌
  • 2篇陈孟达
  • 2篇周鑫

传媒

  • 12篇煤炭学报
  • 5篇力学与实践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煤炭技术
  • 3篇山西建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岩土力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效应力对煤样变形和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为了研究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特征,利用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在外部应力不变、降低进口气体压力,外部应力、进气口压力同步降低2种实验条件下,观测了赵各庄煤矿9号煤层样品的应变和气相(氦气)渗透率,研究有效应力对煤样变形和渗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有效应力升高,煤样的收缩应变加剧,有效应力为5.2~6.5 MPa,收缩体积应变与有效应力之间符合线性关系,有效应力大于6.5 MPa或小于5.2 MPa,应力–应变曲线发生偏折,部分煤样出现扩容现象;气体渗流速度随进口气体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升高或降低有效应力,煤样渗透率均随着进口气体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由此可见研究有效应力变化条件下的渗透率变化特征,应适当考虑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
祝捷王学王学于鹏程陈孟达何法
关键词:采矿工程渗透率气体压力有效应力
加卸荷同时作用下煤样渗透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煤矿开采引起的应力重分布使得周围煤岩体一定范围内形成卸荷区。考虑到煤矿开采中的卸荷扰动区具有某个方向卸载和其他方向加载的特点,试验研究了煤样在加卸载同时作用下的渗透率变化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率变化曲线存在拐点,拐点之前煤样渗透率缓慢增加,拐点之后渗透率急剧增大;在外部应力相同条件下,渗透率增幅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经两类幂函数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发现,以有效应力卸荷比为基本变量的幂函数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更好。
祝捷姜耀东赵毅鑫马建芝
关键词:卸荷渗透率有效应力气体压力
OBE理念下的材料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1
2021年
为提高材料力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了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采矿专业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巷道支护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针对轴向拉伸、轴向压缩、扭转、弯曲、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分别导入顶板锚杆、墩柱、锚杆孔钻孔、巷道顶板锚杆布置优化、钢管混凝土支架破坏和墩柱稳定性等案例,运用相关章节力学知识,最终解答了案例。OBE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材料力学和所学专业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性思维,实践创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刘德军左建平周宏伟祝捷李明耀
关键词:教学方法采矿专业
关于平面汇交杆系超静定变形的协调方程
分析了拉压杆件的变形与杆端结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共点圆和正弦定理建立变形协调方程的新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最重要的是,此方法可以相当方便地求解高次或结构不对称的超静定问题。
吴小虎黎立云祝捷
体验教学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本着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点评分析"的体验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积极主动、协作进步的学习过程,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表明,体验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祝捷传李京周鑫
煤吸附解吸CO_2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无商业开采价值的煤层被认为是理想的CO2储存场所,煤吸附解吸CO2的变形特征是煤中CO2封存的重要问题。利用煤体吸附-解吸变形试验系统,在预定压力的CO2气体环境下,对取自赵各庄煤矿9号煤层煤样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进行了近600 h的观测,研究煤样在不同气体压力下吸附、解吸CO2的变形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煤样吸附/解吸CO2产生的膨胀/收缩变形,煤样吸附变形需要12 h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趋于稳定,原煤样品的吸附解吸变形呈各向异性;经历了吸附和解吸CO2的煤样均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变形,气体压力低于1.5 MPa时残余体积应变低于0.6×10-3,可近似认为煤样吸附解吸变形过程可逆。通过煤样吸附解吸变形实验数据的拟合发现,Langmuir方程可反映煤样吸附解吸CO2变形随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
祝捷张敏姜耀东唐俊
关键词:煤体变形吸附解吸LANGMUIR方程
保德与韩城地区不同尺度煤样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试验被引量:1
2021年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与韩城地区的煤样进行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应力敏感性试验,探讨煤岩尺度对煤的应力敏感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小尺度煤样的应力敏感性比大尺度煤样变化更为显著,渗透率变化也更大;经历有效应力的一次升降之后,煤样渗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尺度较小的煤样渗透率恢复率要低于大尺度煤样;在有效应力变化率相同时,小尺度煤样的裂隙体积变形大于大尺度煤样,其压缩系数也远高于后者;尺度效应在中低阶煤储层中较中高煤阶储层更为明显;保德区块原生结构煤发育,开发过程中煤层应力敏感性较弱,煤层气产气效果好;韩城区块糜棱煤发育,开发过程中煤层渗透率敏感性增强,煤层气产气效果低;相比于煤样尺度来说,煤阶对煤样的应力敏感性影响小得多。
刘文革王勃赵岳韩甲业侯伟徐强闫霞祝捷
关键词:渗透率有效应力应力敏感性
深采煤层巷道平动式冲击失稳三维模型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在LippmannH关于冲击地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深采煤层巷道平动式冲击失稳三维准静态模型,模型可适用于顶底板为岩石的煤巷或半煤巷中发生煤层整体冲击失稳的机理分析。该模型考虑了煤层内部滑动摩擦对煤层突出的阻碍作用,分析了煤层整体突出前临界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更合理的煤层突出范围度量指标及煤层整体突出倾向性的判定方法。结合赵各庄矿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深部开采条件下煤层巷道动力失稳灾害的发生机理以及突出区域相关几何量之间的关系。
姜耀东赵毅鑫刘文岗祝捷
关键词:采矿工程巷道冲击地压失稳
煤岩组合体变形破坏前兆信息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4
2008年
讨论煤、岩体在2种组合模式下受压破坏过程中能量集聚与释放规律。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煤–围岩"系统失稳规律,并结合红外热像、声发射、应变等监测手段,对"砂岩–煤"及"砂岩–煤–泥岩"两类组合体进行单向压缩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煤、岩组合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得到煤、岩组合体失稳破坏过程中红外热像、声发射能谱及组合体不同部位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比煤样单体,煤–岩组合试样失稳更突然,失稳前兆点更难于捕捉。
赵毅鑫姜耀东祝捷孙冠哲
关键词:采矿工程组合煤岩红外声发射前兆
基于CT图像的岩石破裂过程裂纹分形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岩石材料存在不同阶次随机分布的微观孔隙和裂纹,其受载后的宏观断裂失稳和破坏与内部微裂纹的分布以及微裂纹的产生、扩展和贯通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岩石CT图像中各点材料进行分析,清晰地看到岩石材料中孔洞及裂纹区域的大小分布随应力的变化过程。利用分形维数对裂纹扩展至破裂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岩石裂纹从萌生、扩展到贯通的细观破损机理。为把微观孔隙和裂纹的分布更准确地引入细观力学模型,从而将岩石材料的内部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质相关联打下基础。
刘京红姜耀东赵毅鑫祝捷
关键词:分形维数细观力学CT图像岩石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