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建成

作品数:41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群落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特性
  • 5篇土壤
  • 5篇种质
  • 5篇种质资源
  • 5篇害虫
  • 4篇土壤动物
  • 4篇群落结构
  • 4篇昆虫
  • 3篇东南
  • 3篇幼苗
  • 3篇砂生槐
  • 3篇生物技术
  • 3篇物种
  • 3篇萌发
  • 3篇藏东南
  • 2篇遗传育种
  • 2篇育苗
  • 2篇育种

机构

  • 25篇西藏农牧学院
  • 15篇西藏大学
  • 5篇淮北师范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41篇臧建成
  • 12篇辛福梅
  • 7篇唐晓琴
  • 6篇孙涛
  • 5篇王忠红
  • 4篇卢杰
  • 4篇兰小中
  • 3篇关志华
  • 3篇杨小林
  • 3篇翟云霞
  • 2篇成海宏
  • 2篇马和平
  • 2篇任毅华
  • 2篇李毅
  • 2篇王建林
  • 2篇苏成
  • 1篇相栋
  • 1篇张涪平
  • 1篇李连强
  • 1篇赵惠芬

传媒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北方园艺
  • 2篇植物保护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种子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栽培油菜种质资源抗蚜性初步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对西藏地区554份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表明,51份材料表现免疫,占9.20%;243份材料表现为高抗,占43.86%;85份材料表现为中抗,占15.34%;53份材料表现为低抗,占9.57%;122份材料表现为感虫,占22.02%。由此可知,554份种质资源主要以免疫和高抗为主,共占53.05%。其中芥菜型油菜感虫率最高,白菜型次之。甘蓝型油菜免疫性最强。日喀则地区的油菜抗蚜性明显高于山南和其它地区。
臧建成王建林成海宏
关键词:油菜抗蚜性
藏东南主要针叶林球果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2015—2017年,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解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藏东南主要针叶林球果害虫及其危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球果害虫为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球果害虫为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球果害虫为球果螟D.sp.、球果花蝇Lasiomma sp.和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p.,害虫区系与东北针叶林害虫区系类似。高山松天然林球果的被害率为9.23%,人工林被害率为23.33%,1个球果1头虫;色季拉山林芝云杉林球果被害率为69.76%,波密县岗乡球果被害率为41.55%,1个球果1~6头虫不等;急尖长苞冷杉林球果总被害率为19.18%,多数情况1个球果1种害虫危害,少数情况1个球果2种害虫同时危害。
唐晓琴臧建成臧建成陈彦芹任毅华
关键词:针叶林藏东南
不同产地波棱瓜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3个不同产地的波棱瓜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种子外部形态特征、千粒重及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波棱瓜子外部形态及千粒重差异较大;康定产地的波棱瓜子,用20℃温水浸泡24 h的发芽率最高达76.6%、发芽势为36.6%,其最有效的萌发温度为20℃,浸泡对波密产地的波棱瓜子的萌发影响不大,20℃恒温和15/20℃变温下发芽率较高;吉隆产地的波棱瓜子在25℃时发芽率最高达到26.6%。GA3对不同产地波棱瓜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个产地波棱瓜子均有一定程度的休眠特性,低温沙藏后发芽率显著提高,康定产地的发芽率达93.4%,波密产地的发芽率达64.2%,吉隆产地的发芽率达49.4%。
辛福梅臧建成兰小中李连强
关键词:波棱瓜子温度贮藏萌发
西藏东南地区不同海拔果树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明确西藏地区果园昆虫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对该地区果园昆虫种类、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探讨了西藏地区低、中、高3个不同海拔区域果园昆虫群落的组成、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的昆虫种类组成具有明显差异。调查共采集到昆虫标本877个,隶属13目47科71种,其中,低海拔地区共51种,占比71.83%;中海拔地区17种,占比23.94%;高海拔地区11种,占比15.49%。低海拔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为7.7344,高海拔地区最低,为2.1762;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群落相似性也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优势集中度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在果园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生产者(果树种类)垂直分布的不同,消费者(果树昆虫,包括害虫及天敌)的组成及多样性亦不同;西藏东南部地区果园昆虫在低海拔生境中群落较为丰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最高;高海拔地区群落优势度最高。
马云锡相栋臧建成王文军路康王志敏王森山
关键词:海拔昆虫多样性群落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抗蚜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采自西藏不同地区49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的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显示:3份表现免疫,全部是芥菜型油菜,占9.52%;高抗22份,其中:芥菜型油菜16份,占芥菜型油菜的50%;白菜型油菜6份,占白菜型油菜的35.29%;中抗15份,其中:芥菜型油菜8份,占芥菜型油菜的25%;白菜型油菜7份,占白菜型油菜的41.18%;低抗4份,芥菜型和白菜型各2份,共占9.20%;感虫6份,芥菜型油菜4份,占芥菜型油菜的12.50%.说明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中,芥菜型油菜的抗虫性和感虫性均较高.从经纬度来看,西藏野生油菜主要分布在北纬27°45′~31°42′,东经89°~92°,免疫品种主要在北纬7°45′~31°42′,并随着经纬度的增大免疫数量在减少,免疫的品种是野芥16、野芥22、野芥27.从海拔高度来看,免疫品种主要分布在3800 m以上;高抗品种在采集的所有海拔高度上均有分布,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高抗品种数量在增加.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油菜的抗蚜性明显升高,可以推断随着海拔的升高,害虫的适应性减弱,种群数量的发生与海拔有很大关系.
