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 作品数:13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肋间插管手控负压排气注药治疗巨大肺大疱 目的:观察肋间插管、手控负压排气注药治疗巨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肺大疱共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采用肋间插管、手控负压排气注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肺大疱完全治愈消失16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例的肺功能... 孙文青 郭帅 吕艳 周明香 孙莹 赵婷婷 刘春利 周廷才关键词:巨大肺大疱 临床疗效 小鼠乳腺癌诱导转移前肺组织微环境的改变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前肺组织的变化及其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腹壁上第4对乳腺处注射乳腺癌细胞悬液,对照组小鼠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在注射后第0、7、14、21和28天,每组分别取2只小鼠处死,将肺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和CD31的表达水平;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和CD31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不断增长,体质量呈下降趋势;HE染色结果显示,肺组织炎性细胞增多,正常生理结构被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和CD31的表达量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在转移前期,乳腺恶性肿瘤能够调节肺组织微环境,诱导肺组织发生炎症性改变,促进转移性肿瘤的发生。 赵婷婷 齐亚娜 张颖 袁冰 韩明勇关键词:乳腺癌 血管 动物模型 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APP代谢及其相关酶的表达及吡格列酮的干预效果 2009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代谢相关酶的表达及吡格列酮(PIO)的干预效果。方法从45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NC组),35只给予10%果糖水诱发胰岛素抵抗,4周后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将制作成功的胰岛素抵抗模型26只大鼠随机分为IR组、PIO组。PIO组灌服吡格列酮(10 mg.kg-1.d-1)12周,IR组和NC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Aβ42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APP、β-分泌酶(BACE1)、γ-分泌酶(PS1)的变化。结果IR组和PIO组大鼠海马Aβ42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与IR组相比,PIO组表达明显减低(P<0.01);与NC组相比,IR组和PIO组大鼠脑组织APP、BACE1及PS1的表达增高,PIO组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通过上调BACE1、PS1活性,使Aβ42生成增加;吡格列酮能抑制BACE1、PS1的表达,减少Aβ42生成。 袁树华 高顺宗 刘雪平 郝跃伟 赵婷婷 侯亮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阿尔茨海默病 吡格列酮 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防治,减少死亡率。方法:对11例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例糖尿病患者经痰培养临床确诊为肺毛霉菌感染。用两性霉素B治疗大约4周后,9例有效,1例因合并高钾血症转外院透析治疗,1例因合并蛛网膜下出血死亡。结论:毛霉菌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因此,早期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是提高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治愈率的关键。 孙文青 孙莹 赵婷婷 周明香 林美英 郭鹏 郭帅 刘春利关键词:糖尿病 毛霉菌 两性霉素B 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神经元β-淀粉样肽及其相关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大鼠海马神经元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生成与其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吡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48只6~8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吡格列酮对照组(Pioglitazone,PIO组)、胰岛素抵抗组(Insulin resistance,IR组)、吡格列酮-胰岛素抵抗干预组(Insulin resistance+pioglitazone,IR-PIO组),IR组和IR-PIO组饮用10%果糖水4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Pioglitazone组及IR-PIO组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同时,IR组和NC组给于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共12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皮层Aβ42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皮质区APP、β分泌酶1(β-secretase,BACE1)、早老素(Presenilin,PS-1)、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及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IR组和IR-PIO组大鼠脑皮质Aβ42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及NC-PIO组(P<0.01),而IR-PIO组Aβ42的蛋白表达低于IR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IR组和IR-PIO组大鼠脑皮质APP、BACE1、PS-1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及NC-PIO组(P<0.01),与IR组相比,IR-PIO组以上各指标表达明显减低(P<0.01);各组间NE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及NC-PIO组IED的表达明显增强,与NC组相比,IR组IED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而IR-PIO组蛋白的表达明显强于IR组。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皮质可能通过上调BACE1,PS-1活性,促进Aβ42生成增加,同时抑制IED的活性减少了Aβ42的降解;吡格列酮能抑制BACE1,PS-1的表达,增强IED的活性,减少Aβ42生成及促进分解增加。 朱艳利 刘雪平 郑敏 郝跃伟 赵婷婷 卓晶明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Β分泌酶 Γ-分泌酶 吡格列酮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bα基因HPA-2、Kozak位点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基因HPA-2、Kozak位点多态性,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316例经CT或MR I证实的脑梗塞患者(观察组)及209例无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GPⅠbα基因HPA-2、Kozak位点多态性,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小板GPⅠbα基因HPA-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Kozak位点观察组基因型为CC者20例、CT者113例、TT者169例,等位基因C频率为25.33%、T频率为74.67%;对照组分别为6、28、162例和10.20%、89.80%。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C、T频率相比,P均<0.05。观察组表达等位基因C者(基因型CC+CT)CD62P表达量为20.94±7.35、CD63表达量为28.62±9.47,不表达等位基因C者(基因型为TT)分别为13.36±6.27、20.27±5.45,二者CD62P、CD63表达量相比P均<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PⅠbα基因Kozak位点存在多态性,HPA-2位点未发现多态性。GPⅠbα基因Kozak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的活化参与脑梗死的发生过程。 张爱琴 郑敏 郝跃伟 赵婷婷 刘雪平关键词:血小板糖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环氧化酶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单元型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626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04名健康者检测环氧化酶2的两个多态位点:-1195G/A和8473T/C,并对每个基因位点和两个位点的单元型进行分析。结果8473T/C位点的基因型TC在疾病组中明显增多(经混杂因素校正后,OR=1.329,95%CI=1.028-1.719),单元型A-1195C8473的比率在疾病组较对照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带有单元型A-1195C8473的个体更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经混杂因素校正后,OR=1.372,95%CI=1.070-1.760)。结论在汉族人环氧化酶2的基因型TC(8473T/C位点)和单元型A-1195C8473可能是脑梗塞的遗传易感因素。 郝跃伟 刘雪平 赵婷婷 郑敏 王一兵关键词:基因型 炎症 动脉硬化 脑梗塞 医院获得性肺炎148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本院确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148例作观察组,与同期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48例患者作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年龄>65岁,入住ICU、留置导尿>3 d、留置胃管>2 d、插管机械通气、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应用抑酸药物、存在基础疾病,这些情况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年龄>65岁、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入住ICU、留置胃管>2 d、插管机械通气、应用抑酸药物、存在基础疾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针对重点人群、高危因素及相关环节进行防治。 温鹏 魏敏 徐玉荣 王信杰 郝红 赵婷婷 马晓辉 陈影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阿魏酸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化应激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氧化应激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魏酸钠,疗程12周。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IPF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以及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PF患者体内MDA显著升高,GSH-Px含量显著降低,TLC及DLCO也明显降低(P<0.01)。应用阿魏酸钠后,B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化应激是引起IPF的原因之一,阿魏酸钠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水平,改善IPF患者的肺功能。 孙文青 孙莹 赵婷婷 周明香 郭鹏 郭帅 刘春利关键词:阿魏酸钠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氧化应激 肺功能 成人支原体肺炎误诊为肺结核35例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成人支原体肺炎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发热33例(94.28%),咳嗽30例(85.71%),咳痰17例(48.57%),痰中带血11例(31.43%),盗汗16例(45.71%)。肺部CT显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病灶者22例(62.86%),6例(17.14%)合并胸腔积液。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变早期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肺结核,应予重视。 孙莹 孙文青 郭帅 吕艳 赵婷婷关键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