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玉强

作品数:9 被引量:13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3篇成像
  • 2篇低张
  • 2篇螺旋CT
  • 2篇脑功能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磁共振
  • 2篇FMRI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扩张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扩张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对比剂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9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9篇肖香佐
  • 9篇纪玉强
  • 8篇龚洪翰
  • 6篇王敏
  • 5篇王进华
  • 5篇邱春梅
  • 5篇王敏君
  • 3篇汪丽娅
  • 2篇何来昌
  • 2篇周莉
  • 2篇姜建
  • 2篇陈贵美
  • 2篇曾献军
  • 2篇王永正
  • 1篇王俊
  • 1篇李东海
  • 1篇周东伟
  • 1篇尹敬壁
  • 1篇淦作松
  • 1篇李美华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螺旋CT平扫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评价螺旋CT平扫对输尿和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 :2 6例患者行腹盆部螺旋CT平扫。结果 :2 6例中见 30处输尿管结石 ,同时显示结石大小 ,形态、位置和CT值。结论
纪玉强肖香佐
关键词:螺旋CT输尿管结石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瘤患者18例行MSCTA检查,17例行DSA检查,18例行手术。MSCTA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法进行图像后处理,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18例患者中,1例行MSCTA检查发现右大脑中动脉小动脉瘤,未行DSA而直接行手术治疗;17例患者MSCTA检查发现18个动脉瘤,DSA检查发现18个,手术证实为19个。MSCTA1个后交通动脉瘤未检出,DSA检查1个前交通动脉瘤未检出。MSCTA检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结构及周围血管的关系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MS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对脑动脉瘤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良好,并对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王敏赵异才陈贵美肖香佐龚洪翰纪玉强
关键词: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脑动脉瘤
CT低张增强扫描诊断胆总管壶腹癌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诊断胆总管壶腹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胆总管壶腹癌 ,其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9~ 71岁 ,平均年龄 5 5岁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低张、饮水、增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右膈顶至十二指肠水平段。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 ,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 9例胰头钩突平面可见“双管征” ,5例可见“双环征” ,3例可见“半月征” ,8例在扩张的十二指肠降段可见乳头状软组织结节影。结论 低张CT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很有价值。
龚洪翰姜建何来昌肖香佐汪丽娅曾献军邱春梅纪玉强王敏君王敏王进华周莉
关键词:对比剂低张壶腹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4
2003年
目的 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对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9例肾损伤病人行螺旋CT普通扫描、增强扫描和增强延时扫描。结果 CT普通扫描显示肾轮廓不规则 5例 ,肾包膜下血肿 3例 ,肾周积血 2例。CT增强扫描和延时扫描不仅显示普通扫描所见 ,而且显示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形成 1例 ,肾收集系统损伤导致尿外瘘 2例 ,肾皮质穿通伤伴局限性肾包膜下陈旧积血 1例 ,肾皮质裂伤 1例 ,肾积水破裂导致腹腔积液 1例。结论 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
龚洪翰王敏王永正肖香佐邱春梅汪丽娅纪玉强王敏君
关键词:CT肾损伤
fMRI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的大脑功能区分布被引量:57
2003年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与针刺经络穴位相结合的方法来观察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下巨虚穴在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分布位置。方法 64名健康志愿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先后顺序针刺右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使实验组处于得气状态,对照组处于不得气状态。针刺同时进行fMRI扫描。t检验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功能图像。结果 得气状态下fMRI图像显示两穴位的脑功能活动区定位无明显差别(P>0.05),主要位于双侧扣带回、岛叶、大脑外侧沟上壁及中央后回等部位。不得气状态下,fMRI图像显示两穴位的脑功能活动区定位亦无明显差别(P>0.05),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后回。同一穴位在得气和不得气两种状态下,脑功能活动区定位差别明显(P<0.01)。结论 针刺足三里、下巨虚两穴位治疗胃肠疾病有其科学基础;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针刺效应可能通过经络-大脑皮层-内脏这一途径完成。
龚洪翰王永正肖香佐邱春梅汪丽娅纪玉强王敏王敏君王进华曾献军
关键词:磁共振脑功能成像足三里穴
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
2002年
纪玉强龚洪翰肖香佐尹敬壁
关键词:螺旋CT支气管扩张
fMRI辅助脑功能区病变手术设计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在脑运动区病变手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累及运动区的脑内占位病变病人术前行手握拳运动block激发模式fMRI,分析病变与运动区的关系及功能重塑情况,据此在手术中尽可能切除肿瘤并保留运动皮质的完整。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2例。术前10例上肢肌力下降病人术后上肢肌力好转7例,余3例及术前肌力正常10例术后保持术前水平。结论fMRI用于运动区病变病人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和手术计划,对于降低手术带来功能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李东海淦作松洪涛李伟光李美华周东伟曾春晖况建国王淳良龚洪翰肖香佐纪玉强王进华陈贵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肿瘤运动皮质
16层螺旋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结肠癌检查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我院3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包括直肠癌9例,升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3例)行一次屏气全结肠段容积扫描,分别进行...
肖香佐徐莹王俊龚洪翰纪玉强王敏君王进华王敏邱春梅
关键词:16层螺旋CT结直肠癌图像后处理
文献传递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7例胆总管壶腹部梗阻患者,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2.2岁.胆总管扩张分轻度(9 mm≤管径<10 mm)、中度(10 mm≤管径<15 mm)及重度(管径≥15 mm).肝内胆管扩张的形态分软藤状、残根状和不典型3类.结果胆总管轻度扩张17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狭窄,14例为结石; 中度扩张18例,15例为结石,3例为壶腹癌;重度扩张12例,均为壶腹癌.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15例,均为壶腹癌;残根状扩张19例,均为胆总管结石;不典型肝内胆管扩张13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10例为结石.壶腹癌中9例可见' 双管征' ,5例可见'双环征',3例可见'半月征',8例可见乳头状软组织结节影.29例结石在梗阻部位可见点状略高密度影.3例炎症性狭窄显示梗阻端胆管逐渐变细.结论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很有价值.
龚洪翰何来昌姜建周莉王敏君王进华王敏纪玉强邱春梅肖香佐
关键词:低张CT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梗阻部位结节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