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雁

作品数:34 被引量:3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古气候
  • 4篇全新世
  • 4篇川西高原
  • 3篇气候
  • 3篇粒度
  • 3篇黄土
  • 3篇季风
  • 3篇海岸
  • 3篇海水入侵
  • 3篇甘孜黄土
  • 3篇长江口
  • 3篇沉积物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位
  • 2篇地质
  • 2篇有孔虫
  • 2篇太阳活动
  • 2篇天然含水量
  • 2篇同时测量
  • 2篇孢粉

机构

  • 27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青岛海洋大学
  • 5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省海洋地...
  • 1篇天津市地质矿...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寿光市水利局

作者

  • 34篇刘冬雁
  • 10篇庄振业
  • 5篇印萍
  • 5篇王玲
  • 4篇彭莎莎
  • 4篇胡广元
  • 3篇乔彦松
  • 3篇蔡庆芳
  • 3篇冯秀丽
  • 2篇王飞飞
  • 2篇周江
  • 2篇林霖
  • 2篇高飞
  • 2篇李巍然
  • 2篇邱汉学
  • 2篇刘红军
  • 2篇李安龙
  • 2篇栾光忠
  • 2篇殷自强
  • 1篇李佩武

传媒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海洋湖沼通报...
  • 4篇海洋地质前沿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岸工程
  • 1篇昌潍师专学报
  • 1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2
  • 3篇1999
  • 1篇199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新世以来长江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古环境演化被引量:2
2016年
对长江口YD0903孔的底栖有孔虫组合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结合沉积地层学、AMS14 C测年、沉积物粒度等,重建了全新世以来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演化。主要划分为6个环境演化阶段:11 260~10 150cal.aBP,以Ammonia beccarii vars.组合为标志的滨岸环境;10 150~7 730cal.a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Ammonia beccarii vars.奈良小上口虫-毕克卷转虫变种组合为标志的滨岸—浅海过渡环境;7 730~3 610cal.aBP,以Epistominella naraensis奈良小上口虫组合为标志的溶解氧偏低的浅海环境;3 610~2 930cal.aBP,以Quinqueloculinaspp.组合为标志的温度、盐度相对较高的浅海环境;2 930~2 150cal.aBP,以Bolivinaspp.组合为标志的低氧富营养的前三角洲—浅海环境;2 150~220cal.aBP,以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为标志的低温的前三角洲—浅海环境。
蔡庆芳王飞飞印萍刘冬雁范代读
关键词:有孔虫全新世古环境长江口
海岸带保护区建设探析
海岸带是海洋中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矛盾冲突交会点。因此.如何在沿海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海岸带保护区的建设,便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海岸带保护区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刘兰刘冬雁
关键词:海岸带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
基于EMD分解的甘孜黄土磁化率记录的西南季风演化周期性被引量:5
2010年
黄土磁化率可用以指示夏季风强度,并已在中国风尘堆积的古气候演化周期研究中得到较好应用,但迄今多集中于东南季风区.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A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为基础,对1.16Ma以来的磁化率记录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探讨西南季风演化的多时间尺度周期性.结果表明:偏心率、地轴倾斜、岁差的准周期成分在西南季风区黄土沉积中有明显反映,指示西南季风的演化受天文因素控制;出现岁差的拍频周期,指示印度季风系统具有热带特征;准200ka周期是真实存在的,但其成因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约400ka周期波动,可能对应理论值为准400ka的偏心率长周期.西南季风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是低纬太阳辐射.对于沉积记录的周期性研究来讲,经验模态分解更切合实际,它比传统谱分析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刘冬雁李巍然乔彦松王玲彭莎莎
关键词:气侯变化磁化率
青岛胶州湾3.2级地震构造背景与控震断裂被引量:9
2002年
本文应用构造分析的方法 ,对青岛胶州湾 3.2级地震发生的地震地质背景和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州湾 3.2级地震主要受 NEE向郝官庄断裂和 NNW向大沽河断裂控制 ,并根据现代活动断裂的标志 ,对上述
