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杉
-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 流域水资源配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不同天然来水情况下的省际规划出境水量,以及平原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和入海水量。省际规划出境水量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指标,平原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和入海水量是反映生态状况的指标。本文结合严重缺水...
- 何杉张光锦
- 关键词:水资源开采量典型年
- 文献传递
- 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流域水资源配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不同天然来水情况下的省际规划出境水量,以及平原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和入海水量。省际规划出境水量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指标,平原地下水规划开采量和入海水量是反映生态状况的指标。结合严重缺水的海河流域,研究并提出采用典型年法进行水资源配置的技术路线,提出2010规划水平年满足各项控制指标条件下省际配置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利用水量。
- 何杉张光锦
- 关键词:水资源开采量典型年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法经济社会发展
- 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北)水质预测及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工程能否早日立项开工建设。本文通过对黄河以北沿线污染源水质评价,选取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氯氟进行2000年调水水质预测。结果表明,当地污染源将使调水水质下降二至三个水质级别.提出解决调水水质污染问题的推荐方案:即在治理有关污染源的基础上,兴建拦河闸,将临清以上卫河来水导引至黑龙港地区进行灌溉;临清、德州二市污废水经治理后导引至漳卫新河.实施导污工程方案后,黄河以北调水水质将达到国家地面水Ⅱ~Ⅲ类水标准。
- 刘德文何杉
- 关键词:调水水质模型污染源治理
- 做好新形势下的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 2002年
-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海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将发生重大变化。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必须实现4个转变,即以预测缺水量为主转变为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配置为主从水资源按计划配置转变为按水权配置从满足“两生”用水转变为满足“三生”用水从单纯要求水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适应水资源承载力。因此,必须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导,在规划中使用新技术、实践新理论、涉足新领域。
- 何杉
- 关键词: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
- 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整体调控模式与阈值被引量:7
- 2013年
- 在科学认知水循环多维属性和特征基础上,深入辨析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水文变化影响下海河流域水循环"自然-社会"二元特征和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五维系统特征,分析五维有机互动关系及对水循环的总体效应,提出多维临界调控的准则和决策机制.研究构建了经水资源水环境调整后的GDP计算模型,建立多目标分析的五维归一化目标函数,进行多维调控指标的权衡分析;引入协同学、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多维调控方案评价模型;建立了以多目标宏观经济模型(DAMOS)、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ROWAS)、水资源环境经济效益分析模型(EMW)和多维调控方案评价模型(SEAMUR)为主体的水循环多维临界整体调控模型体系.以海河流域面临的国家需求为切入点,按照不同水文系列和南水北调调水量组合方案,采用层次递进方案设置技术,研究多维整体调控方式,提出了海河流域水循环整体调控阈值及总量控制目标并给出相应的五维调控推荐方案.
- 甘泓汪林曹寅白游进军甘治国秦长海何杉徐凯
- 关键词:水循环阈值海河流域
- 流域及区域通用化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模型分析系统研制
- 王浩甘泓蒋云钟韩素华游进军何杉汪林李和跃魏传江赵红莉谢新民王志璋祝瑞祥甘治国张建中王双旺王芳杨至安尹明万马用祥雷晓辉牛存稳殷峻暹张祥云高振宇李保国农卫红梁卫东沈宏
- 该项目旨在研究开发一套可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以及水资源宏观管理提供分析研究手段的流域及区域通用化模型分析系统,为水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和工具。项目组开发了“流域及区域通用化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模型分析系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流域水资源
- 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
- 曹寅白吴伯健何杉刘洪史福全阎战友阎永军何兰超邹洁玉康福贵李木山梁凤刚肖丹林超杨艳霞
- 21世纪水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新的治水思路,水利部于1999年3月安排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启动开展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1999年6月,海委成立了海河流...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资源海河流域
- 海河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的基本思路被引量:4
- 2008年
- 在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海委决定开展滦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拒马河、滹沱河、漳河上游、岳城水库、卫河(含卫运河、漳卫新河)等10条主要跨省河流(水库)的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编制工作,着手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以适应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新的水资源情势,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节水,推进生态修复。通过分析当前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提出了编制跨省河流水量分配规划方案的基本思路,包括存在的问题、分配原则和基本方法。
- 何杉邹洁玉
- 关键词:南水北调水量分配
- 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新特点
- 海河流域自1999年以来持续干旱,到2008年,按年径流量评价,已连续出现了10个枯水年(2009年汛期已过,第11个枯水年已成定局)。除降水径流连续偏枯之外,还出现了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新变化。作者根据有关资料,将这一时...
- 何杉
- 关键词:海河流域
- 文献传递
- 第二讲:海河流域水量平衡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10年
- 1 2005年水资源情势
海河流域2005年降水量487 mm,按1956—2000年系列评价,属于频率为64%的偏枯水年;天然径流量122亿m3,属于频率为80%的偏枯水年。流域内各二级区来水情况有所不同,总体上是北枯南丰;从径流频率看,滦河及冀东沿海、海河北系、海河南系为偏枯水年,其中海河北系和南系接近特枯水年,只有徒骇马颊河为偏丰水年。
- 何杉
- 关键词:海河流域天然径流量枯水年年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