臧建成王建林成海宏
关键词:抗蚜性
人工栽培藏药波棱瓜害虫防治技术
2009年
波棱瓜(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又名塞季美朵、塞拉美朵、塞美塞古、松球吴、色吉美多、赛尔美、松曲等,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国,有泻肝火、胆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赤巴病、肝病、胆病以及消化不良,主要为藏医、蒙医使用^[1-3]。近年来,
臧建成兰小中辛福梅
关键词:害虫防治技术人工栽培藏药青藏高原东部葫芦科植物
冷杉梢斑螟在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确定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为以后科学防控该害虫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室内解剖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杉梢斑螟的年生活史、各虫态形态特征、习性。[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在林芝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危害林芝云杉球果果轴、种鳞和种子,且以幼虫在球果内越冬,有滞育现象,无转移危害现象,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成虫期5~8 d,卵期9~14 d,幼虫期近10.5个月,蛹期25~36 d。[结论]冷杉梢斑螟危害林芝云杉球果,影响林芝云杉林的天然更新,建议每年12月、1月对落地球果和挂在树上的畸形球果进行清理并深埋,以减少冷杉梢斑螟的种群数量和对来年林芝云杉球果的危害。
唐晓琴任毅华任毅华臧建成
关键词:生物学习性生活史色季拉山
西藏春青稞种质资源抗锈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在大田种植条件下,对来自西藏的132份春青稞种质资源的抗锈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种质资源中,抗锈性R级的有37份,HR级的有46份,MR级的有36份,MS级的有8份,HS级的有5份;2)抗锈性强的种质资源中,来源于日喀则的春青稞的抗锈性明显强于其他地区,抗病类型免疫(R)占该区各类型的71.4%。3)4地区春青稞材料中,抗锈类型以免疫(R)、高抗(HR)的种质资源数最多,占62.88%,4个地区的春青稞抗锈强的种质资源数占的比例,按大小依次是日喀则、山南、昌都、拉萨地区。
栾运芳臧建成赵惠芬冯西博王恒良
关键词:春青稞种质资源抗锈性
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活动规律被引量:4
2016年
为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等方法捕捉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研究其种类、访花行为及日活动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大花黄牡丹的访花昆虫有6目18科,以膜翅目蜂类、双翅目蝇类、鞘翅目甲虫类和鳞翅目蝶类为主要访花类群;蜂类与食蚜蝇类昆虫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主要传粉昆虫;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差异较大,环境温度与天气状况为主要影响因素。
帅玉婷臧建成
关键词: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
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方法】于2014年5-10月,对位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实习农场青稞田内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对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捕获土壤动物536头,隶属3门9纲19目。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动物门线虫纲咀刺目Enoplida、节肢动物门蜱螨亚纲真螨目Acariformes和弹尾纲弹尾目棘跳科Onychiuridae,分别占土壤动物总数的12.87%,26.31%,17.54%;常见类群为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正蚓目Araneeida,蛛形纲蜘蛛目Araneae和甲螨目Oribatida,原尾目富芫科Fujientomidae,昆虫纲Insecta同翅目Hom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双翅目Diptera、啮虫目Corrodentia、鞘翅目Coleoptera,占总数的36.94%;稀有类群为节肢动物门双尾目康虫八科Campodeidae、蜈蚣目Scolopendromorpha,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姬蜂科Ichneumonidae),等翅目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缨翅目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直翅目蝗科Acrididae,占总数的6.34%;上述3类构成西藏林芝地区青稞地土壤动物的主要类群。土壤动物类群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动态变化明显,7月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最高,10月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最低,丰富度指数最高为8月,主要地下害虫为鞘翅目昆虫。【结论】西藏林芝地区青稞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由优势类群、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组成;7月个体总数和优势类群个体总数均达最高。
臧建成孙涛翟云霞格桑曲珍
关键词:土壤动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