栾光忠刘红军刘冬雁
关键词:地震构造地质城市环境地质
川西甘孜地区黄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气候主要受印度洋季风、高原季风的影响。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高原周缘地区连续的古气候记录类型之一,记录了上述环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演化的关系,对探讨高原隆升的环境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川西甘孜地区甘孜-A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B/M界线出现在L7的底部,并且在剖面下部出现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以古地磁界限点作为时间控制点外推该剖面典型风尘沉积的底界年龄约为1.16 Ma BP。
乔彦松刘冬雁李朝柱李名则王燕赵志中
关键词:川西高原磁性地层学
山东乳山市白沙滩沙坝泻湖沉积体系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实际观测和勘测资料,介绍和总结了白沙滩沙坝、泻湖、潮流通道和外潮流三角洲等地貌单元的沉积特征和演化机理,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依存演化关系。白沙滩沙坝是由全新世不同时期3条沙嘴拼贴而成的,沙坝发育导致泻湖出现。当沙坝扩展时泻湖水面缩小,当泻湖扩展时沙坝变窄,在沙坝泻湖交接地带二者呈犬牙交错关系。潮流通道增强直接影响潮流三角洲扩展发育。
王玲庄振业刘冬雁胡广元王华
关键词:沙坝泻湖
渤海湾西北岸的几道牡蛎礁被引量:5
2012年
渤海湾西北岸划分出了第Ⅰ道—第Ⅵ道牡蛎礁的平面分布(图1);对牡蛎礁壳体的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图2),并将牡蛎礁壳体进行了剖面切割(图3);对牡蛎礁壳体进行了X光衍射与激光拉曼(活—古)矿物晶型的对比分析(表1,图4);对俵口村BKP20-2剖面(-2.84m)牡蛎礁一个体右壳:在双目镜下对其内部结构与矿物组分进行了分析(图5);通过机械挖掘剖面及钻探获得:牡蛎礁体的空间堆积厚度与赋存的海拔高度及其各剖面垂直方向上的14C年代数据;并获得牡蛎礁体堆积的内部结构特征(图6);以及牡蛎礁体水平夹层与CaCO3含量变化(图7),其中水平夹层CaCO3含量往往偏高,初步分析可能与气候偏冷有关。对牡蛎礁壳体内充填物及壳外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表3),粒度组分及概率累积曲线等(图9)为分析牡蛎礁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佐证:即牡蛎礁基本以潮下带生活环境为主。以俵口BKP20剖面为例分析了牡蛎礁体堆积物从埋深-2.14~-6.90m的生物组合特征(表4)。以上资料为获得牡蛎礁堆积体的生长-发育-消亡等演化模式提供了依据(图10)。
岳军DONG Yue张宝华韩芳赵希涛刘冬雁段焕春张百鸣赵长荣
埃及阿莱曼旅游区海滩养护及硬工程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阿莱曼海滩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西侧,是长约12km的平直沙坝潟湖岸,在强劲的西向常、强浪的作用下,泥沙沿岸向东运移,引起海岸长期强烈蚀退。1998—2009年分3个阶段整治和抛沙养滩,先后建成13条丁坝组成的丁坝群,丁坝效应稳定了8.5km的海滩,3个阶段共向滩肩抛沙116×104 m3,但是水下基岩陡斜地形导致严重沙流失,使海滩不能增宽,丁坝群尾闾效应也导致丁坝群下游3.5km海难侵蚀更加严重,于是先后采取了分段式岸外坝群和岸外连续长潜堤加堤内丁坝格,消除了丁坝群下游岸的侵蚀。结合我国相应案例说明在那些强烈侵蚀和严重沙流失岸段养滩,必须强调丁坝、岸外坝等硬工程的作用。这些构筑物既能消散波能,又能阻拦所抛沙的流失。对于那些水下为基岩陡斜地形的海滩,更应设计一定的硬工程,埃及阿莱曼的连续长潜堤加丁坝格的设计和我国三亚三美湾的连续岸外坝丁坝加人造沙坝的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
康雪宁刘冬雁庄振业杨顺良赵东波
关键词:丁坝群
太阳黑子相对数平滑月均值多尺度周期分析
2017年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scription,EEMD)方法是一种有效提取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周期的方法。本文采用EEMD及功率谱分析方法对最近267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平滑月均值记录进行分析,捕捉到了约5~6a、约11a、约22a、约45~55a、约100a和约200a等准周期及其振幅变化过程,其中,约11a周期贡献最大,约45~55a周期及约100a周期次之,其它短周期贡献不容忽视。
刘爽刘冬雁孙杨殷自强康雪宁
关键词:太阳活动周期
莱州海水入侵与地下水位负值区的演变模式被引量:8
1999年
利用莱州市平原区近二十年来大量水质、水位调查资料,对海水入侵和地下水位负值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二者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Ⅰ(1970~1975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无负值区,季节性、零星海水入侵;Ⅱ(1975~1979年)小型园形负值小漏斗,多个孤立海水入侵小区;Ⅲ(1980—1985年),椭圆形负值漏斗,顺岸连片海水入侵;Ⅳ(1986—1989年),宽带状负值大漏斗,海水入侵区移入漏斗区近海侧,海水入侵速度最大;Ⅴ(1990~1995年),负值区整体向陆移动,海水入侵速度减缓。
刘冬雁庄振业邱汉学宁丕海刘竹梅
关键词:海水入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