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友
- 作品数:65 被引量:271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胰高血糖素样肽-2/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质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制备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球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GLP-2/PLGA微球,并对制备工艺的重现性、所制微球的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考察。结果:优选的GLP-2/PLGA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微球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4.49μm,载药量为13.48%,包封率为36.97%,微球在6 d内释药缓慢而均匀。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行,所制微球初步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
- 刘琳娜李欣张琰刘新友杨鹏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2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体外释药性
- 药用植物提取物20种抗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对20种药用植物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方法:分别提取20种药用植物的醇溶性和水溶性部位,采用琼脂稀释法,以氨苄西林为对照,体外法测定样品对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苍耳子、鹅不食草、蒲公英、菊花、佩兰、艾叶的醇提物无抑菌活性;青木香、鹅不食草、紫苑、菊花、茵陈、佩兰、艾叶、乌药、黄芪的水提物无抑菌活性;丁香和云木香醇提物的MIC为40μg/ml。结论:丁香和云木香乙醇提取物显示了较强的抗幽门螺杆菌活性,为进一步确定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成分和寻找先导化合物奠定了良好基础。
- 韩艳张琰刘新友覃华杜晓燕杨艳红
- 关键词:药用植物提取物幽门螺杆菌最小抑菌浓度
- 大鼠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与配体的亲和力比较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来源于不同组织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mannosereceptor,MMR)与配体的亲和力差异。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腹腔冲洗法获得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经纯化、鉴定后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甘露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孵育20min,分别加入D甘露糖、D半乳糖、EDTA,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甘露糖受体(mannosereceptor,MR)与配体的结合情况。结果:Mφ上存在MR,MR与配体的结合属于Ca2+依赖性,其结合可被D甘露糖、EDTA抑制,而不受D半乳糖的抑制;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结论: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
- 吕正光刘莉梅其炳曹尉王志鹏刘新友余璐
- 关键词: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配体多糖
- 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女贞子中红景天苷的含量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女贞子中红景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3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2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红景天苷检测浓度在11.9~238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n=6)。红景天苷在女贞子幼果中(8月)含量最高并随生长期延长逐渐下降,到12月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结论:不同采收期女贞子中红景天苷的含量不同,故应适时采收。
- 戚志华王庆伟王四旺张俊刘新友刘琳娜张琰
- 关键词:女贞子红景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 没药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没药挥发油成分提取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β-榄香烯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的全面优选。结果确定没药挥发油提取方法为CO2超临界萃取法,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温度35℃,萃取时间2 h。结论该工艺成本低,时间短,提取效率高,适合没药挥发油工业化生产。
- 戚志华王四旺张琰刘新友王庆伟徐媛
- 关键词:没药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
- 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FTY720的NMR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HSQC,HMBC)确定了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FTY720(2-氨基-[2-(4-辛基苯基)乙基]-1,3-丙二醇盐酸盐)的结构,准确归属了它的1H,13C信号.
- 陈才法蒋虹刘新友张雪梅冯友建屠树江
- 关键词:核磁共振免疫抑制剂FTY720化学位移波谱分析
- 川芎当归不同配伍对偏头痛大鼠体内5-HT,NO和NOS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川芎当归配伍对偏头痛大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混悬液制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偏头痛模型大鼠体内三种内源性物质5-HT、NO和NOS含量为考察指标,观察给予川芎-当归不同配比(1:9,2:8~9:1)提取液后,模型大鼠体内5-HT、NO和NOS含量变化。结果:在不同配伍比例川芎当归给药后,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随川芎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川芎比例超过5:5是变化显著,达到8:2时变化最显著;NO而NOS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川芎当归药预防给药对能够减少脑内5-HT在偏头痛发作时的消耗,发挥收缩血管作用,且随着川芎比例增大,作用逐渐增强;阿魏酸对偏头痛的预防有效,但不是唯一有效成分,不能作为药对作用的决定因素。
- 姜维陈曦胡娜赵美刘新友
- 关键词:偏头痛NONOS
- 甘草次酸结肠靶向微丸的研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确定甘草次酸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评价其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甘草次酸素丸,利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对甘草次酸素丸进行包衣,用浆法评价微丸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采用微晶纤维素和甘草次酸,同时加入黏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经过充分搅拌混合,以3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通过挤出-滚圆制得甘草次酸素丸。以尤特奇S100为膜控材料,加入适量柠檬酸三乙酯与滑石粉配制包衣液,对甘草次酸素丸进行包衣,制得甘草次酸包衣微丸。释放度实验表明甘草次酸素丸在其增重20%时,在0.1 mo L/L的盐酸溶液中不释放,在p H6.8的磷酸缓冲液条件下6 h内其释放率不到20%。而在p H7.4的磷酸缓冲液条件下2 h内释放率达到80%以上。结论:所制的甘草次酸素丸处方合理,制剂工艺简便,通过流化床包衣技术所制的甘草次酸包衣微丸在模拟的胃液中不释放,在小肠液中释放缓慢,在结肠液中释药良好,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作用。
- 张永强刘新友唐志书李晰杨鹏
- 关键词:甘草次酸挤出滚圆结肠靶向
- 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单用及联用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比较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拉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氯沙坦单用及联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生理盐水)、氯沙坦(8mg·kg-1)组、雷米普利拉(50μg·kg-1)组和氯沙坦+雷米普利拉(8mg·kg-1+50μg·kg-1)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推注给药。术中监测相关指标如动脉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危险区域/左室重量比(AR/LV)、心率等,之后处死小鼠,对组织进行染色观察,以心肌梗死面积/危险区域(IS/AR)值作为保护心肌组织的检测指标。结果:各组小鼠动脉血压、LVW/BW、AR/LV和心率等无显著性差异;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单用及联用组IS/AR值分别为(21.8±2.3)%、(20.8±3.2)%和(18.4±2.4)%,与对照组(39.6±2.0)%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用组与联用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雷米普利拉和氯沙坦均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但2药联用作用并不优于2药单用。
- 冉玉华刘新友
- 关键词:氯沙坦雷米普利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肌保护
-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工艺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优选黄连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与比较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确定黄连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10目,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加醇量为9、8、8倍。
- 徐媛张琰刘新友刘琳娜戚志华
- 关键词:正交试验黄连小檗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