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镔复 作品数:35 被引量:153 H指数:7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及特性鉴定 1991年 本文报告从BALB/c小鼠免疫腹水及该腹水经40%饱和硫酸铵盐析沉淀的γ球蛋白用高效液相色谱层析技木(HPLC)纯化、制备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HPLC一步法对IgG1的回收率为52%,纯度97.4%;HPLC二步法回收率为67%~73%,纯度98.1%;盐析法回收率为85%,纯度≥70%。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HPLC纯化样品(二步法)的比活性提高49~51倍,血凝抑制滴度为1:5120。 薛小平 商澎 汪美先 陈镔复 王海涛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单克隆抗体 HFRS病毒 影响生物组织图像灰度测量的因素探讨 1995年 本文在MIAS-300型图象分析仪上对影响生物图象灰度测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显微光照强度、增益校正值(Gain)和半灰度门限分割值等(T2)均可影响灰度测量结果,并直接影响到生物样品化学成份的定量分析,这些因素应引起测试者的高度重视。 曹云新 陈镔复关键词:影响因素 一种改良RNA甲醛凝胶变性电泳方法的建立 1998年 戴建国 张萍 肖华胜 陈镔复 赵文明关键词:核糖核酸 电泳 用RT-PCR对mRNA进行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1999年 编码蛋白质的mRNA通过反转录酶的作用,将mR-NA反转录成cDNA,再通过PCR扩增,DNA产物得到指数形式的增加.在一定循环数内,PCR产物的量与其模板cD-NA,也就是相应mRNA的浓度有关.PCR产物电泳后掺入溴化乙锭,可通过扫描荧光强度来确定PCR产物的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可计算出所检测的mRNA的相对含量. 戴建国 肖华胜 张萍 陈镔复 赵文明关键词:RT-PCR 溴化乙锭 MRNA 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大脑皮层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5 2000年 黄文晋 肖华胜 张萍 张旭 陈镔复 药立波 鞠躬关键词:大脑皮层 CDNA文库 牙龈卟啉菌381胞外膜泡中胰酶样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1994年 本实验在分离纯化胰酶样蛋白酶(Trypsin like protease,TLP)的过程中,牙龈卟啉菌(Pg)381胞外膜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CV)经初次GF-HPLC、IE-HPLC层析,分别得到了高活性组分(Ⅱ和Ⅱ-4),Ⅱ-4经过第二次GF-HPLC分离,获得了纯度较高的TLP组分(Ⅱ-4-2).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分离手段,实验表明:Pg ECV在初步提取后,进一步采用GF-HPLE、IE-HPLC分离,对于纯化TLP具有较好的效果. 倪龙兴 史俊南 陈镔复关键词:牙龈 牙龈卟啉菌 胰酶样蛋白酶 提纯 急性肺损伤小鼠核转录因子-kB表达意义 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研究 NF- k B在脂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 ,证实 NF- k B参予炎症反应中的信号转导过程 .方法 纯种雄性昆明小鼠 36只随机分 6组 ,正常对照及不同时点致病组 ,致病组腹腔注射脂多糖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 ,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鼠及致病鼠肺组织中 NF- k B的总蛋白含量 ,进行统计学处理 (n≥ 3) .结果 脂多糖致病鼠肺组织中的 NF- k B的含量比正常鼠的 NF- k B的含量增高 (P<0 .0 1 ) ,脂多糖致伤后 3h,NF- k B的含量最高 ,其前及其后均呈动态递减的趋势 (P<0 .0 1 ) .结论 信号转导分子 NF- k 张艰 李焕章 戚好文 黄文晋 陈镔复 晏培松关键词:急性 肺损伤 脂多糖 核因子-KB 兔抗人PDGFA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2004年 张萍 费玲玲 程希平 高立志 焦西英 陈镔复 鞠躬关键词:抗体 转染 特异性鉴定 一氧化氮对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体外存活及活性作用研究 1996年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NSE-ELISA方法观察了一氧化氮对体外培养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存活及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rg组(100、200μmol/L)NSE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面积(AF值)及活性(OD值)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一氧化氮合酶底物L-Arg组(1mmol/L)神经元面积积分和活性则小于对照组(P<0.01)。L-Arg的细胞毒性作用可为N-Arg逆转。 廖柏松 杨浩 贾铀生 陈镔复 鞠躬关键词:一氧化氮 神经递质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细菌膜泡(ECV)、外膜蛋白复合物(OMPC)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1994年 采用酸水解法比较分析了PgW50、Pg381的ECV、OMPC中17种氨基酸的不同含量,结果显示:ECV的蛋白结构基本上与同菌的OMPC相近,而在某些氨基酸浓度(nmol/L)存在差异,说明在ECV形成过程中其外膜可能发生某些生化改变;不同菌的OMPC之间、ECV之间在氨基酸含量上也存在着差异,表明不同种的细菌,其OMPC在结构上各有差异,相应形成的ECV都会发生某些特殊的变化;另外,天冬氨酸、甘氨酸可能也是组成Pg、Pe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的氨基酸成分。 倪龙兴 史俊南 陈镔复关键词:氨基酸 膜泡 外膜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