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唯依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杂交
  • 5篇属间杂交
  • 5篇鹌鹑
  • 4篇基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杂交种
  • 2篇脂肪性状
  • 2篇受精率
  • 2篇属间杂交种
  • 2篇甲基化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BCL-2基...
  • 2篇CPG岛
  • 2篇H-FABP...

机构

  • 8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8篇刘唯依
  • 7篇李岩
  • 6篇廖和荣
  • 4篇耿鹏瑞
  • 4篇赵宗胜
  • 4篇范丽娜
  • 2篇李兴明
  • 2篇吾热力哈孜
  • 2篇孙杰
  • 2篇李大全
  • 2篇梁杜
  • 2篇向春和
  • 2篇李一丹
  • 2篇钟新献
  • 2篇周玲玲
  • 1篇周红
  • 1篇赵洁
  • 1篇李卫忠
  • 1篇邵军
  • 1篇张金成

传媒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鸡、鹌鹑及其杂交种早期胚胎bcl-2基因甲基化的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进行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期60、66、72、84、96、108、120h7个不同胚龄胚胎组织bcl-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对比分析,探讨bcl-2基因甲基化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发育的鸡胚和鹌鹑胚龄在60、66、72、120h均呈高甲基化状态,84和96h呈非甲基化状态,而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胚胎在60、66、72、96、108和120h则与鸡、鹌鹑不同,呈现出甲基化或非甲基化无规律性并存,甚至检测不到甲基化状态;84h则只检测到非甲基化状态。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胚胎组织中bcl-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有可能是引起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刘唯依李岩周红钟新献邵军李卫忠范丽娜耿鹏瑞李一丹廖和荣
关键词:BCL-2基因基因甲基化鹌鹑CPG岛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安卡红公鸡(8只)与单只笼养产蛋高峰期的朝鲜母鹌鹑(107只)进行属间杂交,收集标记母鹌鹑个体杂交种蛋4 024枚(平均每只收集杂交种蛋37.6枚)并同机入孵。经检测,平均受精率为24.85%,最低受精率的个体为0,最高为97.45%,表明属间远缘杂交的受精率低但个体间存在差异。依据个体受精率的高低将所测母鹌鹑分高、中、低3组,对高、低组母鹌鹑血清中抗鸡精子抗体进行对比检测分析,结果发现高受精率组与低受精率组抗精子抗体阳性检测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抗精子抗体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受精率具有重要影响。
刘唯依廖和荣李岩李兴明周玲玲梁杜赵宗胜李大全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受精率抗精子抗体
AR、ER基因在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睾丸生长发育的影响
Yoshihiro等(1982)和廖和荣等(2006)报道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杂交种出壳时是全为雄性且睾丸生长发育不良。睾丸是雄性动物的重要生殖器官,其生长发育和功能与雌、雄激素密切相关,而雌、雄激素的作用均是由其受体介导...
刘唯依李岩李兴明周玲玲赵宗胜李大全廖和荣
关键词:杂交种睾丸组织
不同冠型鸡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脂肪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以H-FABP为候选基因设计8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单冠、玫瑰冠、豆冠、胡桃冠4种不同冠型鸡H-FABP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探讨H-FABP基因各位点对不同冠型鸡腹脂质量、IMF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对H-FABP基因引物中有6对具有SNP多态,而且6对引物均仅检测到A和B两个等位基因,4种冠型鸡的B基因在H-89、H-110、H-775位点中为优势基因,A基因在H-274、H-1910位点中为优势基因,4种冠型鸡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5以下,H-FABP基因对单冠鸡、玫瑰冠鸡和胡桃冠鸡3种冠鸡的腹脂质量、IMF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可作为这3种冠型鸡腹脂质量和IMF选育的候选基因。
向春和范丽娜耿鹏瑞刘唯依赵宗胜孙杰赵洁吾热力哈孜李岩廖和荣
关键词:H-FABPPCR-SSCP脂肪性状
bcl-2基因CpG岛甲基化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鸡与鹌鹑属间杂交面临着受精率低和孵化率低等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特别是杂交种早期胚胎大量死亡,严重影响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推广应用。本研究在对鸡、鹌鹑及其杂交种胚胎样本进行性别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的b...
刘唯依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BCL-2基因CPG岛甲基化
文献传递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受精率的检测及其遗传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8只安卡红公鸡和120只朝鲜母鹌鹑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探讨提高鸡与鹌鹑属间杂交受精率的输精方法,分析鸡与鹌鹑属间杂交中亲本母鹌鹑个体间的受精率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其差异是否存在遗传性。结果显示,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受精率以每天输精两次(9:00和21:00)、每次每只输精量0.020mL和输精深度1cm为最高(49.38%);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杂交母本鹌鹑个体的受精率(0~97.45%)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并不具有遗传性。
耿鹏瑞李岩张金成李一丹范丽娜刘唯依钟新献廖和荣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受精率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中母本鹌鹑CFTR基因的PCR-SSCP分析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虽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但其杂交面临着受精率低和杂种不育等不亲和性,尚未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CFTR)为1989年被Rjordan等首次克隆的动物不育性相关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采用PC...
李岩李兴明周玲玲刘唯依梁杜赵宗胜廖和荣李大全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CFTR基因PCR-SSCP分析
玫瑰冠、豆冠、胡桃冠、单冠鸡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脂肪性状的关联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H-FABP基因对不同冠型鸡腹脂重、肌内脂肪含量(IMF)等性状的影响,以其获得有价值的多态位点,为不同冠型鸡的选育提供参考。
耿鹏瑞向春和范丽娜刘唯依赵宗胜孙杰吾热力哈孜李岩廖和荣
关键词:H-FABP基因脂肪性状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