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幸鐾

作品数:100 被引量:4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63篇耐药
  • 36篇基因
  • 30篇埃希菌
  • 30篇大肠埃希菌
  • 19篇克雷伯菌
  • 18篇分离株
  • 17篇内酰胺酶
  • 17篇耐药基因
  • 17篇可移动遗传元...
  • 17篇肺炎克雷伯
  • 17篇肺炎克雷伯菌
  • 15篇内酰胺
  • 15篇杆菌
  • 12篇毒力
  • 12篇耐药性
  • 10篇毒力基因
  • 10篇泛耐药
  • 9篇尿液
  • 9篇葡萄球菌
  • 8篇多耐药

机构

  • 89篇宁波市第一医...
  • 40篇无锡市克隆遗...
  • 21篇杭州市余杭区...
  • 10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杭州市余杭区...
  • 5篇浙江省宁波市...
  • 3篇东南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宁波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监利县人民医...
  • 2篇无锡市第八人...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00篇翁幸鐾
  • 39篇糜祖煌
  • 17篇史煜波
  • 14篇胡丽庆
  • 12篇姜如金
  • 10篇王盛
  • 8篇孙定河
  • 8篇吴康乐
  • 8篇孔海深
  • 6篇赵旺胜
  • 6篇秦玲
  • 5篇王春新
  • 5篇吴晋兰
  • 5篇凌莉萍
  • 3篇金辉
  • 2篇史莉
  • 2篇钱国清
  • 2篇谢一潋
  • 2篇张烽
  • 2篇褚金国

