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平

作品数:46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帕金森
  • 28篇帕金森病
  • 11篇症状
  • 9篇运动症状
  • 8篇病患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抑郁
  • 7篇帕金森病患者
  • 7篇非运动症状
  • 6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量表
  • 4篇初诊
  • 3篇血性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评估量表
  • 3篇前驱期
  • 3篇缺血

机构

  • 46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连云港市第二...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南京市栖霞区...

作者

  • 46篇华平
  • 29篇刘卫国
  • 15篇于翠玉
  • 9篇赵燕燕
  • 8篇许利刚
  • 6篇陈洁
  • 6篇沙瑞娟
  • 6篇陈伶
  • 5篇姚燕
  • 4篇曹辉
  • 4篇徐评议
  • 4篇张丽
  • 4篇杜明洋
  • 4篇刘佳佳
  • 4篇李二凤
  • 4篇闫磊
  • 3篇陆杰
  • 3篇张宁
  • 3篇邱峰
  • 3篇陈皆春

传媒

  • 9篇临床神经病学...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第十七...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初诊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初诊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及与PD临床资料和各个量表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就诊的PD患者61例,在未服用抗PD药物的前提下进行PD基本信息登记和相关量表评估,并与89例正常对照组的NMS相比较。结果:96.7%的PD全组患者伴有NMS,以近记忆力下降(62.3%,38例)、注意力下降(57.4%,35例)、便秘(49.2%,30例)为最常见,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PD全组NMS(9.1±5.2)、PD中度组NMS(12.2±4.6)和PD轻度组(7.2±3.7)与正常对照组(2.9±2.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NMSQuest与H-Y分期(rs=0.3,P<0.01)、抑郁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rs=0.7,P<0.01)、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rs=0.7,P<0.01)成正相关;与帕金森睡眠质量量表(Parkinson diseases sleep scale,PDSS)(rs=-0.6,P<0.01)成负相关;与年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Ⅲ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无关。结论:PD初诊患者非运动症状复杂多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故需重视初诊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在早期就加以干预和治疗。
赵燕燕林兴建刘卫国陈伶华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华平
Tef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关联研究
华平许利刚刘卫国
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正>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68例,观察组7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溶于100...
沙瑞娟华平陈洁张书刚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Tef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关联研究
<正>目的生物钟机制在睡眠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探讨生物钟相关基因Tef rs73849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92例PD患者,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65.3±10.2...
华平许利刚刘卫国
关键词:睡眠障碍帕金森病患者TEF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生物钟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相关性的随访研究
华平刘卫国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19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9例1,2-DCE中毒性脑病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职业暴漏史,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睡眠障碍,乏力、记忆下降、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头颅MRI检查示在皮质下白质、双侧苍白球和小脑齿状核广泛的脑水肿,双侧大脑白质内对称性大片状异常信号影,T_1WI呈低信号,T_2WI高信号,DWI序列上见病灶呈高异常信号,脑水肿、脑肿胀明显。结论根据典型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结合职业接触含有l,2-DCE的物质,可诊断1,2-DCE中毒性脑病。
陆杰华平陈道文石静萍
关键词: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影像学特征
miRNA-1976: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新靶标的初步筛选研究
邱峰刘卫国曹辉杜明洋华平于翠玉闫磊
帕金森病前驱期患者非运动症状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前驱期患者非运动症状特点。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市社区筛查共纳入36例PD前驱期患者(PD前驱期组)和36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非运动症状问卷筛查量表(NMS Quest)进行评估。结果筛查到的PD前驱期患者占总筛查人数的3.02%。PD前驱期组UPDRS-Ⅲ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和NMS Quest评分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和Mo C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前驱期患者中100%至少出现一种非运动症状。PD前驱期组各非运动症状症候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前驱期患者非运动症状复杂多样,应重视社区中存在非运动症状人群并及时筛查。
任静茹刘卫国华平陈勇张丽黄沛钰张敏鸣徐评议
关键词:帕金森病前驱期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及不同亚群生活质量(QOL)的影响因素,分析非运动症状(NMS)的具体影响。方法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Ⅲ、Ⅴ部分(UPDRS-Ⅲ、H-Y分级)评定185名原发性PD患者的运动症状,用PDNMS筛查问卷(NMS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PD睡眠量表(PDSS)和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评定NMS,用36条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QOL。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PD患者QOL的影响因素和NMS的具体作用。结果 PD患者SF-36各维度分值均较健康同龄老人下降。相关分析显示,SF-36总分与H-Y分级、UPDRSⅢ、HAMA、HAMD及NMSQ分值成负相关,与PDSS评分成正相关,与HAMD的6个因子(除日夜变化)和NMSQ的9个症状群(除性功能)均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UPDRSⅢ和强直分能解释SF-36总分变化的21.6%,加入各NMS量表分值后,NMSQ能单独解释SF-36总分变化的21.5%;引入HAMD和NMSQ的细项后,绝望感、泌尿道症状、认知损害、体质量减轻、和阻滞症状能解释SF-36总分变化的35.8%;≤65岁、66岁~75岁和>75岁患者的QOL影响因素不同。结论 NMS中的绝望感、泌尿道症状、认知、体质量减轻、阻滞症状以及运动障碍中的强直型对QOL的影响较大,且导致不同年龄段患者QOL下降的因素不同。故需重视上述NMS的诊治,以改善PD患者QOL。
华平刘卫国叶民赵燕燕陈伶
关键词: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非运动症状症状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