传媒

  • 29篇中华医院感染...
  • 7篇中国微生态学...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中华临床感染...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第六次全国中...
  • 2篇第四届全国细...
  • 1篇疾病监测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0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1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质粒、转座子和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3月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2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traA、trbC、tnpA、tnpU、tnp513、tnsA、merA、intⅠ1、intⅠ2、intⅠ3。结果28株大肠埃希菌共检出3种基因:traA、trbC、intⅠ1,其余7种基因未检出;各种基因阳性率以traA最高25株(89.3%),intⅠ1次之19株(67.9%),trbC8株(28.6%);所有28株(100.0%)至少检出1种基因,各菌株基因阳性数1~3种,5株ECO同时检出3种基因,13株同时检出2种基因,10株仅检出1种基因。结论同时检测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是国内首次报道,traA和intⅠ1基因阳性率较高,而trbC基因阳性率较低;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各种耐药基因使受体菌表现为多药耐药,检出trbC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翁幸鐾糜祖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尿液转座子整合子可移动遗传元件
磷霉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对bla_(KPC-2)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体外药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筛选治疗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敏感性抗生素。方法用氯霉素、多西环素、磷霉素、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对已知blaKPC-2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氯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磷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20%、17%、15%、6%和5%。结论本研究所选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常规抗生素。
史煜波胡丽庆翁幸鐾王盛
关键词:磷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检出gyrA基因新变异株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存在与变化状况。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2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种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基因)和5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qnrA、qnrB、qnrS、aac(6′)-Ⅰb、qepA]。结果28株大肠埃希菌检测到1株aac(6′)-Ⅰb-Cr基因阳性株(经测序比对证实),qnrA、qnrB、qnrS、qepA基因均未检出。gyrA基因83位密码子28株菌都有突变(100.0%),其突变方式为TCG→83→TTG,导致氨基酸从丝氨酸(S)-83→亮氨酸(L);87位密码子22株菌(78.6%)有突变,可分为两种突变方式:21株(75.0%)突变方式为GAC-87→AAC,导致氨基酸从天冬氨酸(D)-87→天冬酰胺(N);5号株gyrA基因(3.6%)为新亚型,其突变方式为GAC-87→TAc,导致氨基酸从天冬氨酸(D)-87→脯氨酸(Y),另6株菌87位密码子无突变。结论本组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突变率为100.0%,是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他耐药相关基因阳性率很低。
翁幸鐾糜祖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GYRA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尿液分离株检出gyrA基因新亚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1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学背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65种耐药相关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及可移动的遗传元件(整合子、转座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结果该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检出blaTEM,耐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检出aph(3′)-Ⅰ,耐喹诺酮类药物基因检出gyrA,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检出intⅠ1,转座子遗传标记检出tnp513,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检出trbC;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检出qacE△1-sul1,gyrA基因是新亚型(GenBank登录号:JN232083),83位密码子突变方式为TCG→TTC,导致氨基酸从丝氨酸(S)→苯丙氨酸(F);87位密码子突变方式为GAC→GCC,导致氨基酸从天冬氨酸(D)→丙氨酸(A)。结论携带多药耐药基因和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是这株肺炎克雷伯菌呈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
陈刚糜祖煌翁幸鐾孙定河
关键词: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相关基因整合子转座子GYRA基因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亲缘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在长江三角洲4家市级医院收集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为了解其亲缘性,对这20株菌中的21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季胺类耐药相关基因进行分析。
翁幸鐾糜祖煌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亲缘性分析
尿道分离产blaKPC-9型碳青霉烯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该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包括KPC-2、KPC-3及 KPC-9型碳青霉烯酶类,此酶可在质粒间传播。目前产blaKPC-9型大肠埃希菌株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在1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KPC-9型碳青霉烯酶,现报道如下。
胡丽庆王盛史煜波翁幸鐾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尿道Β-内酰胺酶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中5种毒力基因存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杭州市和湖州市6所医院共47株MDRKP,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5种毒力基因(arr、magA、rmpA、hofA和ompT)。结果 47株MDRKP中检测到arr和magA两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9.8%和17.0%;6所医院A、B、C、D、E、F的MDRKP分离株中毒力基因arr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6.7%、81.8%、0、14.3%、0、0,6所医院A、B、C、D、E、F的MDRKP分离株中毒力基因magA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0、0、0、0、88.9%。结论 MDRKP中毒力基因arr和magA具有一定的携带率,在MDRKP中检出毒力基因arr和magA为国内首次报道。
姜如金朱健铭翁幸鐾吴康乐孔海深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毒力基因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的携带状况,及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两个地区6所医院住院患者首次发现感染时临床分离的98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宁波地区39株,杭州地区59株。所有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4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B、C、D四类共39种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阳性基因测序后作BLAST比对。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98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MDR)菌占81.63%,广泛耐药(XDR)菌占12.25%。所有菌株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4.90%和82.65%,宁波地区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杭州地区分离株(χ^2=31.962、22.440和29.671,P<0.01),杭州地区分离株对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高于宁波地区分离株(χ^2=4.181和5.543,P<0.05)。共检出7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PDC和OXA-50群的检出率最高,均为100.00%,TEM、GES和OXA-10群只在宁波地区分离株中检出,KPC只在杭州地区分离株中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模式有7种,所有菌株均携带PDC和OXA-50群,55株(56.12%)只检出PDC和OXA-50群。检出PDC、OXA-50群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携带PDC和OXA-50群基因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
朱健铭翁幸鐾张美琴凌莉萍袁杰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耐药Β-内酰胺酶基因PDC
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3月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共28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3种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Ecp1、IS26、IS903。结果 28株大肠埃希菌中3种插入序列遗传标记均有检出:IS26 28株检出率为100.0%、ISEcp1 21株检出率为75.0%、IS903 7株检出率为25.0%。结论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插入序列有较高的携带率,插入序列介导各种耐药基因,使受体菌表现为多药耐药,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插入序列IS903是国内首次报道。
张勤糜祖煌翁幸鐾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以及是否可以继续将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临床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经验用药,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分离的1 55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了实验室分析;统计了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为79.6%;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都在60%以上,而头孢哌酮/舒巴坦2011年耐药率为11.3%,2012年为12.4%,2013年为15.4%,2014年为18.4%,2015年为20.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上主要是由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常规经验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近5年的耐药性也只呈现轻微的上升趋势,因此可以继续将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临床的首选经验用药,但还需警惕并高度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王盛胡丽庆翁幸鐾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